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现代生态农业助丰顺村摘掉贫困帽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6 字体:[ ]

曾经的市级贫困村,经过6年发展,一跃成为临江新区排名前三的富裕村。是什么让丰顺村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丰顺村党总支书记黄海兵笑着说,这得益于村里实施的土地流转。

丰顺村总耕地面积4008亩,人口3354人,其中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人口老龄化严重,之前土地抛荒现象较为普遍。为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2012年,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向群众宣传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并按照自愿原则,逐步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截止去年年底,丰顺村流转土地超过2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5%以上,村集体收入115万元,名列临江新区17个村的前三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3000元,较2014年翻了近一番。

“土地流转之后,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承包给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一部分作为村集体合作农场用地。”黄海兵告诉记者,“引进的产业项目有原则,第一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第二必须优先聘用土地流转农户。”2012年起,丰顺村先后引进了奥林苗木基地、思杰农场、丰顺村葡萄园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

占地500多亩的思杰农场是村重点企业,主打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农产品全部供给旗下三家连锁大酒店。该农场聘用土地流转农户中的近20名劳动力,从事耕种。16组村民65岁的黄炳英是其中一员,“原先我自己种植黄豆、玉米等常规作物,每年收入微薄。土地流转之后,每年不光有固定的租金收入,另外还有2万多元一年的工资性收入。”她笑着说,“土地流转给我们带来了实惠,比自己种地强多了。”

去年10月,村党总支组织本村165户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了村新型合作农场,并注册了海门市临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以优质稻麦轮作为主、四青作物种植为辅。目前,种植的水稻长势喜人。黄海兵告诉记者,11月份稻谷收割后,预计能为村集体和土地流转农户带来7万元左右的收益。

黄海兵说,下阶段,丰顺村计划再吸收本村300户至400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增加流转土地面积1000亩以上,使农民入股面积达到全村的40%以上,解决70%以上村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真正使丰顺村成为“村美民富”的宜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