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构建企业稳健发展“温馨家园”
——海门提优营商环境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纪实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0-09-18 字体:[ ]

连日来,区发改委投入大量精力编写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办法,目前初稿已经形成,正在进一步深化修改中,这是海门出台的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指导意见的升级版。

亲商、安商、富商,是海门的优良传统,海门营商环境走在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将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作为“六稳”“六保”的重要抓手,着力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政务、法治、产业、创新、政策、人才、金融、生活、服务、诚信的“十佳亲清营商环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服务企业机制,精心呵护好各类市场主体,着力构建企业稳健发展的“温馨家园”。

项目审批“一专员”

艾郎风电总投资30亿元的大型风电叶片项目,6月21日拿到土地证,23日拿到施工许可证。公司负责人说,海门行政审批速度名不虚传。

“产业项目快速审批,艾郎风电项目不是个案。”区审批局局长黄红杰报出了一连串高效率审批项目:开发区总投资10亿元的华美信息产业项目施工许可证两个工作日办结,总投资20亿元的叠石桥纺织科技项目10个工作日办结……

项目审批服务是投资商对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第一印象,行政审批“海门速度”是海门倾力打造的金字招牌。走进区行政审批局,一张大项目审批服务公示榜单格外醒目,这也是一张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从这张榜单上可以看到“海门速度”创造者的责任担当。榜单公示了下半年海门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名单,每个项目都有一名审批服务专员和全流程时间表。项目服务专员按照全流程时间节点,主动对接区镇、投资商,辅导投资商将审批前置的手续及早完成,提前打通项目审批服务的堵点、痛点。随后审批部门采取预审、联审、延时服务等手段,确保投资商在最短时间内拿到施工许可证,助力项目快速开工。

开发区的华美信息产业项目6月4日拿到土地,计划在6月底开工建设。该项目的服务专员沈裕琴多次与开发区沟通,与投资商一起将所有审批内容量化到每天,从而确保了施工许可证在两天内办理完毕。

海门不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定制服务清单,重塑审批流程,全面推行“一窗通办”、集成服务。创新实施信用承诺、预审服务、并联审批、快办快建、代办帮办等机制,完善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联合图审等制度,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模式。如今在海门,开办企业审批1个工作日办结,不动产登记两个工作日办结,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不超过20个工作日办结,最快在10个工作日以内完成,在省定标准“3550”基础上率先实现了“1220”版的“海门速度”。

企业难题“一点通”

今年4月,海门开通了“海企通”APP平台,企业发展遇到的难事、政策上的困惑,只要点一点鼠标,告知诉求,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海企通”APP平台实施专人负责,收集企业提交的问题,进行分层交办。一般问题由涉及部门及时解答,疑难杂症则专题会办解决。到目前为止,在“海企通”APP平台注册企业已有884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315个。

“我公司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没想到提交‘海企通’APP平台后很快得到了解决。”南通恒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起政府服务企业能力水平赞不绝口。

南通恒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几年前整体收购了一家企业,今年该公司决定利用收购企业内的闲置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在办理项目立项手续时出现了瓶颈性问题,原有厂房由于建设方原因,没有竣工验收,企业需要对老厂房竣工验收后才能立项新项目。于是,该公司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问题提交至“海企通”平台。区高质量服务企业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收集好问题,并组织召集相关职能部门集体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困扰企业的发展难题迎刃而解。

“‘海企通’平台是海门服务企业的一个载体。”区发改委主任俞军说。企业是海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服务好企业是优质营商环境打造的核心。今年以来,我区将服务往深处走,实现服务企业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便利化,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着力构筑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此,海门专门建立了高质量服务企业“十个一”工作机制,即成立一个专职服务机构,建立一个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一月一会办机制,出台一份“亲商护商”指导意见,建立一套挂钩走访制度,每月举办一次企业发展专程培训,每季度举办一次诉求对接“超市”,每季度进行一次满意度测评公示,半年度召开一次涉法涉诉联席会议,年度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

政府亲清服务,增强了企业家加快发展的信心,今年1至8月,海门实现工业应税销售895.9亿元,同比增长17.8%,连续4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部门服务“一条龙”

9月初起,区发改委由分管领导带队,开展与大企业面对面活动,全职能与企业对接,倾听企业心声;8月份,区科技局开展创新百企大走访,将创新服务点对点送到企业……当前,海门职能部门走出机关,走进企业、走进项目成为常态。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企业发展带来挑战。我区政企抱团,尽力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2月初,海门在从严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从市直机关抽调了292名副科职以上干部进驻960家规上企业,点对点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现场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当好企业复工复产“店小二”。

因疫情影响,企业出现用工难。区人社局及时推出区镇专员服务,走进区镇、走进企业了解用工情况,第一时间推出线上招聘,并发挥人力资源服务网络优势,帮助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的海门籍务工人员就近务工,为企业解决了2000多名急需用工。

最近,一场以撤市设区为契机的“突破县域思维,推动强区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正在我区热烈展开,积极寻找服务发展的短板与不足,推动服务企业工作做细做深做实。

区发改委将服务企业与政策赋能深入融合,在走访企业中寻找共性问题,及时研究相关扶持措施。“做深区内循环,助力企业发展。”区发改委总工程师周杰说。海门工业基础雄厚,产品门类齐全,区发改委着手建立海门企业名录和企业名优产品池,构建企业产品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推动企业间的合作发展。

“发改委建立海门名优产品池,这是个金牌服务举措。”江苏南通三建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花志华说,他们每年有60多亿元工程,需要大量装饰材料,能够就近采购,既可以保障质量,又可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