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计划总结 > 规划计划

海门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来源: 卫健委 发布时间:2020-02-11 字体:[ ]

2020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奋力争当南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积极探索综合医改创新发展新路径,全力实施名院打造、名科建设、名医培养“三名工程”,努力在党建惠民、健康惠民、实事惠民、保障惠民上取得新成效,以“南通争领先、全省争一流”勇气和决心,为海门争当“开路先锋”作出更多更大贡献。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两个抓手、三名工程、四项举措。

一个目标,就是南通争领先、全省争一流,为海门争当“开路先锋”作出更多更大贡献。一方面,要加强事关业绩率先领先量化指标的综合研判,靶向攻坚,逐个突破。围绕高质量发展省定考核目标、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落实对“人均期望寿命”“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每万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等等关键指标责任分解,构建起领导有力、分工明晰、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评价考核工作体系。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力度,理清评价指标的内涵和本质,通过强有力的集中攻坚和重点攻克,一着不让地抓好评价指标的落地。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各级年度目标任务的关键要求,挂图作战,狠抓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会议精神,科学研判当前形势,对照任务清单,立足自身,主动作为,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效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健康答卷。

两个抓手,就是持续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积极探索综合医改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以服务质量提升为抓手,着力推进医疗质量“八个强化”。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完善内部管理章程,规范办医宗旨、功能定位、办医方向、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内容,明确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基本制度、强化重点制度、落实核心制度”,积极构建医院制度体系,将制度建设作为引领,全面规范医疗行为。强化业务培训,以医疗服务质量薄弱点为突破口,全面梳理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和必须熟悉的知识要点,落实落细落深再教育工作,确保“月月有培训,次次全覆盖”。强化质量管控,推进护理、院感、心血管等15个质控中心建设,定期开展质控活动,提升医疗质量控制水平,开启“管理规范化、服务同质化、评价精准化”的新常态。强化监督检查,增加对医疗机构“四不两直”式监管频次,落实“不良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确保“月月有监督,次次有通报,督查无死角”。强化绩效考核,以目标绩效考核为切入点,加大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考核权重占比,落实考核结果应用。强化医患沟通,开展“假如我是病人”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医护人员通过换位思考,体恤患者的痛苦和需求,从患者角度审视医疗服务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增强为患者主动服务的意识。强化信息化建设,完善“海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集成各医疗机构医疗数据,实现区域内各业务领域应用系统互联互通,解决医院之间信息“孤岛”。以医改创新发展为抓手,确保做实医联体“三紧密一个顺畅”。医院科室紧密对接,在继续做好定期对口帮扶的前提下,探索建立以团队为基础,长期协作性质的“共建病房”或“合作病区”机制,形成专科化的一对一帮扶,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基层专科管理能力,通过“以上带下”,尽快打造富有我市特色、满足群众需求的基层医院重点或特色科室。同步拓宽人员交流渠道,鼓励基层医生定期赴上级医院“轮训”。检查诊断紧密互通,重点推进区域影像和区域心电一体化中心建设,确保医联体内部技术资源共享互助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切实简化就医环节,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用药目录紧密衔接,县级医院根据药品采购政策制定医疗机构药品目录,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用药目录主动进行衔接,建立上下级医院用药目录,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基药品种,特别是慢性病用药品种,开放下级医院用药权限,满足基层百姓用药需求。双向转诊机制顺畅,明确双向转诊制度,打通医保转诊报销瓶颈,理顺分级诊疗体系,积极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推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逐步下沉基层,基层危重病、疑难病的救治到大中型医院,力争2020年下转率达到5%以上。

三名工程,就是名院打造工程、名科建设工程和名医培养工程。从“点”入手,实施名院打造工程。人民医院以迎接“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内涵建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通过晋升三级医院的平台,促进医院医疗水平、人才引进、技术准入、建设与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以挂牌“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为新起点,借力扬帆,融合对接,不断加强与南通大学在学术、业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借助学校的医疗技术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推动医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医疗技术全面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疑难危重疾病诊治医学中心,争创“北上海健康高地”。中医院要抓牢异地新建这个关键期,全面启动三级中医院创建工作,依托龙华医院一流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化传统优势,凝练特色品牌,注重错位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从“线”辐射,实施名科建设工程。坚持以打造重点(特色)专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鼓励和支持各级医疗机构结合现有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梳理特色优势科室,开展省市级重点(特色)专科创建,推广适宜技术,以创建促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建周期内,争创省级重点专科1个、南通市级重点专科6个、省市级基层特色科室6个。要求县级医院必须实现省级重点专科零突破,50%以上的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建有特色科室。从“面”推开,实施名医培养工程。全面启动“百名名医培养计划”,制订名医培养工程评估指标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够适应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要选名医,打破人员编制、性质、年资等束缚,在全系统遴选100名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临床一线医疗人员,建立培养人选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要培名医,分批次组织赴省内外三级医院脱产学习、进修深造,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要为培养对象创造有利条件,在时间、经费上予以支持,保障名医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此外,创新医疗领域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充分释放接轨上海“红利”,探索异地导师制培养模式,鼓励与上海资深专家“青蓝对接”,实行师徒结对的长期带教。

四项举措,就是党建惠民、健康惠民、实事惠民和保障惠民。深化“党建凝聚力行动”,高起点做实党建融合。强化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动力,充分发挥行业专业技术优势,全面推行党群联动、医社联动、医患联动“三联动”工作法,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推动党建工作和健康扶贫、便民医疗、志愿服务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继续做好内部检查工作,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惩治行业不正之风,确保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用党建正能量凝聚卫生健康行业新动力。聚焦全民健康促进,高标准落实健康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狠抓传染病监测预警,进一步规范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保障妇幼群体全生命周期健康,强化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完善签约服务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扩大服务试点范围,优先做好各类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精准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内涵,深入开展“厕所革命”。进一步建立完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帮扶稳定工作。抓好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推进实事落地。结合海门北部新城规划,实施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启动第四人民医院改造工程。按照护理院的定位,对2家乡镇卫生院分院进行改造,并新建社区护理站2家。深入推进芳华护理院建设工程。继续推进精神卫生中心、海门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配合海门港新区全力实施第三人民医院新建工程。继续实施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确保完成宫颈癌、乳腺癌检查2.5万人,为广大妇女撑起健康“保护伞”。继续做好65周岁以上老人基本健康体检工作,严格落实后续跟踪服务,体检人数不少于12万人次。统筹综合保障服务,高水平做好保障支撑。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化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强化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卫生健康行业系统“扫黑除恶”工作,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切实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向纵深。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完善信访工作制度,畅通信访诉求渠道,建立健全决策程序和风险评估机制,做好教育和疏导工作,促进问题解决、人员稳定。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压实意识形态责任,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时代话语权,推进卫生健康文化建设,开展正面宣传,进一步选树各类先进典型,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