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通市海门区
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 海门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2-18 10:5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部署要求,2024年,海门区持续打造“安全宣传社会化、示范单位精品化、安全文化多元化”的“五进”工作模式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与年度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与企业、农村、学校、社区、家庭实际有机结合,着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提高全社会本质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小切口、抓关键”,突出安全知识与必备安全技能的宣传普及,通过开展特色鲜明的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推进全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海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点工作任务,立足企业、农村、学校、社区、家庭必备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全面加强全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创新、载体更加丰富、机制更加健全。全年开展各类安全宣传“五进”专题活动200场次以上,其中各区镇不少于10场次海永2场次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不少于2场次;开展各类情景演练1000场次以上,其中企业不少于950场次,努力实现“人人懂安全,个个会应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总数不少于4个,全推进落实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

三、重点工作

2024年,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严格按照《南通市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推进示范标准》(上级下发后另行转发)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试点先行,全区选树培育安全宣传“五进”试点单位55开发区8个海永镇2个,其他区镇不少于5个,按照“重点先行、试点先试”原则,持续打造“一区镇一特色”“一部门一亮点”五进品牌定期开展安全宣传“五进”现场会,推广试点经验和典型做法,以点带面促进全面提升。拓宽渠道用好海门广播电视台、海门日报主流媒体传播平台和各类新媒体平台,通过开设专题专栏专版、组织公益宣传,不断丰富宣传形式深化安全宣传质效积极向《中国应急管理报》《江苏应急管理》《南通日报》等上级媒体平台推送稿件,反映安全宣传“五进”特色做法,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丰富活动,广泛开展各类安全专题宣传活动,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南通市届应急普法技能竞赛,组织应急安全文艺演出制作专题事故安全警示教育片让安全宣教浸润人心年内开展各类安全宣传“五进”专题活动不少于200场次,覆盖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000家以上,确保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多样化、常态化、多维化,以更加新颖、更接地气的方式,引导公众践行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

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体系,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是持续开展学习宣讲活动。深化“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学习宣讲,各区镇、各部门继续组织开展“学重要论述、促安全发展”学习活动,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向企业员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法律法规和全国、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年度不少于2次二是开展“班前五分钟”安全教育活动。在企业班组广泛开展“班前五分钟”安全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结合职工生产生活经历,剖析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三是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和体验式安全教育。针对易发多发的典型事故、突发事件,定期开展职工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大力提升安全教育体验场馆使用效能,推广宣传海门区VR智能安全和线上云安全体验馆,常态化组织体验式安全教育,使职工更直观掌握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技能。四是开展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结合企业实际,打造“爱心安全”文化,动员职工家属子女积极参与,通过录制“家庭安全寄语”视频、拍摄“家庭爱心笑脸”照片等活动,强化员工内心安全认同感。各区镇、各部门有计划组织企业开展安全主题书法绘画比赛、征文、家庭开放日、安全大家讲等活动,鼓励职工创作安全文艺作品,开展安全文艺节目自编自演,丰富职工安全文化生活。五是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安全主题活动。广泛发动职工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全国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安康杯”竞赛等活动,推动以赛促学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六是强化企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严格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为主题,各区镇、各部门分行业领域对企业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以“提升岗位履职能力”为主题,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总监(安全员)培训;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为主题,开展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以“应知应会杜绝违章”为主题,开展企业从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全员覆盖。

责任单位:安委办、应急部门牵头,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部门参与、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

(二)安全宣传进农村

建立完善农村安全宣传“有组织体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手册、有广播设施”等“四有”工作机制,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一是开展“大喇叭安全广播5分钟”活动。在大喇叭广播中,每周播放不少于5分钟安全内容,普及农村用电用气、消防安全、农机安全、自建房安全、灾害防范等知识,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二是开展“村镇大舞台,唱好安全戏”活动。充分挖掘本地优秀民俗传统文化资源,利用曲艺、快板、相声、小品等形式,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安全文艺演出,增强安全宣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三是打造安全主题微景观。设立安全文化墙、安全宣传街、安全文化栏、安全科普窗等,将安全宣传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四是开展“关爱居家老小,安全共同守护”活动。建立以居家老人、留守儿童为对象的“特殊关爱”和“邻里守望”制度,村委会成员、党员干部加强巡查探访,做好入户宣讲、隐患排查、安全关怀等服务保障工作。五是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避险、防汛抗旱、自救互救、消防逃生等演练,增强村民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六是应急安全科普警示宣教。拍摄制作一批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应急安全科普作品,结合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广泛播发,扩大应急安全科普宣教成效。

责任单位: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区农业农村、公安、民政、住建、文广、交通、应急消防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安全宣传进社区

建立良好的社区安全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壮大宣传队伍、打造多元平台、组织体验活动等,开展浸润式社区安全宣传。一是广泛传播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在电梯、楼道入口等醒目位置张贴消防和燃气安全宣传提示,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教师等加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通过安全公益讲座授课等形式,为社区居民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二是打造线上线下安全宣传平台。搭建“一个安全文化角”“一处安全文化栏”“一扇安全文化窗”等;鼓励运用微信公众号、网格员工作群、手机短信等发送安全提示、传播安全知识。三是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应急演练。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开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演练。四是组织开展安全体验教育。大力宣传海门区VR智能安全生产体验馆和线上云体验馆,组织居民接受安全体验教育,在互动体验中掌握安全常识、提升安全技能。五是强化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发挥已创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域推进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市县统保,强化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政策宣传,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发放宣传材料。

责任单位:安委办、应急部门牵头,公安、消防、民政、住建等相关部门参与。

(四)安全宣传进学校

将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活动中加入安全教育内容,加大安全教育师资、时间、场地等保障。一是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教育部门落实安全教育课时,小学初中每学年不少于4课时,高中阶段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课程中融入安全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编制或选用安全教育系列图书;各中小学每年春季、秋季开学集中开展好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二是积极参与、创新开展各类校园安全宣传活动。结合“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主题,组织开展讲座、竞赛、展览等各具特色的安全宣教活动。三是开展校园应急疏散演练。中小学、幼儿园按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定期开展以防地震、防火灾、防踩踏等为主题的应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逃生避险、自救自护方法,增强应急避险能力。四是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常态化组织学生和教职工到安全教育基地接受体验式安全教育,拓展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技能。五是开展“校园安全 家校共建”活动。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络群等,邀请家长为校园安全管理、校园安全建设建言献策,推广家长值班“安全护学岗”等做法,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六是全面开展“城市安全文化教育校园行”。编制学生安全教育绘本,组织应急安全大讲堂进校宣讲,让安全文化进学校、进课堂,为小学生上好人生第一堂安全启蒙课,确保学生安全、校园安全、社会安全。

责任单位:教体局牵头,公安、应急消防等相关部门参与。

(五)安全宣传进家庭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社区安全志愿者活动,开展个性化、亲情式安全教育,提升以家庭为单元的安全能力建设,形成关注安全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一是组织“送安全入户”活动。各区镇、各部门针对季节变化、异常天气、居家安全等,为社区家庭送上“安全常提醒”为家庭发放应急与安全科普读物,义务开展安全宣传服务二是保障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居民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区镇、单位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物品、应急工具和应急药品等。三是营造家族良好的安全环境。组织开展“一封安全家书”“一句安全寄语”等活动,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互动,养成安全行为习惯,提升家庭成员安全意识,营造家族良好的安全环境。四是开展“邻里互助 共建安全”活动。鼓励楼栋单元、村组成立安全志愿小组,对本楼栋单元、村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送上安全关怀,帮助排查隐患、加强安全防范。

责任单位: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区妇联、民政、住建、文广、交通、应急消防等部门参与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上旬

各区镇、各部门研究制定本单位安全宣传“五进”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细化工作任务,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全面铺开、有序开展。各地实施方案请于2月9日前报送安委办。

(二)实施推进阶段。(2月至11月)

各区镇、各部门紧盯安全宣传“五进”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季节特点,策划宣传选题,增强安全宣传“五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2024年海门区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重点活动计划表》(附件1),各区镇、各部门需制定完善细化本单位活动计划表,提前统筹谋划,形成以重点活动引领示范、其他活动百花齐放的活动体系,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走深走实。注重强化试点单位培育,发挥试点单位的先行先试作用,在行业领域树立示范标杆,做到特色鲜明、带动效应强。安委办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试点单位的经验做法,展示试点工作成果,推动互学互鉴,促进全面提升。各区镇、各部门每月5日前报送上月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情况统计表和安全宣传“五进”重点活动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2、3)。

(三)验收评估阶段。(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各区镇、各部门对本单位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进行验收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各区镇要做好试点单位工作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做到试点成果可借鉴、能复制、易推广。要建立帮扶机制,激励争先创优,不断提升“五进”工作质效。区安委办将结合年终综合考核对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进行验收评估。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区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宣传“五进”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推动、促进作用,组织建立“五进”工作领导小组将“五进”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齐部署共落实,做到抓点扩面整体推进。

(二)营造浓厚氛围。各区镇、各部门注重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法手段、渠道载体的创新运用,围绕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定期策划宣传选题,增强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营造关心关注支持参与安全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确保工作实效。各区镇、各部门要充分激发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的创新活力,持续开展有特色有影响有成效的宣教活动。要落实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责任,建立联络员队伍,确保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贯通联动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