一、富民增收工程
1.实施稳就业促增收和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推进高质量就业,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援助就业困难人员25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快培育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训高素质农民1550人。
二、社会保障工程
2.实施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提标项目。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成年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提高至1000元/人,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补贴标准提高至1050元/人,其中中职院校学生补贴标准提高至1250元/人。
3. 实施特殊困难群体参保资助项目。为低保、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全额代缴居民医保、照护保险和最低标准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实现困难群体参保全覆盖。
4. 实施链式养老服务和重点对象家庭照护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成1家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和16家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为100名以上高龄、失能的建国前老党员、重点优抚对象建设家庭照护床位,为老年人提供从机构到社区居家相衔接的一体化专业养老服务。
三、健康海门工程
5. 实施长江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建设项目。改扩建现状蓄水池,新建部分取水设施,改善长江海门水源地取供水水质,长江水源地蓄水能力扩容至200万立方米,提升海门居民饮水安全水平。
6. 实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中医院新院建设,基本完成土建和装修施工;推进包场镇卫生院海洪分院改造;完善院前急救站点规划布局,增设1个院前急救站点,提升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效能;增设2家城区社区卫生室,更好满足城区居民就近就医需求。
7. 实施重点人群健康保障项目。向重点人群免费提供健康保障,为全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自愿免费基本健康体检,为适龄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为全区妇女提供“两癌”自愿免费筛查。
四、平安海门工程
8. 实施城区消防栓及供水管道改造提升项目。完善城区消防栓及连接北城路、济南路、东海路等部分路段供水管道建设,筑牢城区消防安全基础。
9. 实施老旧燃气管道更新和天然气管网设施扩面项目。更新改造城区日新新村、城北新村、腾达海景苑、通源新村、海影新村、公园新村、张南新村等7个小区老旧燃气管道15公里,推动天然气管网设施新增延伸至四甲镇区,提升燃气管道安全运行水平,保障百姓用气安全。
五、教育惠民工程
10. 实施中小学新建和扩建项目。实验初中聚贤校区、证大中学扩建开工建设,实验附小聚贤校区主体结构部分完成。
11. 实施校园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推进幼儿园现代教育装备达标;对10所学校食堂、宿舍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推进学校学生用餐提标;完成海门中专考点双电源改造。
六、便民服务工程
12. 实施辅助器具共享驿站建设和共享电助动自行车扩面项目。在全区所有区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共享辅具”站点,免费提供轮椅、助行器等辅具借用服务,方便“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应急使用;进一步优化调整共享电助动自行车点位布局,在开发区和三厂街道增设100个点位,进一步便利市民绿色出行。
13. 实施12345热线提档升级二期项目。依托12345热线新系统,持续推进平台“民生直达”“网格e站”等智能化功能开发;提升热线服务效能,增加语音线路和话务员数量;提供专项咨询服务,增设心理咨询等工作专席,切实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14. 实施居民服务提升项目。提升居民小区物业服务质量,选取10个小区开展综合提升行动,有效解决物业管理痛点、难点问题;改造提升农贸市场8家,改善经营消费环境,让群众 “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15. 实施普惠托育项目。加快普惠托育设施建设,全年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00个,婴幼儿托位数达到每千人3.7个,提升普惠托育服务水平。
七、公共文体工程
16. 实施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项目。在全区休闲公园、居民小区等区域建设嵌入式健身场所50个,对部分现有健身场地“到龄”“超龄”健身器材进行更新换代,提升健身设施便捷性、安全性,让群众畅享健康生活。
17. 实施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惠民项目。全年新建30家以上文化礼堂、百姓舞台,全年送戏300场、送书3万册、送展览50场、送培训20000人次;高质量运营海门大剧院,全年举办音乐晚会、话剧、歌舞剧、儿童剧等演出不少于100场次,点亮群众多彩文化生活。
八、交通畅行工程
18. 实施长江南路改造和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综合提升改造长江南路,拓展长江南路地下管道,新建海南河桥涵,增强道路通行能力;持续增加停车设施供给,城区全年新增停车位1000个,方便群众出行。
19. 实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项目。完成东通线交安设施提升工程和15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改造14座农村公路桥梁,提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水平。
九、生态文明工程
20. 实施城乡水环境质量提升项目。持续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完成县乡河道疏浚土方约60万方,生态河道建设约55千米;加强农村非等级沟河整治,完成疏浚土方约300万方;升级改造配套建筑6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