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9年,在家纺小镇这块巨大的画布上,安放着近20万人五颜六色的感受。有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仪式感,有多项重大荣誉落户园区的自豪感,还有手握民生之笔写好惠民工程的获得感……一桩桩可喜可贺的大事,一组组可观可感的数据,一项项可圈可点的工作,留给我们太多的感慨、欣慰和回想。
——面对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完成入库税金2.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46亿元。叠石桥市场成交额逆势上扬攀升至1211.56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达11.5亿美元,提前完成到账外资指标任务。每一个简单抽象的数字,无不见证着全区上下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昂扬风貌;
——持续深入推进“三件大事”、“三大攻坚战”、“四大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先后获得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等20多项荣誉。每一个沉甸甸的荣誉,无不彰显着广大党员干部对标一流、勇争先进的拼搏精神;
——涉外会展、跨境电商从无到有,物流配套、外贸大楼从规划到落地,“国际纺联家纺制造商委员会南通叠石桥代表处”揭牌成立,第二届“一带一路”叠石桥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成功举办。每一次跨越突破,无不展现着叠石桥人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开放理念;
——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文化大礼堂、百姓大舞台、烈士纪念碑、改厕等工程加快建设,市场区域截污纳管工程、“六个必接”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等项目顺利推进,4万吨存量垃圾彻底清理,违章建筑蔓延之风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每一个微笑和点赞,无不凝聚着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激情奋斗的智慧力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纵观园区的发展历程,从露天市场起步,我们的经济发展由小变大、由弱转强,经受了一场场风雨历练,闯过了一道道艰难险阻,每一次遭遇难题、面对危机,我们都能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化危为机,每一次浴火重生、凤凰涅槃,都是上下合力、党群同心、携手并进的结果。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实施的开局之年,更是海门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当前的叠石桥国际家纺园,正处于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敏感区位和关键部位,特别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抓住就是良机,错失就有危机。我们必须以团结凝聚合力、以格局谋划蓝图、以创新引领发展、以担当抓好落实、以奉献成就伟业,在抢抓机遇、转型发展中当好先锋、展示形象。
新的一年,园区工作总的思路是: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聚焦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建成“国际家纺生产贸易中心”目标,创新整合并持续推进“四大专项行动”、“家纺市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为基干的重点工作,形成“干部作风多方评议、大项目集中攻坚、“三拆”控增消存、信访积案稳控包干、家纺产业‘五区同创’”(交易区、加工区、物流区、电商区、服务区)等“五项关键突破”工作总抓手,通过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整改等手段,推动实现园区干部作风大转变、体制机制大改革、招商引资大突破、营商安商大服务、产业格局大提升、城乡面貌大改观。以对标赶超的奋斗姿态和工作成效争当“三个全方位”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力争在省级开发区排名前移5位。重点要在“六个聚焦”中交出“六新”答卷:
一是聚焦重大项目,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大项目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支点,是推动经济持续跑出“加速度”的“助推器”。全区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园区高质量发展未来”的理念,全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资本密度高、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继续实施优化项目评估、弹性保证金、“项目专员”等制度,力争全年新开工超亿元项目1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确保全年项目竣工达产4个。要强化招大引强意识,紧盯水星家纺等在谈重大项目,联动招引运营商、平台商、采购商,完善产业链条,以大项目、大企业落地生根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要拿出培育扶持企业的干货举措,2020年力争实现工业应税1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7%,新增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3家,新增应税销售5000万企业5家,新增小微企业进规模16家。要注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与中家纺、东华大学、苏州大学等合作,提升研发能力,引领品牌企业组建高端产品研发团队,建立研发创意人才基地,成立“设计师联盟”平台。力争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家,计划引进知名设计工作室2家、知名设计企业2家、培养家纺设计师100人。
二是聚焦市场龙头,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又见潮涌。哪个地方能走在改革的前沿、开放的前端,哪个地方能放眼全国一流、紧跟全球趋势,哪里就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市场是我们叠石桥扬名四海、誉满五洲的“金字招牌”,但我们不能有家纺市场“唯我独尊”的傲慢,更不能有“只会做家纺”的偏见,而是要以开放的思路和举措,持续不断打造专业化、多功能、国际范的市场,不断提升叠石桥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要完善市场配套,对标国际国内专业化市场,对市场内部环境、外部景观、标识标牌等升级改造。建设国际生活社区,引进培育涉外餐饮服务新业态,打造适宜国际客商需求的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项目。要完善功能支撑,推动物流转型,加快物流园内海关监管场站、拼箱组柜库、保税仓库三大功能区建设。推进外贸大楼建设,年内力争60家企业入驻跨境电商产业中心。加快转变国际贸易公司职能,为外贸企业提供进出口业务咨询、国际展会等综合服务。建设国际邮件交换局,推动市场三期与阿里巴巴合作试点,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要放大会展效应,加快打造叠石桥国际博览中心,以举办家纺国际博览会、“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中心,探索“5510”展会模式,以展会促投资,以展会促交易,年内计划举办2-3次海外客商叠石桥采购行活动。要强化国际交流,推动境外家纺产业园建设,复制叠石桥市场模式,在国外筹建叠石桥家纺市场。深化与国际纺联办事机构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提升市场国际影响力。借助在外叠商、海外媒体宣传推广,继续拓宽平台、提升服务,吸引优质境外客商投资落户
三是聚焦特色小镇,展示城市建设新形象。叠石桥创建特色小镇,除了家纺是我们的特色外,我觉得小镇还有另外一大特色: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方面,这象征着园区的蓬勃生机,象征着干事创业热情;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小镇管理的不尽人意。一个作家说过,“下水道象征着一座城市的良心”。因此,在园区的空间布局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借助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5-2035)编制契机,划定固定集聚区,将集聚区内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地块统一申请纳入规划允许的建设区域,合理布局主导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发展区、商务配套服务区、高端品质服务区,加快将集聚区打造成园区内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的引领区、示范区。要强化基础配套,依托特色小镇,打造内外畅联交通路网。加快完成7个停车场建设,推进市场内部大岛路西延至通州世纪大道工程,加快两个市场道路交通融合。实施叠港路、洋海路改造工程,加快启动预接南通新机场快速通道。推进高速出口至市场三期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打造立体化交通景观带。加快安置房建设,2020年目标新开工1000套以上,有效改善群众居住品质。推进农路提档升级,计划新建改造农桥4座,改善农村出行条件。要推进城市管理,借助互联网优势,在市场管理、市容整洁和交通畅通等方面挖掘城市“痛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城市乱象问题。大力运用“互联网+”智慧城市管理方式,为激活城市管理“末梢神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提供便利。
四是聚焦民生短板,迈出均衡发展新步伐。我一直坚信,我们园区应该具备两种气质:核心交易区展现的是现代工业城市的气质,繁华、忙碌、热闹;而田园村落则是阡陌纵横、丝竹悠扬、渔歌唱晚,一派怡然自乐的景象。我们既要高质量推进园区建设与管理,也要不遗余力把我们的村庄打造成为记得住乡愁、体味到诗意的世外桃源。要壮大村营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好比一户人家的“家底”,“家底”殷实了,办事才有底气。要大力发展村级物业,进一步提高年村营收入超50万元、100万元村的占比,力争5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新增收入超70万元村5个。加快农业项目建设。继续把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吸引各类能人到村里来投资兴业,进一步拉长现有农业产业链。加快建设牡丹园、凤栖谷项目,确保2020年开园。实施金锁村4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保障大项目建设用地,确保全年供地不少于550亩。突出生态环境治理。继续开展水环境整治,实施河道疏浚等工程,改善河道水生态面貌。投资2.5亿,推进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和叠石桥核心区域截污纳管工程,从源头上解决全区黑臭水体问题。继续实施垃圾分类,严管垃圾焚烧,整治面源污染。加快推进24个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村庄。全力推进文明创建。注重抓文明创建的长效性和系统性,着力提升新老市民文明素养。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实施一批民生项目,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80%投向民生。加大科教文卫投入力度,启动天补小学改扩建工程,推进叠石、召良等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完成农村改厕5050座,加快建成三个乡村文化礼堂和百姓大舞台。积极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
五是聚焦和谐稳定,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创新社会治理是新时代的新考题,能不能答好这道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人心向背。有一个词叫“蝴蝶效应”,意思是太平洋上的一只蝴蝶煽动一次翅膀,就可能会引发一场海啸。我们园区虽然是个“小社会”,但这个“小社会”中任何一次事件、一个问题的处置不当,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有人也许要问,这个“法”究竟是什么?因地因事因人,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也离不开以下几条。要坚持党建引领。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想大家都感受了什么是党组织的力量,感受到了什么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是因为党组织强有力的引领力、号召力、凝聚力,党员和群众才能听从指挥、抱团作战,我们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扩散的势头。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引领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继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动全区党部牢记使命职责。创新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以“每月督查、每季研讨、半年研判、年终定星”为抓手,督促基层党组织书记认领党建责任,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恪守岗位职责,坚定为民情怀、真情服务群众。要着力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深化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回访”工作机制,全力化解信访积案。继续推进“三拆”工作,确保园区违建新增“零增长”,存量“负增长”。全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探索实施网格化大数据战略,建立完善园区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一张网,从源头推动信息畅通、系统对接。
六是聚焦改革创新,实现体制机制新突破。深化政务体制改革,改革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大的机遇,更是园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在这方面,我们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成功运行,正引领着叠石桥从专业的家纺市场变身买卖全球的“世界集市”。我们要继续弘扬这种敢破冰、敢试水、敢尝鲜的闯劲,扎实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内力、动力和活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做好全链赋权审批赋权承接工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进驻园区。加强对搬迁、工程建设、审计等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实施去行政化改革。按照扁平化集约化管理要求,改革现行运转模式,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综合协调”“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叠石桥市场管理”四大工作版块为主体的经济社会事务运行管理基本架构。对园区中层正副科职岗位实行聘任制管理。打破人才身份限制,探索实行雇员制、职员制。加快推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国有公司实体化运作,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和经营能力。探索实行混合所有股份制,加快市场上市步伐,推动市场转型发展。推进人才体制改革。主动对接市级层面即将出台的《海门市关于促进家纺产业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加快构建成立政府引导、民间主导、产才融合的家纺产业投资基金,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强大保障。借助东华大学等高校资源,通过举办家纺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叠石桥时尚发布周、高端创意设计人才集训营等活动。积极招引外语翻译、法律服务、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人才,着力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示范园区。
同志们,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才能永立潮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才能芳华永恒!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用奋斗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