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19-07-10 字体:[ ]

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了《海门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目标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城市建成区现有10条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

这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将实行科学诊断,一河一策。在科学调查和诊断河道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制定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立足市区、区镇与农村三大战场,突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四大领域发力攻坚。推动整治工作与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等有机结合,增强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多元共治,形成合力。强化属地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多方参与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体制。标本兼治,注重长效。加强城市水体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推进水体水质定期监测,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环境问题。

根据《方案》,此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主要目标是: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城市建成区现有10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整治任务实行动态管理,未列入整治任务的黑臭水体,一经查实,及时列入整治任务)。其中,今年完成十二号横河(日新河至民生河),十三号横河(圩角河至珠江路),新开河(海门河至上海路),十一号横河(海兴路至新开河),通沙河(瑞江路至民生路),浦欣小区、东江嘉园景观河的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宏伟河、日新河、通沙河黑臭水体整治的主体工程;城市污水处理率超95%;实现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运行。2020年,实现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城区河道水循环正常、水生态良好,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我市将全面复核建成区尚未实施整治的黑臭水体数量。对评估结果为黑臭的、群众举报反映属实的以及返黑返臭的,全部列入年度黑臭水体整治清单。落实国家、省关于排污口排查整治的要求,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统一编码和管理。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沿岸排污口排查,摸清底数,明确责任主体,逐一登记建档;针对非法排污口,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

按照市区城建体制,结合现有管网资料,我市将分级开展排水管网普查。聚焦河道排口、路网接口源头,认真排查道路和河道排水管网现状,追溯污水来源。对于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地区,通过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管道截流、调蓄等措施降低溢流频次,因地制宜采取快速净化措施,对合流制溢流污染进行处理后排放,逐步降低雨季污染物排河量,确保2020年底前城区河道主要污染源全面消除。

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完成全部城市黑臭水体的疏浚工作。加强水系沟通和活水循环。加强城市“蓝线”规划管控,严禁随意填埋河道沟塘,严控侵占河道水体行为。选择适宜的岸带修复、植被恢复、水体生态净化等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在充分考虑城市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合理种植水生植物,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促进水质提升,恢复和增强水体自净功能。加强城市河道沿岸绿化和滨水空间规划建设,并与城市公园绿地、生态廊道、绿道、慢行系统等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城市滨水空间等。

此外,我市将对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加强农业污染控制,开展河道周边乱种植、畜禽养殖整治。加大小餐饮、洗车、沐浴、美容美发、洗涤、小旅馆等“六小行业”水污染整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