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的讲话
在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17-01-03 字体:[ ]

(2016年12月30日)

陈 勇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南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海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回顾总结今年工作,研究安排明年工作,并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通报点评,动员全市上下聚焦重点,攻坚突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又是市委换届之年。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南通市各项决策部署,确定了“争做改革创新排头兵、争当科学发展领头雁”工作主题,明确了“又好又快抓发展、全面从严抓党建”重点,提出了“创新转型的示范区、接轨上海的示范区、全面小康的示范区”目标,确立了工业经济爬坡过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突破、城市工作加快转型“三件大事”,协调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做强做大产业、提升企业实力、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体制机制、增进民生福祉、全面从严治党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增长9.7%,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4亿元,同口径增长5.1%;有30个指标达到或超过省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值,综合得分98分;名列“第十六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8位,比上年前移了4位,位居全省第8位。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把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5:51:44。预计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95亿元,新兴产业产值720亿元,分别增长11.5%和14.9%。完成服务业投资266亿元,增长20.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亿元,增长10.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00亿元,新增2个鲁班奖,建筑业综合实力全省领先。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38.8%,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达到85.75%,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

  2.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转型有序推进。坚持工业立市,完善“挂钩联系”“企业健康体检”等制度,从各区镇、部门抽调212人组建了专职招商队伍实行外出驻点招商,坚持项目建设“一月一通报、两月一次集中开工、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年度算总账”推进措施和“一个项目、一个责任主体、一套工作机制”制度。预计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0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620亿元,增幅均超过10%;全年到账外资3.2亿美元,新签超亿元产业项目57个, 南通认定新开工超亿元产业项目78个,完成投资82.9亿元,其中下半年认定开工44个,项目的数量质量均有了较大提升。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稳步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全年城市建设投入资金43亿元,35个公建项目、19个重大交通项目、10个园林绿化项目抓紧实施,镇村建设扎实有效,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名列全省县市第一,直接融资144亿元,名列南通第一,新增挂牌上市企业3家。

  3.改革创新释放活力。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加快推进,累计通关2万票,出口超26.6亿美元;全国首列中亚国际班列成功开通,已发出5列,出口货物2000多万美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效明显,共受理事项3万件,当场办结率86.5%,提前办结率98.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完成,农村“双置换”工作获全省农村改革政策创新奖。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分类管理改革稳步实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3家,2家企业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每万名劳动力中拥有高技能人才超过800人,新引进“千人计划”等顶尖人才6人,20人入选省“333工程”,成立全省首家县级“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基地”和长江以北首家县级“千人计划创新创业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

  4.各项事业协调并进。“十大民生实事工程”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79.2%。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1万元和2.1万元,名列苏中苏北县市第一;居民人均储蓄8.2万元,位居全省县市前列;新增创业2160人,带动就业1.1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9420户,私营企业2290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2000万元,建档立卡脱贫率30%。五大社会保险覆盖率均超过9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顺利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代教育发展水平达到92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位居全省前列,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5%。保障性安居房、养老助残、城乡交通工程稳步推进。名列“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排行榜”第41位,全省县市第7位。全年淘汰关闭企业147家,PM2.5平均浓度下降11.5%,中央环保督察组32件交办问题扎实整改,林木覆盖率和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4%和32.5%,建成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

  5.平安法治建设全省领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人口服务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体系加快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三级平台得到中央综治办充分肯定。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普法、法律服务四大重点扎实推进,“一审一助一书”司法改革、审判机制改革、公安体制改革、公证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市镇村组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化运作平台实现全覆盖,政府法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平安县(市)”实现“十二连冠”,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县(市)”“法治建设示范县(市)”“普法工作先进县(市)”和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社会工作服务综合示范区”。

  6.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精心组织并圆满完成市镇村三级党组织换届工作,社会对换届风气满意度超过98%。“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排查出的125个问题扎实整改。党的新闻舆论宣传、网络舆情引导和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力推进,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融合式”党建切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15个软弱后进村党组织得到集中整顿。干部能上能下、容错免责等机制有力执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查处违反规定精神的问题33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立案405件,其中查处副科级以上干部30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挽回经济损失7560万元。与此同时,统战、群团、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获得“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国家级示范县(市、区)”“全国科普示范市”等荣誉,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上下的智慧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看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经济发展上,规模以上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还偏少,缺少重大项目支撑等问题仍然存在,城市转型还存在配套不够完善、特色不够鲜明等不足;在环境建设上,服务环境还有待改善,行政审批尤其是项目审批还需提速,城乡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文明城市创建任务艰巨;在民生实事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标人口比例、城镇绿化覆盖率等仍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居民增收的难度在加大,社会稳定的压力在增加;在作风建设上,一些单位两个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庸懒散拖”等问题比较突出,少数干部干事创业的源动力、担当力、执行力还不强,个别干部还存在作风不正、从政不廉等问题,等等。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南通市的决策部署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以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稳中求进总基调和“两聚一高”新要求,紧扣“争做改革创新排头兵、争当科学发展领头雁”主题、“创新转型的示范区、接轨上海的示范区、全面小康的示范区”目标,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富民为根本目的,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全力提升全面小康含金量,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5%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50%和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工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和1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9%左右,新增就业1万人、创业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了一点,但这个速度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和南通,主要是考虑给经济转型升级腾出更大空间、留下更大余地,引导各方面在经济结构调整上用功发力,在追求质量效益上下更大功夫。

  做好明年工作,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为繁重,必须厘清思路,着重抓好以下三点:一是突出稳中求进总基调。“稳”是主基调、是大局,重点要稳住经济运行、稳住市场预期、稳住社会大局;“进”是目的、是指向,重点在科技创新、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等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要紧紧抓住稳定大局、不断进取这个根本点,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在好的前提下力争快一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稳的基础上力求好一些。二是突出“两聚一高”新要求。按照省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具体路径、工作抓手、载体平台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让改革创新贯穿全市一切工作;把富民作为根本目的,创新增收举措,推进创业就业,加强扶贫帮困,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坚定目标,努力把小康建设成效体现在指标的实现程度上、发展的水平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上。要用好靠江靠海靠上海靠南通主城区叠加优势,把对接服务上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上海“北大门”。三是突出狠抓落实不动摇。面对目标任务,切实增强工作的执行力,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不断增强抓落实的拼劲、韧劲、狠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想方设法破难题,雷厉风行抓推进,确保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坚决的贯彻执行。

  关于明年的工作,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

  1.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全力保持经济稳中有进。

  工业是海门的主体经济,但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工业应税销售及工业投资增幅、工业用电量增幅等指标在低位徘徊,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力争用2-3年时间彻底扭转海门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的被动局面。要做大存量,深入实施“规模企业上台阶”和“中小企业上规模”行动,加强对规模企业和拟进规模企业的排摸分析,研究出台服务企业的良策,全力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挑战。确保实现工业应税销售700亿元,新增规模企业100家。要培育增量,督促在建项目尤其是今年新开工超亿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投产达效。要提升质量,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和电子信息、现代家纺、现代建筑三大优势产业,全力培育一批大产业、大企业。依托省级装备产业园、高压输变电产业园等平台,大力发展海工平台、特种船舶、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优势产业。以生物医药科创园为重点,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力争增幅超过15%。以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为主阵地,壮大新兴业态,完善配套功能,改善园区环境,推动家纺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变。以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方向,加快现代建筑产业园建设,推动建筑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向专业市场、境外市场拓展,向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高利润环节进军。

  在紧环境下,企业更需要支持。要正确处理好“亲”与“清”的关系,主动与企业家交朋友,及时协调企业遇到的难题,提振企业坚守实业、发展实业的信心。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企业与金融机构唇齿相依。各金融机构要有大局意识、长远眼光,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确保新增有效信贷投放不少于100亿元。

  2.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力筑牢发展基础。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始终保持强攻招商的态势,抓住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突出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及苏南地区,面向“世界500强”“国字号”等企业,综合运用驻点招商、产业招商、专题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以企引商等办法,小分队、高频率开展精准招商,在招引10亿元、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加强专职招商人员的培训、管理,发挥好招商的生力军作用。精心组织好经贸洽谈会等专题招商活动,确保签约一批重大项目。全年确保到账外资超过3亿美元。

  抓项目关键在于项目快落地。要加强项目建设动态管理,研究加强项目报建、开工时间节点、投资进度、服务环节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提高项目综合服务水平,加快签约项目开工、开工项目竣工、竣工项目投产。重大项目都要按照产业实体项目快建快办的操作流程来进行快速办理。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对先进区镇要颁发流动红旗,对后进区镇要给予黄旗警示,对全年重大产业项目考评未完成必成指标且排名最后的区镇,不仅要实行综合先进“一票否决”,而且要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问责,确保全年新开工超亿元产业项目100个。

  3.强化改革创新,全力释放发展活力。

  面对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唯有改革才是真正发挥长效作用的“深刺激”“强刺激”。要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用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提供动力,为经济社会好上又好、能快则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去产能要以“优”为方向,淘汰过剩产能,清理违法违规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去库存要以“稳”为要务,合理推进土地供应,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去杠杆要以“撬”为手段,确保直接融资超过100亿元,新增挂牌上市企业5家,金融生态环境继续走在全省县市前列。降成本要以“实”为宗旨,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补短板要以“增”为动能,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现代农业6大领域补短板工程。

  统筹做好重点领域改革。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要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完善联网信息平台、产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国际物流园等功能配套,加快优化通关平台,完善政策措施,并积极吸引相关新兴产业落户,力争出口实现新突破。以“放管服”为抓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审批流程标准化、便捷化和审管同步工作机制等方面做好文章,全面构建市区镇联动、全链条协作、线上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造“项目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行政审批环境。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园区“去行政化”,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构建适应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好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阵地作用。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确保新增南通市级以上工程中心等平台10家。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进“两化融合”,建设智能车间,培育一批首台(套)产品、行业领军企业和省级“科技小巨人”。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海转化。实施“东洲英才”引进计划和“创业创新523”人才计划, 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筑牢创新发展的人才支撑。力争全年引进“千人计划”等顶尖人才5名以上。

  4.突出接轨上海,全力拓展开放空间。

  海门与上海地域相连、人文相亲、产业互补,在对接服务上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要大力实施对接服务上海“55580”行动计划,整体化推进,项目化实施,全力推动“行政推动常态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社会服务同城化、交通运输便利化”。

  强化基础设施的对接。充分发挥环沪地区节点城市的鲜明特征,大力推进快速化、通勤化、公交化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崇海通道、沿江快速化通道、海启高速及海门港互通、出城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加强与上海崇明、南通轨道交通规划的对接,推进宁启铁路及海门客货运枢纽体系建设。开展洋吕铁路支线-东灶港作业区疏港铁路、宁启铁路通海港区疏港铁路规划研究论证工作。以海门港、通海港、叠石桥无水港“三港联动”为抓手,提升江海联动陆海统筹一类口岸开放水平,统筹推进航道、码头以及口岸查验、海关监管等配套机构建设。

  加强与上海的产业对接。以配套互补、关联发展为方向,积极应对上海2040带来的机遇,切实加强与上海先进制造企业的对接,打造上海高端制造业配套基地,加快提升我市先进制造业规模化、链式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积极承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推动海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打造上海现代服务业拓展延伸的重要承载地。围绕“江海风情、田园风光”主题,强化沿江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打响上海乃至长三角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品牌。以特色农产品产销为重点,放大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休闲农业,打造上海农产品首选供应基地。发挥我市建筑产业优势,大力开拓上海市场,并积极吸引上海的优势资源参与我市建筑产业特色园区建设。

  对接服务上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规划政策引领,完善与接轨上海战略相配套的交通规划、与上海产业升级相衔接的产业规划以及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加强对上海产业、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策研究和对接,加快形成全面接轨上海的规划政策体系。要常态化开展活动,与上海各对应层面广泛开展对接,并定期开展互动交流。要注重宣传推介,充分展示海门在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创业环境、田园风光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提升海门在上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5.大力推进城市转型,全力改善城乡环境。

  把全市域作为一个整体,积极推动城市交通、生态和服务功能转型,不断提升内在水平、外在形象,加快建设江海特色、宜居创业创新的活力之城。

  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坚持“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绿为根”,加强城市整体形态、片区风貌特色、城市景观、城市地标的规划,抓好城市绿核、东洲河沿岸、滨江风光带的设计。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启动江海路快速化改造,实施北京路西延、秀山路提升改造等工程,完善城区路网体系和道路微循环系统。推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抓好老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北城综合改造,推进铁路枢纽、沿江片区等地块的开发。把城市管理重心放在智能化、人本化上,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城管综合执法,提高监管能力水平,保障城市良性运转。推进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着重在建设和维护上下功夫,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将管理内容具体化、责任区域化,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大力推进特色镇建设。加强产业平台、科创平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持续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提升发展水平。抢抓国家扶持发展1000个左右专业特色镇的机遇,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要求,积极推进三星、临江、悦来等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在国家级特色小镇上实现零的突破。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积极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提高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按照“转型提升一批、整治规范一批、淘汰关闭一批”的要求推进化工园区综合整治,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整治、扬尘污染防治和秸秆禁烧工作,抓好农业面源、工业点源、畜禽养殖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实行河道“河长制”,推进土壤修复试点和垃圾分类处置,全力优化生态环境。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点线面结合推进绿化建设,推进三个高速出口沿线的道路及环境改造,加强绿化的常态化、全覆盖管护,提升海门的林木覆盖率和城镇绿化覆盖率。

  6.强化民生和社会建设,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强化底线思维,增强民生情怀,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富民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海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尽管在苏中苏北名列第一,但在全省的位次还不高,与苏南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比较大,要始终坚持把产业作为富民的根本抓手,大力发展建筑和家纺两大富民产业,在增加政府收入、企业利润的同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百姓收入,最大的空间在创业。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退转军人、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等群体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加快提升经营净收入的占比,不断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

  民生实事办得怎么样,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体会最深刻。要高度关注民生建设,尽快排出新一轮民生实事工程,确保财政民生支出比例超过80%。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打造“南通领头、江苏领先、全国知名”的教育名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江海文化艺术展示月”等群众文化活动,切实抓好特色文化阵地、基地建设,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明年最大的政治任务。要以化解矛盾、防范风险为重点,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化司法体制、公安工作和信访工作制度等改革,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人口服务管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规范执法、法治惠民、“七五”普法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平安法治系列创建和竞赛活动,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特别是要切实强化社会稳定风险点、经济运行风险点、安全生产风险点的有效防控,预防在先,处置在前,确保政治安定、社会安稳、百姓安居。

  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海门精神,实施公民道德培育行动,大力弘扬优秀群体的凡人善举,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慈善事业,深化诚信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顺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特点,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发挥好舆论宣传的正面引导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支持人民团体以及统战、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开展,广泛汇聚推动创新富民的强大合力。加强党管武装、国防动员、双拥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三、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省委和南通市委制定了贯彻落实的 《决定》和《意见》,市委常委会也研究讨论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思路再完善、措施再深化、工作再提升。

  1.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各区镇、各部门党委(党组)要把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作为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列出专题进行研讨,分层分类组织轮训,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利用组织生活、党课、党员冬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党员、干部学习。要深入宣传各区镇各部门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行动和成效,围绕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加强理论阐释,在全社会营造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引领,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党组)会议事决策规则,决策前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作出决策;决策后要明确责任,提高执行力。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规范化。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3.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完善对“一把手”监督的有效措施。不断健全监督体系,党委(党组)要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党组)成员要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主责主业意识,突出监督的执纪问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

  4.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突出“融合式”党建,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融合推进,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指导、同检查、同考核、同问责,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保障作用。坚持“强基固本重在基层”,在村党组织中推进“四有一责”建设,在社区党组织中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在“两新”党组织中实施“红色种子”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在一线锻炼队伍、考察干部、检验作风”,引导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信访维稳、社会治理等一线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坚持从严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完善激励保障和容错纠错机制,推行干部“健康体检”制度,建立干部“成长档案”,褒奖重用干事创业者,批评鞭策落后者。

  5.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毫不松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既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又严打“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防止反弹回潮。更加注重制度的管根本、管长远作用,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滋生腐败的制度漏洞。探索建立“重点巡察、派驻巡察、交叉巡察”的“三位一体”巡察体系,用好巡视巡察成果,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以铁的意志、铁的手腕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健全完善责任传导机制,切实把压力传导到区镇和部门,责任压实到基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创建“三清”示范区为抓手,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完善惩防体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确保风清气正。加大执纪审查工作力度,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重大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进一步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模范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带头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廉洁操守。

  当前,市镇两级人大、政府和市政协换届在即,要总结今年党委换届的成功经验,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政治责任,严格执行“九严禁”等纪律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确保换届任务圆满完成。

  同志们,做好明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南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久久为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