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安全网,就是守好一座城。这是区应急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周虎发自肺腑的铮铮誓言,也是他对全城百姓的庄严承诺。
然而,2023年3月19日上午,这位守护一城安全的应急人永远闭上了双眼,年仅57岁的他,再也无法看到自己守护着的万家灯火。
去年11月6日夜里,周虎在应急值守总值班期间突发脑溢血,猝然倒下,让无数人为之揪心。130多个日夜,亲人、朋友、同事,乃至仅仅与周虎相识的人,都在默默为他祈祷,期待着这个高大的身影再次站起来,期待着这个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来,期待着这个坚韧的生命再次鲜活起来……
但,奇迹没有出现。周虎还是走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挚爱的事业中,用自己的精神铸成一座丰碑,向人们讲述那些在急难险重岗位敬业履职的故事。
勤与实
始终坚守在第一线
周虎的逝世,让很多人无比痛心,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因为印象中,他永远冲在第一线、永远站在最难处。
在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中队长张丽冬的手机里保留着这样一张照片:周虎身穿雨衣、脚蹬雨靴,胸前绑着探照灯,迎着风雨站在一处码头上。那是去年夏天台风“梅花”来袭,他在现场指挥数千艘渔船安全进港避风。周虎本就身材高大,这风雨中岿然的身影让人顿感心安。
周虎说过,天灾难测,但灾前的预防和灾后的救援却是掌握在应急管理者的手中。每次自然灾害、突发事故发生时,他都冲在最前面。
2021年4月30日晚上,海门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风天气。那天,周虎正在南京开会,领取省先进工作者的奖牌。回海门的路上,周虎获知信息后,立刻通知单位值班人员前往海门港新区,他知道那里的风力最大,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正在建设,数千名工人需要安顿或转移,周边的渔船需要回港,渔民需要妥善安置。他自己顾不上回家休整,沿着高速直奔海门港新区。当天晚上,周虎就组建了救援突击队,紧急调拨了帐篷、床、睡袋、水、食物等应急物资送到企业、工地,送到群众手中。同时,核灾减灾小分队也已深入受灾群众家中,一边核实受灾情况,一边帮助群众申请救灾款,减少损失。等忙完这些,周虎才缓了口气,发现早已饥肠辘辘,上一顿饭还是十多个小时前吃的呢。强风导致电力受损,他只能借用一家企业的小厨房,摸黑煮了碗面填填肚子。
冲锋在一线,不仅艰苦,有时也要冒着生命危险。区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沈阳清晰记得,2014年,三厂工业园区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明火虽然已经扑灭,但车间内还剩多少化学物料?反应釜的情况怎么样了?会不会发生二次爆炸?谁也不知道。现场一片漆黑,电源已经切断,周虎与安全专家一起,举着防爆手电走进现场查看。他们发现,三个反应釜中,一个已经冲料燃爆炸毁,另外两个反应釜的制冷保护也已损坏、反应釜有轻度裂缝,温度已经上升到40℃左右,如果达到50℃,就会发生二次爆炸,必须立即处置。周虎与安全专家现场会商,在最短时间内确定了两步走的处置方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12小时的连续奋战,剩余化学品被成功处置。走出现场时,大家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一片褴褛,裸露在外的皮肤被空气中的化学成分灼伤,火辣辣地疼。一种劫后余生的欣喜油然而生,万幸,他们应对得当,现场没有发生二次爆炸,周边老百姓没有遭受更大的损伤。
这些年来,不少人劝过周虎,作为区应急管理局的当家人,在办公室坐镇指挥就可以了。但周虎不同意,到一线去是他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周虎说,应急管理工作最忌讳纸上谈兵,不到一线去,怎么能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怎么能积累最实用的经验?
钻与闯
创新步伐永不停歇
周虎善于积累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融会贯通。他是公共卫生专业出身,又在组织部门工作过,练就了选人用人的敏锐眼光。从事应急管理工作后,周虎把自己的经验融入新的工作,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之举。
早在2012年,周虎刚到区应急管理局不久,就组织了首届安全运动会,创造性设置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比赛项目。当时有来自各行各业的400多名选手参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不少参赛者至今都还记得比赛的场景,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对安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全省得以推广的《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办法》,也是周虎结合实际的一次经典创新。在一次常规安全检查中,一家企业介绍,将A4纸划破手指的微小事件列入安全事故处置,这给了周虎很大的启发。2019年,他开始研究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办法》,明确小微事故适用范围、报告程序和整改提升措施,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这项工作最初在三厂工业园区试点,曾在区应急管理局工作过的杨杰当时就在园区具体负责。他告诉记者,辖区内的一家企业,一年内发生了三次员工烫伤事故,事故虽然不大,但也存在矛盾纠纷。实施《小微事故规范化管理办法》后,这家企业便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后来,这项工作取得的成效在《江苏省安全生产杂志》刊登,海门经验全省推广。
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周虎在工作中还常常会有创新“急智”。有一年,海门街道一家企业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在用水灭火时,火势不但没有变小,还发生了反扑。周虎到达现场后发现,这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铝粉没有得到规范处置,在高温条件下遇水便会产生氢气,氢气再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就会发生气爆。处理方式倒不难,一般用水泥或黄沙对火源进行覆盖即可。但麻烦的是,这家企业周边道路狭小,一时无法从别处调运大量的水泥、黄沙。周虎急中生智,创新提出了“干土覆盖灭火法”,干土的效果虽然没有水泥和黄沙好,但胜在可以就地取材,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火势。这个创新方法后来被写入周虎的工作日志中,成为极端情况下处置此类事故的一个备选方案。
这些年来,周虎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之举不胜枚举。以“大排查、大辨识、大评估、严管控”为主线的安全生产“三大一严”专项行动,全面摸清全区7人以上工业企业数,管控了较大以上风险,比全省早做了4年。以“贴近实际、方便实用、取得实效”为原则的“说理式”阳光执法、安全生产预警约谈、企业主体责任量化评估、安全文化建设等等,均在全省处于领先。周虎说,我们的专业不仅仅体现在事故发生后的补救上,更应该体现在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上。
严与细
为高质量发展描绘安全底色
周虎的心都放在了工作上。他提出了“安全为天,服务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安全至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安全底线。
江苏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方明和周虎是老朋友,作为南通市安全专家,他经常受邀参与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方明记得,第一次与周虎合作,周虎就对专家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企业的检查不能流于形式,发现问题必须写明具体隐患以及相关管理依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去年夏天,方明所在的企业也得到了这样的“关照”,让他颇为感慨。因为天气异常炎热,乘鹰新材料车间温度过高,工人生产存在安全隐患,但车间又不具备安装空调的条件。周虎在检查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没有叫停企业生产,而是带着专家一起研究车间环境,最终决定采取冰块降温方式。周虎还与企业一起,根据生产需要,研究制定了轮班制度,既保证企业生产不受影响,又保障了员工的避暑休息时间。
周虎总说,到企业检查安全生产,是为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找事的。南通恒锦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桂冲记得,有一回快要过节了,周虎逐家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到恒锦合金的时候已经快半夜。虽然一脸倦容,但周虎的检查却是一丝不苟,临走时还对节日期间的值班值守、应急处置方案等反复叮嘱。陈桂冲说,自己与周虎的交往不多,但仅有的几次相处都让他对周虎印象深刻。一次南通安全监管部门到企业检查,周虎是陪同人员。在检查的过程中,周虎详细介绍了这家企业组建安全专班、制定安全制度等具体情况,甚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也如数家珍,仿佛他就是这家企业的安全总监。陈桂冲感慨,周虎把每一家企业都放在了心上,有这样一位安全大总管,企业在海门投资发展,心里特别踏实。
是的,周虎打造出了“安全海门”全民文化建设模式,海门成为全省安全文化建设的样板,受到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总局的联合表彰;他带领的团队获评全国安全监管监察先进单位,个人获得区级以上表彰13次……一份份荣誉,记录着周虎的探索与成功,也印刻着他的辛勤与付出,更描绘出了海门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色。
拼与搏
将奉献与担当镌刻在生命最深处
正是因为时刻绷紧了安全这根弦,海门的发展步伐才迈得如此坚定有力。
然而对于周虎来说,也是因为时刻绷紧了这根弦,他默默承受了太多。 这么多年来,周虎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处在随时随地工作的状态。有时半夜接到电话,他便再也无法入睡,严重的时候甚至需要服用助眠的药物。但因为担心形成药物依赖,他便硬扛着,与失眠作战。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周虎做完胆囊切除手术,休息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回到了办公室。同事看到他都吓了一跳,问他为什么不多休息几天。他笑着说,微创的,小事情。但,明明他伤口上的纱布还没有拆除呢。
有一次,周虎的右臂不慎磕碰受伤,一个多月的时间,整条手臂都是肿胀发紫的,手指根本动弹不得,每隔几天就要去医院抽掉脓血。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有休息。
因为闪了腰,很长一段时间里,周虎的腰上都绑着一块硬板子,直挺挺的坐姿有几分滑稽,又有几分让人心酸。他自己倒不以为意,一手撑着腰,开会、办公、跑现场,一样都没落下。
周虎总是这样,行色匆匆,干劲十足,让人忘记了这也是血肉之躯,也会承受病痛之苦。杨杰与周虎有着袍泽之情,也有着师徒之谊。2019年底的一天,又是一个通宵夜班结束,在走出办公大楼时,周虎望着微白的天空,低声呢喃了一句:“年纪大了,第一次感觉到通宵加班这么冷……”时至今日,杨杰依然记得当日的情景。
身体的预警已经发出,可惜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对自己实在太怠慢了。或许他也意识到身体健康出现了隐患,但总觉得可以缓一缓,再缓一缓,等他把更重要的事情处理好,再来眷顾自身。
他排除了那么多的安全隐患,以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全城百姓的生命,也用这无比的敬业与奉献,让生命得以厚重、隽永,打破了时间的桎梏,在人间留下一曲绵延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