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问政>在线访谈
在线访谈
访谈主题 打造转型升级新路径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访谈嘉宾 张娟
访谈时间 2019年11月22日 15:30:00 - 16:00:00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三厂工业园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转型升级上精准发力。坚持生态优先抓治理,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坚持功能提升抓建设,全面展示宜居宜业新形象,坚持创新引领抓产业,不断提升现代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转型发展的跑道上跑出漂亮的加速度,跑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广阔天地,为争当海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11月22日,我们邀请三厂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娟,就“打造转型升级新路径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一主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文字实录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访问海门市人民政府网站,关注“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三厂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娟,就“打造转型升级新路径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一主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张主任,请和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吧!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借助海门市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大家一起交流,倾听各位网友的心声,同时也感谢广大网友对三厂工业园区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大家对我们三厂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转型发展这个话题一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产业转型关系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三厂作为海门的东城区,你们在转型方面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其实我们在转型发展上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大的,一是作为百年老镇,历史遗留问题、旧城改造、市容市貌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各类系统性风险事件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同时,还有大量历史性、区域性、累积性矛盾亟待解决。二是园区规模相对较小,发展可回旋余地不大。园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是除海永以外全市最小的区镇,土地、资源瓶颈要素制约较突出、经济总量吨位不大,财力也较为有限。三是生态环境、化工园区整治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环保基础设施等有待提升。四是城市发展要求高,作为海门的东城区,我们的发展目标是逐渐向主城区靠拢接轨,但我们的城建、经济等各方面相对基础差,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那对于转型发展这个话题,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我想推动转型,首先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布局是高效推进转型的首要路径。近年来三厂工业园区紧扣“高质量经济、高水平生态、高标准党建、有品位的街区、有影响力的山羊小镇”“三高两有”目标定位,重点突出西部城建、中部提升、东部产业的发展思路,推进“四横四纵”网格化发展,园区全面打响“东南西北中”五大会战。东部会战,就是以金盛生态园为重点,做好海门山羊产业链延伸、现代农业项目引进、田园农庄打造,以新型城镇化为主抓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西部会战,就是抢抓南通绕城高速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以镇西村、厂西村为重点,全力以赴做好土地调整、项目拆迁、违章控制等服务保障工作,打造以厂洪路为中轴的三厂西部样板新城。努力将战略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南部会战,就是以化工片区综合整治为中心工作,重点做好化工园区企业的关停并转,打造三厂南部生态产业园中园。北部会战,重点规划打造东城(孝威村)1800亩智能装备产业园作为产业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主阵地,作为弥补青龙化工园区关停损失,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战场。中心城区会战,突出城市开发、老小区改造两轮齐转,积极盘活自来水厂、秀山路南侧等地块的存量资产,打造城市发展新地标。加快新东花园、少先弄地块、珑秀花园、龙江花园二、三期、文苑新村等居民区的建设进程,提升和改造城市形象。


张主任,我这里有份从市发改委拿到的数据,1-11月,你们园区工业应税销售预计为80亿元,同比还增长了18.9%,但您刚才所说青龙化工园区取消化工园区定位,并将关闭一批企业,按理说,随着企业的关闭,你们的相关数据指标会因此有所下降,你们是怎么做到相关经济数据继续保持增长的呢?


关键就在于加快转型升级,加速培育发展新动能。多年来,三厂工业园区一直严重依赖青龙化工园区发展,记得2018年初刚到三厂工作时,我曾做过一个分析,2017年底,青龙化工园区企业应税销售达45亿,占三厂整个园区应税的68.2%,比重非常大。随着习主席提出“长江大保护,不提大开发”的思想不断贯彻深入,化工园区一轮接一轮整治,园区经济总量总体开始呈现逐步萎缩的趋势,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解决三厂“一化独大”发展顽疾迫在眉睫。一是加快开辟产业项目新战场,我们突出城市西进,产业东移发展战略,大力打造东城工业园区,使东城工业园成为三厂项目主承载区,经济增长新引擎。东城工业园区总规划5000亩,目前园区一期共入驻企业34家,重点入驻装备制造、汽车配件、节能机械等产业,其中骨干企业9家,预计2019年应税销售收入25.5亿元,入库税金1.5亿元,已超过青龙化工片区经济总量的一半,同时目前园区在建和拟建的项目还有12个,其中超10亿元3个,总投资超50亿元,预计项目投产后,年新增应税预计在30亿元以上。东城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大幅攀升,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今年青龙工业园企业应税预计在37亿元左右,占园区的比重为46.25%,经济总量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升一降”“一增一减”正好体现了园区转型发展的成果。


另一方面,我们加快产业平台打造,目前东城工业园区二期,北侧的1800亩的智能装备产业园也已全面启动,土地规划已调整,地块拆迁已启动,该地块紧靠苏228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里将是未来2—3年项目的主承载区,产业定位智能装备、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目前已有一批超20亿元、超10亿元有意入驻,这里将为三厂未来持续发展增添有力砝码。


除了引进新项目、打造新平台,老企业转型升级我们同样注重。三厂有一批如中兴装备、维柏思特、容汇锂业、申海工业等行业地位高、发展质态优、成长能力强的企业,园区突出政策引导、个性服务,重点打造、转型发展了“四个一批”企业:一是以打造细分市场领军企业为目标,打造一批拥有行业话语权、基地型、旗舰型 “龙头型”企业,如中兴装备、维柏思特、大力神钢绳、裕隆光电等企业,目前园区有4家企业已成为或已申报工信部的制造业单打冠军;二是整合或提升青龙园区资源,加快兼并重组,打造一批管理安全、品质优异、行业领先、科技先进的智慧型、智能型企业;三是借资本运作,着力培育容汇锂业、埃夫科纳、慧聚药业、常海食品等一批具备上市潜质企业。四是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引导和支持优势企业提升科研水平,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和帮助更多的优势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载体,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


安全环保是转型发展的前提与基础。3.21响水天佳宜爆炸事故发生后,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环保整治力度。三厂工业园区作为全市化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区镇,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采取了哪些举措?


三厂工业园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各类风险隐患可防可控的目标,以醒脑换心的工作态度,服从大局、提高站位,不断创新思路,持续转变作风,切实提高效率,着力开展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调结构、优布局、促规范等工作。一方面,化工园区取消定位,规模以下化工企业数量大幅压减,低端低效化工产能大幅压减。根据南通市化治办关于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排查诊断的结果,对于产业链关联度低、安全环保隐患大、规模小产出贡献小的化工企业坚决予以关停,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12家关停任务大部分在今年完成,目前关停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并进入资产评估阶段;另一方面,着力搞好安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化工园区定位的取消,化工企业的关停退出并不意味着管理工作可以放松一下,相反,越是到了关停退出的关键期,越是要把安全环保工作抓紧抓实抓牢。为此,三厂工业园区在顶住压力抓关停的同时,做到坚守定力夯基础,投资9000多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工程;投资900多万元建设集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园区工程;投资近300万元对青龙片区消防站按照特勤站的要求进行改造;投资400万元对片区绿化进行提档。同时,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充实片区安全环保管理力量,聘请第三方南大环科院、省环科院等专业机构进行排查指导,继续督促企业按照化工园区整治的要求做好整治工作。在这个历史性选择的关键时刻,三厂工业园区将放眼全局和将来,提高定位、守住底线、履职尽责,为海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三厂整体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上有什么相应的举措吗?


三厂城市整体转型是三厂工业园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据此,今年以来,我们园区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功能提档,老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先后完成了造价约1.02亿的镇区雨污水管网改造、 “六个必接”及村庄污水治理设施工程。投资3070万的厂洪路道路工程接近尾声,预计11月底竣工。实施12345交办及文明创建小型工程82个,总投资2000多万元。老城区展示了新风貌,城市顔值不断提升。


二是推进搬迁安置,新城区城市框架进一步拓展。坚定实施城市西进战略,主动接轨海门主城,先后启动长江紫园南侧等4个地块的搬迁工作,共涉及搬迁户数438户,面积约6万平方米,力争年底前实现清拆。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厂南新村707-713幢安置房项目交付使用。龙江花园二、三期和文苑新村项目工程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市保障房集团负责实施的珑秀花园项目已完成工程基础施工。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城乡品质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违建管控责任制,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道路,突出专项整治和全面控违相结合,共拆除违建72起(其中新违建26起,旧违建46起),拆除面积7933平方米,提前完成全年拆除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三拆”任务。完成各项绿化面积29.7公顷(市政府下达面积18公顷),其中沿江骨干河道绿化12.8公顷,成片林建设16. 9公顷。继续推进“河长制”,深入开展16条镇村级样本河道打造和18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近年来,三厂工业园区坚持“旅游搭台、招商强区”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园”,形成以农业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农业的良好态势。借此机会,就“三厂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这个话题,请张娟主任向大家介绍一下,三厂推进星期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们紧扣“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按照“农业科技载体化、农业设施规模化、农业生态集聚化、乡村旅游带动化”要求,依托现有的区位、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示范园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三厂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核心板块在精准打造中彰显特色。高标准建设以羊文化、珍稀苗木花卉、有机农田风光、水文化旅游、高端休闲、果业文化等为产业特色、功能互补的世外桃源、金盛生态园、味之原有机农场、海泰氧吧、旺浩家庭农场、乐优果蔬等六个子园区,形成了“园中套园、连片超千、区域超万”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二是基础设施在提档升级中日趋完善。园区内水、电、路、桥、涵、林、生态护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到位,为进一步提档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的全国首家海门山羊博物馆正式投运,世外桃源建成特色化、精品民宿。


三是农业品牌在积极培育中凸现亮点。南通市星期七农业生态观光园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AAAA级景区,获得国家级星创天地等荣誉,并入围江苏省羊文化特色小镇。金盛生态园乡村旅游区被评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孝汉村成功创建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


是的,三厂在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批品牌。张主任,请谈一谈你们在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上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特色农业为引领,南通市星期七农业生态观光园为主载体,创新发展理念,以“农业+旅游+互联网”模式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一是高点定位。着力把农业园建成集农业科技展示、致富产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务为一体,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区以及农业旅游休闲区。二是科学谋划。我们采用“园中套园”的建设模式,集中打造各具特色的世外桃源、金盛生态园、味之原有机农场、海泰氧吧、旺浩家庭农场等五个子园区板块。三是规范化建设。近三年投入5100万元进行生态护坡,景观路灯、输电线路、绿化提档、门楼建设、园区服务中心、景观雕塑、主次入口广场8个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设计施工,并加大了沿线环境整治力度。


网友“香水有毒”提问:三厂工业园区致力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但是为什么一些“散乱污”企业总是屡禁不止,针对这个情况,请问有什么举措吗?


“散乱污”企业由于经营成本低,技术含量低,流动性非常大,而且专找一些长期闲置的老旧厂房,我们三厂因为老旧厂房多,所以被“散乱污”企业惦记的就比较多。针对这一情况,一是注重多层次防控。通过环境网格员和村居基层组织加强巡查,实施联防联控,一经发现,从速处理。今年以来通过巡查发现并取缔了7家散乱污企业。二是加大执法力度。根据这两年整治散乱污企业的经验,对于机动性非常强的“散乱污”企业,仅靠环保一家管控往往很难取得实效,因此,我们联合安监、公安、市监等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形成联合打击 “散乱污”企业的网络,让不法生产和排污行为无所遁形;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堵疏结合,引导相关企业走规范发展的道路,2019年已引导3家散乱污企业办理了环保审批手续,建设了规范的污染防治设施,实现了从“游击队”向“正规军”的华丽转身。


网友“烟雨江南”问:伴随产业转型的提速,城市转型也箭在弦上。拆迁工作必然要面对大量拆迁户,三厂工业园区是如何保障拆迁户的权益并顺利完成拆迁工作的?


近年来,三厂承担了大量拆迁任务,为了顺利推进拆迁工作,我们做出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我们加强组织领导,全力畅通交流渠道。1.以拆迁微信群为平台,所有现场组人全部加入微信群,加强现场组人员与办公室的沟通,对现场遇到的问题通过微信群及时予以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2. 严格执行例会制度,主要领导每周组织不少于2次由现场组人员参与的进度通报和个案会商会议,加强职能部门的协调,解决拆迁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3. 加强对拆迁公司的考核,所有拆迁公司都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并根据每个公司的签约完成情况等实绩安排下阶段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顺应民心,切实完善后续保障工作。把优先满足安置作为重中之重。急群众之所急,投资800多万元在原镇东中学、三厂二小、轧花厂等地块新建过渡房,盘活刑警中队、税务分局、原三厂高中、三厂二小、大洪小学等闲置资产进行过渡房改造,优先满足70岁以上老人和家庭困难群众的过渡需求。切实把安置房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推进,今年全区共启动实施长江紫园南侧等4个地块的搬迁工作,目前该四个地块均已完成摸底与评估工作。青龙化工园区防护地块已完成全部选房工作。职高地块作为我区近年来唯一规划用于商业开发的地块,也于今年7月份交付搬迁户使用。持续攻坚推进二污厂地块、自来水厂地块和少先弄地块的清拆工作,其中少先弄地块已进入司法拆迁程序。此外全年共完成约1500多户被搬迁户的过渡费审核和发放,约1200多户被搬迁户远耕费的审核与发放,解决约50多个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个案问题。


网友“不忘初心”提问,三厂今后农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农业园区建设有没有生命力,关键看园区有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企业能不能赚钱,老百姓有没有得实惠。对此,我们把做实园区产业作为园区发展壮大的核心工作。我们的工作思路是:跳出农业思考农业,抓农业。以抓工业、抓服务业的办法谋划农业,真正使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成为城市功能的重要配套,成为美丽乡村的靓丽名片。明确一个方向:即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打造规模农业园区,突出生态休闲特色,大力发展城郊旅游农业。发挥三个优势:即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做高端化精品化农业;发挥万亩土地流转优势,做规模连片农业;发挥三厂既有文化优势,做有文化有底蕴的农业。形成三个效应: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高效农业集聚效应,成为连片范围最大、农民增收效益最佳的园区之一;生态休闲示范效应,成为环境最优美的园区之一;观光旅游带动效应,成为带动海门旅游发展最给力的景点之一。着力把南通市星期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真正建设成为一个产业基础实、生态环境好、休闲功能全、基础配套好的特色农业园区;真正使三厂的城郊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阵地,成为美丽城市的后花园。


各位网友,今天三厂工业园区管委会张娟主任,就“打造转型升级新路径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一主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回答了网友比较关心的相关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到现在就要全部结束了。再次感谢张主任来参加我们的节目,也谢谢网民朋友们的积极参与,咱们下期再见!

图片直播
访谈现场
访谈现场
访谈现场
访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