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开发区建区3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推进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二次创业再出发三年行动计划”,确定“重返全国五十强,扛起全区‘半壁江山’,当好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的热血尖兵”三大目标,锚定“产业集聚新高地,江海联动新结点,科创引领新示范”三大愿景,坚持“开发开放主阵地,宜居宜游生态城,创新创业智慧区”三大定位,以“招商成效突破年”“数字转型促进年”“服务质量提升年”为抓手,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型园区,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开发区建区30周年。
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产业大提升
1.做大主导产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等特色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胜宏科技项目、通光集团,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布局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及材料、半导体封装测试、电子元器件、传输设备、5G基站设备等细分领域,抢抓一批产业新赛道,加速向百亿级产业跃升。智能制造产业依托豪华邮轮装备产业园,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豪华邮轮产业链,与省产研院合作建成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开展船舶海工智能化运维系统集成、自主化软件开发、10MW级中压吊舱系统国产化研制、FPSO上部模块自主化设计建造等项目,招商局重工激光车间建成使用,邮轮配套产业园发展船舶海工配套产业,加快形成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延伸核心零部件传感、发动机设备、新能源电池、工业软件等产业链,加快形成百亿级规模。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80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应税销售分别达50亿元、350亿元、50亿元。
2.做优企业梯队。实施“654321”企业培育计划,全年引培60家科创企业(项目),新增50家规上企业,培育40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新增30家高企,培育20家应税销售超10亿元企业,获评1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精准绘制企业分布现状图、发展空间图、服务路径图,建立领导深度调研大企业制度,一企一目标,一企一对策,支持企业采用引进、参股、并购、上市等方式聚合高端要素打通产业链环节,完善“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在细分市场形成专业、特色化发展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领航型龙头企业。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大力推进空间再造行动,全年盘活低效用地2000亩以上。
3.坚持科创引领。建设运营謇公湖科创中心、复旦科技园、华美信息产业园、拓鸿产业园,打造未来智谷、康佳创新园,提升华为(海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沈阳建筑大学海门基地,促成复旦、上海大学研发团队正式入驻,建成中小企业科创园一期,开工建设平谦国际产业园二期。支持武珞科技园、垠坤科创园、深圳筑梦之星等机构新型孵化服务模式。在前期成立2个科创基金(12亿元)的基础上,新建立工研清控产业基金(20亿元)和1个人才基金(1亿元)。实施“謇公湖人才计划”,扩大创客大赛影响力。全年建成科创载体23万平方米,新认定南通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家,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5个。
4.加快数字转型。研究制定“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智能车间(工厂)诊断服务,顶层规划“智改数转”,计划用三年时间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诊断服务全覆盖。鼓励、扶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和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树立招商局重工、通光光缆、东辰安费诺等综合效益显著的示范智能车间,引领企业智能化发展,同时建立智能工厂、“灯塔工厂”引领导向。提升企业在数据采集、上传、存储、清洗等方面基础能力短板,拓展数据应用场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培育华为(海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等多个龙头“智改数转”服务商,鼓励本地优秀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输出解决方案和经验。全年完成企业“智改数转”项目90个以上,新增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2家以上,星级上云企业14家以上。
(二)突出招商大成效
1.精准施策狠抓招商。深化招商研究,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研究上海、深圳、苏南三大区域产业特点,理清细分领域,找准主攻方向,一条一条精准梳理,一项一项科学对接。每双周开展产业研究会、招商讲学堂,做到招商人员说内行话、做专业事。全面启用“招商管理系统”,实行项目信息全流程动态管理。有效拓展资源,深化与中汇金、“五大行四大所”合作,做优产业平台,统筹推进基金招商、产业招商、中介招商。邀请行业翘楚、权威专家、在外精英组建开发区产业智囊团,会同教体局建立海门在外学子专业资源库,形成政、企、校联动招商新格局。举办建区30年专题招商活动,全年组织深圳、上海高规格专题招商推介不少于6次,确保“天天有会谈,周周有签约、月月有开工”。加快增量导入,坚持重特大项目、专精特新、科创项目同步招引,央企、外资、总部多点开花,打造北欧产业园、以色列科创园,引入新中联、丰树等国际知名企业打造新加坡高端总部物流园。确保全年新签约重特大项目17个,其中100亿元项目2个、50亿元项目3个、超亿美元项目2个,到账外资超2.5亿美元。
2.跨江融合拓展合作。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区建设,策应南通沿江科创带建设,聚力打造謇公湖科教城科创硬核,建设跨江融合科创金融示范区。深化与上海、苏南先进园区精准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扩张,加快产业协同发展。与吴江开发区共建协同创新基地,与上海电子电路行业协会等合作,布局信息技术创新园。加快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复制推广先进经验,积极创新实践案例。与前海深港、时代伯乐等合作,推进謇公湖基金小镇建设,做大产业引导基金,做强特色私募基金,打造“精小美”环境,形成基金生态圈。
3.全力攻坚重大项目。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理念,更加突出行业地位、投资规模、技术水平、产出预期,形成亩均产出、税收刚性化考核制度,完善项目联合预审机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把好项目源头关,加快招引一批顶天立地头部企业和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紧盯重点项目,全力推进胜宏科技项目,持续发挥专班作用,着力突破省能耗指标审批,确保首批指标下达并第一时间开工。全年新开工重特大项目13个,其中超100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1个,开工4个重特大外资项目、3个服务业项目。提升产出效益,锁定近三年开工建设的66个产业项目,精准施策,加快项目实质性转化。
(三)加快环境大变样
1.放大交通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交通网络,把昔日的神经末梢建成“海陆空、公铁水、桥港隧”综合交通枢纽,开启“上海半小时经济圈”时代。全力保障海太过江通道大临工程开工建设,年底前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全力支持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及海门西站、通常高速及海门南互通的规划建设,积极争取江海快线线型定位,加快建成海门与苏南上海直接相连的“桥头堡”、与苏南上海同城化的“第一站”。做好南通新机场控制区管理和空港南苑安置区搬迁、安置等工作。建成通海港高端物流集散基地,全力服务疏港铁路建设工程,打通铁路进港入园“最后一公里”,促进江海联运,把江港打造成对接沪苏最前沿。
2.做优生态环境。积极策应隔江咫尺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坚决守住出江生态屏障,把曾经的荒郊野滩建成尽显大江风光、展现国际风范的魅力生活空间,打造长江入海第一湾“魅力江海湾”。大力实施沿江生态景观带建设,高标准建设“三大公园”、做靓“两大特色”。配合实施1300亩张謇国际公园,打造“一人多景、三生融合”最靓城市名片;开工建设1600亩南布洲湿地植物园,园内同步建设兰花科学园,呈现“一花多树、四季芬芳”最美窗口;实施2730亩謇公湖生态公园提升工程,形成“一水多色、五彩斑斓”最红打卡点。借力珂缔缘俱乐部冲乙成功,建成运营足球俱乐部综合体、体育中心,举办中乙联赛、珂缔缘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海门足球小镇”创建成为南通首个江苏特色小镇,放大“动感足球城”品牌特色;建设謇公湖旅游度假区,推广謇公湖“水上乐园”、南布洲“森林氧吧”、江海湾“风情民宿”、天籁村“开心农场”,形成“郊游新天地”品牌特色。
3.优化空间布局。围绕跨江融合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要求和“十四五”新增4万人口需要,调整优化功能片区,即北部新城总部区、创新南城商务区、謇公湖科创区、滨江工贸区、通海港物流区,统筹做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水环绿绕。结合新一轮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通过国际招标方式编制《魅力江湾城产业·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行“一区多园”模式,引领未来城区产业转型和量级提升,形成体制机制更有效、产业发展更聚焦、城市品质更完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完成謇公湖科教城城市规划深化设计,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完成城市开发边界拓展区域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4.强化功能配套。完善基础配套,高质量编制完成电力、滨江工贸区水系等专项规划,建成兄弟110KV变电站、胜宏科技220KV专线,力争謇公湖220KV变电站开工建设,启动鑫源热电厂迁建项目,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启动综合材料循环利用中心项目,集约建设、共治共享“绿岛”工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三和镇区改造工程。改进生活配套,启用1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推进“人才公寓”向“人才社区”升级,建成崇秀新村二期、立新小区六期、绿茵港湾三期等安置房,实施证大小学扩建工程,在滨江工贸区、謇公湖科创中心、富江高科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超市(便利店)、餐饮、休闲等商业设施,建成豪华邮轮产业园配套生活、商业区,规划建设江心沙商业街区,科学设立定制公交专线,补齐补优配套服务短板,构建“10分钟便民生活圈”。突出重点打造,加快謇公湖科教城核心区建设,实施卡蒙斯地块高端商业综合体改造,建设五星级洲际皇冠酒店及配套商业街区,推进企业区域总部、金融服务、高端居住、人才社区等业态集聚发展,打造5A级謇公湖景区,丰富足球小镇各项体育运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实现人才“来得了、爱得上、留得下”。
(四)聚焦改革大突破
1.深化招商改革。优化完善6个招商分局、1个招商服务中心、1个招商公司的招商机制。招商分局“专业化”设置,每个分局潜心研究一个产业、驻点一个联系地区,突出招商实绩导向,形成“赛马制”招商新格局。招商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强化“服务”功能,研究制定招商规划,统筹协调资源要素,为招商提供保障。招商公司“市场化”改革,出台星级专员、薪酬管理、教育培训、奖惩激励等制度,打造“专精特新”招商团队。招商工作变“等靠要”为“争拼抢”,做到“前延后伸”,加大与园区部门协调,主动与区级部门对接,进一步优化、再造招商流程。在机关内推行“全员招商”,以招商实绩比拼年终尖兵。
2.创新资产管理。实施长江口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构“资金运作、产业投资、工程建设、资产管理”核心业务板块,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引进资产投资等方面专业人才,年内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调升至AA+,积极谋划上市路径,实体化运作农文旅、路桥、绿化公司,加强物管、商服运营能力,提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组建科创运营团队(科创公司),由謇公湖科创园办牵头,整合科技人才局、长江口集团专门力量,招聘专业人才,对謇公湖科创中心、中小企业科创园、都市科技创业园、建昊工业园、拓鸿产业园、科创产业基金、人才公寓等自有自营科创载体实行专业化管理。组建工程管理小组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对各类国有资产进行分类处置,减少闲置率、提高利用率。
3.优化机关管理。实行扁平化管理,完善“年度部署、季度讲评、月度例会”制度和重点工作“双周专题会议”制度,实现工作交办、督查、反馈闭环管理,坚决破除“机关病”,锻造“实干魂”。实行精细化管理,以“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手段,完善机关考勤、请假、财务、印章管理、公务用车调度管理等各类规章制度,推进机关服务标准再提升,注重管理细节,建设低碳节约型机关,数字化改造食堂、市场化运营“謇咖”咖吧,改造升级江海商务大厦体育活动中心并对外开放,建立机关外来人才住房保障制度。实现专业化管理,引入相关涉企事项第三方服务机制,与省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合作指导企业产学研转化、提升高企申报通过率,聘请专业机构统一为企业提供环保规范化排查并提出可行整改方案,通过“检查人员+行业专家”模式全方位排查企业安全隐患服务企业安全管理。
(五)实现服务大提质
1.强化政治引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打造园区“红映江湾”、街道“红动主城”党建品牌,精心组织开展建区30周年系列活动,擦亮机关“一支一品”、村居党建服务特色名片。
2.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教育培训,设立“江湾夜校”,每月组织机关干部集体学习,通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服务保障等重点领域“订单式”培训破解能力瓶颈。组建各类“尖兵班”赋能提质,持续开展“尖兵大讲堂”,坚持用好“一线工作法”培养一批懂产业、懂经济、会招商、会服务的行家里手,全力打造一支“忠诚担当、务实创新、高效严谨”的热血尖兵队伍。
3.优化营商环境。做优审批服务,推行受理事项“一站服务专办”、设立重点事项“帮办服务专员”、开设小微企业“咨询服务专窗”。打通全周期服务链条,扩大新开办企业“全链通”覆盖面并保持半天办结率90%以上,推进工业项目“一站办理、一窗受理、一事全办、一帮到底”的“生命周期”全链通办,实现“拿地即开工”,建设领域各办理环节确保平均耗时不超过0.5个工作日。建设网上办事平台和线下服务中心结合的“综合型、全天候”企业服务枢纽,设立企业服务专员,实施企业诉求“首问负责制”,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反馈,让企业省心舒心放心。召开服务企业联席会、企业家座谈会、商会行业小组会,组建“外商俱乐部”,搭设“畅聊早餐会”“行业分享趴”、企业联系直通车等政企互动平台,加强政企交流,助力企业发展,保证“企业呼叫,我们报到”。
4.营造风清气正氛围。落实干部监督工作实施意见,推行微问题监督、日常谈心谈话等四项监督制度,围绕区“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15个方面开展大讨论、大排查、大提升,加强党工委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监督检查,推动全体干部工作效率提速、工作作风转变、服务质效提升。深化“三项机制”应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