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11天99%农户完成签约
高新区以“党建+”模式推动搬迁工作小记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0 字体:[ ]

近日,海门高新区秀山村新地块搬迁工作基本完成,涉及秀山村8个村民小组、6万平方米地块,仅用11天成功签约241家农户。这样的工作效率再次刷新了高新区搬迁工作历史纪录。

高新区搬迁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在搬迁现场组建了临时党支部,秉承“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旗在搬迁现场高高飘扬”的理念,从新区机关、村居抽调40余人成立工作组,其中90%以上为共产党员。为了使签约更加顺利,工作组利用半个月时间进行了深入的入户调查、摸底评估,向村民讲解相关政策。从9月6日上午至16日晚上,利用村民回乡过中秋的机会进行了集中签约,避免了村民不必要的奔波,提高了签约效率。11天中,243家农户中241家签约,其余两户也于之后成功签约。

此次搬迁工作由6名副科职以上干部带队,分成5个小组,设立政策、财审、安置三个内设组现场办公,全力服务现场工作。村里一名40多岁的妇女,由于顶替父亲去了南通工作,户口也迁到了南通,能否享受到这次的搬迁政策还缺少证明材料。为了尽快确认信息,寻找完整材料,工作组人员当天就来到南通相关部门调取资料,确认其在南通未享受过房改和住房政策后,立即为其办理了相关手续。

在高新区搬迁工作组人员的观念里,没有做不通的群众工作,只有做不到位的群众工作;没有做不到位的群众工作,只怕没有去做群众工作。签约截止日当天,一村民心急如焚地致电搬迁组,表示接受赔偿方案,答应签约,但此时一家人都在外地。如果过了这一天,将不能参加第一批选房。庆幸的是,工作人员早就将合同给了该村民,让其随身携带。于是,搬迁组决定“特事特办”,采取视频见证签约的方式,与该村民签约,保证了他的切身利益。

“百姓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多要一点也不行,在政策底线面前,我们绝不‘放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剑斐告诉记者,工作组每天晚上10点准时开会,回顾当天签约情况,总结遇到的难题,探讨解决办法。同时进行党员专题学习,布置第二天工作。往往结束的时候,已是凌晨了。

高新区搬迁工作严格坚持“八公开一监督”原则,每名搬迁工作人员手里时刻带着政策汇编和户头资料袋,而每一户的信息,其实早就烂熟于心。由于搬迁制度和搬迁过程公开透明,一些原本不愿接受的群众最终选择了主动签约。张剑斐回忆,16日晚上,签约已经截止,一对中年夫妇突然打来电话,着急地问道:“我们愿意签约了,现在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于是,本来已经在回家路上的工作人员纷纷往回赶,为其办理签约手续。“我们对任何一个及时配合的群众都不放弃。”张剑斐笑着说道。

海门高新区高质量的搬迁工作也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闻的搬迁工作人员。新区党校副校长施桂英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她仍坚持在一线,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做着群众工作;年轻的社区干部顾语言是整个搬迁组最年轻的工作人员,但她不怕苦不怕累,行走在村间田头,耐心地为村民讲解政策,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