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242190/2015-22224 | 分类: | |||
发布机构: | 中国海门 | 文号: | 号 | ||
成文日期: | 2015-07-28 | 发布日期: | 2015-07-28 | 有效性: | |
名称: | 海门港新区沿海开发工作报告 |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进一步放大沿海开发先行优势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省沿海“六大行动”,坚持港口、港区、港城“三港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沿海前沿区域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先导区、先行区。现将相关我市沿海开发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全面助推沿海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沿海开发推进力度,力求在加快沿海开发建设的关键节点上早人一筹、先人一拍、快人一步,举全市之力将沿海前沿区域打造为助推我市经济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市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后,我市就会议精神多次专题研究沿海开发工作,3月17日市委姜书记专程前往海门港新区进行调研,并要求海门港新区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功能开发,将沿海片区打造成我市经济增长最快区域。深入学习《南通市2015年度沿海开发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表》,并逐条细化分解,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海门市2015年度沿海开发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表》(征求意见稿),目前该文件已征求相关单位、部门意见,待市委常委会通过后正式下发。此外,我市在出台《海门市沿海开发两年行动计划(2014-2015)》的基础上,正积极酝酿《支持沿海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从项目招引、财政扶持、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加大对我市沿海开发的扶持力度。
同时我市成立了包括环保、住建等局办以及相关乡镇、园区在内的沿海重大项目推进小组,形成沿海重大项目及重点工作任务月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大项目督查力度,确保相关文件中涉及我市的重大项目均能顺利完成。在对乡镇、园区的考核中,我们将支持沿海开发建设作为个性化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沿海区域周边乡镇加快对沿海区域的各类配套建设。
二、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加快促进产业集群集聚
在沿海开发进程中,我市一直坚持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我们发挥资源优势招引大项目,我们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紧盯大市场、开展大招商。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坚持招商服务外包,强化领导招商,在努力打造建材物流和重型装备产业基地的同时,积极争取承载上海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新基地。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主攻大项目,加快向沿海前沿区域集聚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链条型的产业大项目。1-3月我市沿海前沿区域内投资2.7亿元,年产各类装配式新墙材1000万立方的百翼新墙体材料项目,投资2.3亿元,年产电梯扶手500万米的錱铠塑胶项目,投资2.1亿元,年产艺术玻璃灯罩300万件的东方玻璃制品项目以及投资2亿元,年产耐油耐酸胶辊1000万个的群力橡胶项目开工建。突破发展瓶颈推进大项目,针对重大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审批门槛高、周期长、土地指标不足、配套服务滞后等瓶颈问题,我们加快了争取政策力度,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强化过程性保障服务,确保项目快落户、快开工、快投产。目前我们正加快推进海隆石油、金由、味研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确保德晋塑料包装材料项目年内投产,燕达通光码头按期投入使用。1-2月份我市沿海前沿区域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2.79亿元,同比增长45.3%。
三、统筹兼顾,高效运作,不断优化平台承载能力
城市功能提升是沿海开发的重要依托,随着沿海开发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向沿海汇聚,为加快沿海新城崛起提供了新的动力。多年来,我市一直将构建现代化沿海新城作为沿海开发中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环节加以攻坚,不断提升配套能力,优化配套环境,积极构建吸聚项目、人才的强磁场。
港口功能快提升。港口是沿海开发的龙头,港口开发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建设营运两手共抓、齐头并进。目前,海门港一类开放口岸正式获批;东灶港5万吨级码头后方陆域地基处理工程已全面铺开;东灶新河套闸工程加快推进,已经完成90%的工程量,河道工程已完成60%开挖量;与通州湾共建的小庙洪上延航道10万吨级升级工程正式启动;东灶国家级中心渔港正式启动建设程序,同时招商工作加快实施;中国(海门)国际海产品贸易中心加快推进,整体方案和布局规划编制完成,渔获交易码头竣工,梭子蟹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南通沿海首个万吨级通用码头,全年货物吞吐量超250万吨,集装箱装卸量达500标箱。
通道建设快推进。交通便利,是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因而我们一直重视加大重大道路、航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不断畅通沿海区域连接内外、货畅其流的交通网络。我市沿海前沿区域共建成道路115公里,临海高等级公路、包临公路、港西大道、港东大道、发展大道、石家庄路等主要道路均已实现通车;海启高速海门段本月正式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宁启铁路海门段征地拆迁加速推进,施工单位已正式进驻我市。此外,我们正进一步加大整合通吕运河航道、东灶新河航道、小庙洪航道三大资源,加速启动物流园区、中心渔港内的道路、港东大道南延等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江海河联通、公铁水联运”的集疏运体系。
功能配套快完善。沿海产业大发展需要与其相配套的沿海城镇服务功能体系,因而在沿海城镇建设中,我们一直合理布局、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着力打造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城镇环境。目前,我市沿海前沿区域实现区域供水、通信网络全覆盖,并完成31公里燃气管道建设,海门港新区主要道路及重要地块均实现七通一平;南黄海沿岸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去年全面开放,董竹君锦江广场计划今年竣工;福建路职工服务中心已完成招商并启动大型超市装修工程;宝果海湾假日花园二期、三期、海景嘉园三期完工且开始销售;江苏工院海门校区已开设五个专业,入驻学生3000余人;新区实验幼儿园正式招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正式开工建设,包场中心小学异地重建项目完成土地流转;教育、医疗、金融资源加速集聚,沿海新城初具雏形。
我市将继续贯彻落实江苏省和南通市沿海开发会议精神,抓住“一带一路”和江苏沿海开发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要素优势,全力推动海门沿海开发再上新台阶,努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