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局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围绕市局“六个深化、六个一流”工作部署,难中求稳、稳扎稳打,把好“稳”的节奏;努力拼搏、夜以继日,赢得“进”的态势,各项工作实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在学思践悟中提升政治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6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62次“三会一课”、102次主题党日活动,依托税雁青训班、“人民学习”智慧教室等,打造领导干部理论宣讲、青年干部学习演讲的“双讲”平台,巩固拓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探索建立“青年事业部搭台、各单位建组、青税扬帆青年学习社共融”的学习模式,并先后举办读书沙龙、“青廉说”线上廉政教育沙龙活动。二是在夯基固本中建强战斗堡垒。落实省局党建高质量发展两年行动重点任务,推进南通税务系统党建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在海全面落地。党组织建设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税务党建云”平台各项任务完成率均达100%。党建业务进一步融合,部署“赓续红色血脉,兴税强国有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奋进新征程 讲好改革故事”系列活动,在减税降费、征管改革和服务发展中实现“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党员动起来”。181名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全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税韵蓝盾”战役突击队事迹在新华网、南通机关党建等平台相继报道;4名同志因抗疫表现突出,被火线确立为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三是在从严管党治党中体现政治担当。制定党委主体责任、纪检组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四类清单,梳理《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全系统党建工作要点》,出台《一体化综合监督运行机制》,开展深化改革、疫情防控、退税减税、办公用房、现金税费征缴等方面专项监督工作,组织对注销业务和代开发票业务再监督,发现的10个问题均已整改。常规巡察中发现4大方面21类37个问题也已整改到位。扎实推进“厚植为民情怀 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先后开展现金税费征缴、注销税务登记、委托代征管理、留抵退税优惠政策落实专项督察,追回已退税款600余万元,相关做法在省局简报刊发介绍。
(二)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一是全力组织税费收入。面对周边地区疫情突发、房地产业市场低迷、建筑业欠税风险持续增加以及退税减税政策性影响等复杂形势,全局上下攻坚克难,加大增收促管力度,在房建行业受宏观调控深度影响的背景下,完成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33.4亿元,同比下降15.4%,位次与去年同期持平;入库社保费21.22亿元,同比增长21.4%;入库各项非税收入3.56亿元,其中,两个附加9962万元、土地出让金2.49亿元。二是落实落细退税减税。发布5批退税减税工作任务职责清单,向区委区政府领导专题汇报10次,报送专题汇报材料5篇,与财政、人行等部门通力协作,确保应退尽退。上半年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6.9亿元,退税规模列全市第一,占全市退税总额的五分之一。自4月1日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以来,建立“事前校验、事中监控、事后复核”的一体化风险防控机制,为1136户次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6.28亿元,目前暂未有被上级列入“一案双查”的风险疑点。继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8.52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三是主动发挥税务智慧。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析企业供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3户企业实现购销金额1.8亿元,助力小微企业实现项目成交19个,涉及金额2469万元。扎实开展经济税收分析,完成各类税收经济分析15篇,其中,1篇获市委书记王晖和市长吴新明批示肯定,4篇获区委书记郭晓敏批示肯定。
(三)征管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做实县局改革职能。制定《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专业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精准监管专项改革实施方案》等6项机制文件,构建“职责清晰、机制顺畅、目标明确、保障有力、监管到位”的分类分级管理机制。结合省市两级阶段评估工作要求,推进完成65个省局改革中期评估项目,完成总体成果上报。聚焦5C评价体系,组织11类1423条异常数据整改,相关经验做法在南通税务简报刊发。二是做细重点领域监管。开展欠税分类管理,按正常户、注销户、非正常户设置欠税管理工作底稿,累计入库欠税4.72亿元。聚焦留抵退税风险,完成12批150条留抵退税风险应对任务,实现总应对成效279.19万元。开展房租专项清理,入库税款1500万元,出租户税收遵从度得到提升。加强对外支付审核和非居民股权转让管理,上半年实现国际税收监管成效1.82亿元。三是做优协同治税体系。推动协同治税指标列入全区《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实施细则》,形成《海门区建筑业税收协同推进实施意见》等3项建筑业协同治税机制,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水平。开展家纺市场税收征管专题调研,协同商务局、借鉴常熟经验,共商破解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货物个体户管理难题。
(四)营商环境积蓄新优势。一是评价指标持续优化。出口退税办理进度等5项指标连续4个月全市排名第一,电子申报率、办税服务厅平均时长等4项指标保持全市领先,率先压缩企业信用复评修复时限至5个工作日。《坚持“三个导向”推动营商环境评价再提升》专报获省局周柏柯副局长批示肯定。二是政策辅导持续增强。线上:制作6个“说税60秒”短视频、开展12次直播小课堂、发布15期政策解读信息,实施远程办税辅导969次;线下:建立30人减税降费师资团队,精准服务500余户次,“税莫愁专家工作室”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8件。三是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升。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出台《满意度和税收营商环境双提升行动方案》,明确19项任务清单,招募22名税务体验师,改进完善税费服务产品,满足办税需求。发放“税银合作”贷款5694笔,金额4.58亿元,获全区各类企业好评。12366、12345热线涉税意见建议答复满意率均为100%。
(五)税费治理推出新举措。一是深挖数据成效。组建深度分析团队和税收监管中心,开展4场288人次BIEE培训,制作51个常用查询工具,不断提升数据应用能力。强化涉税情报收集,采集13个部门25项涉税数据24.89万条,实现入库成效1.49亿元,排名全市第二。二是深化风险管理。上半年完成风险管理任务310户次,实现入库成效1.82亿元,总成效超2.23亿元,户均成效72万元。提升风险应对质量,上半年共计抽查应对案件65户,发现问题24户,系统内发起跟踪质疑24户,已反馈24户,整改面和反馈面均达100%。三是深耕税种管理。持续推进增值税电子专票试点工作,完成74户新办纳税人电子专票核定工作,完成79户电子专票网格化服务工作。圆满完成所得税汇缴工作,企业所得税汇清申报率99.71%,个人所得税汇算进度为93.87%,补税申报率为93.56%。推行出口退税快办快结,共为3000户次出口企业办理退(免)税审核审批,退税额7.54亿元。
(六)组织运营迸发新活力。一是干部素质向优。完成选任38名专项工作组组长,做好青年干部上挂下派工作,平稳有序完成职级晋升工作。在财行税、资环税、政府采购和信息安全4类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共有13人入围市局代表队,入选人数位列全市前列,1人进入全省前15名。二是绩效管理向好。“周计划、月例会、季竞赛、年考核”和“查议报”制度运转有序,获评区委服务地方先进奖、创新项目三等奖,连续两个季度在南通市局劳动竞赛中位于“第一方阵”,区局党委获评全区“五好班子”称号。三是文化建设向善。“青春百年风雨路 税徽闪耀新征程”五四青年节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得到了市局刘红梅副局长的高度肯定。以“迎端午、习文化、传精神”为主线,举办“守正提三力 税心永向党”主题道德讲堂活动,实现道德讲堂与“我们的节日”深度互融。以“领导干部领创制”引领带动高等级荣誉争创,先后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南通市巾帼文明岗”“南通市七五普法工作优秀集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