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福寿螺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
来源: 常乐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0-16 15:22 累计次数: 字体:[ ]

关于加强福寿螺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村:

福寿螺被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近年来,福寿螺在我区发生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为保障我镇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根据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福寿螺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现就福寿螺监测防控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落实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凡是水田、灌溉沟渠、池塘等所有有水环境,均为福寿螺适宜栖息生长地。福寿螺主要取食水稻、莲藕、茭白等水生农作物叶片,一年可繁殖两代,繁殖力强,繁殖期的鲜艳卵块,极大影响环境整洁;其携带的广州管圆线虫可感染人类引发嗜酸性脑膜炎,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各村要充分认识福寿螺蔓延和危害的严重性,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抓好福寿螺防控工作。农社局负责技术指导和督促工作,各村成立防除专业队,镇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水利、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联防联控的目标,发生的村必须组织熟悉水性的人员负责福寿螺的扑灭工作。

二、加强普查,及时报送信息

各村要组织力量,迅速开展福寿螺的普查工作。普查中要以往年发生区、水稻种植区周边水域、藕塘等为查治重点,及时摸清发生区域、面积、卵块密度等情况,并反馈镇农社局。镇农社局将不定期对各村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未开展普查、治理并造成损失的将予以通报。

三、加强宣传,提高防控意识

各村要利用广播、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福寿螺的严重危害性,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福寿螺对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的危害性和防控的重要性。要正确引导舆论,积极营造群防群治氛围,同时避免群众因认识不到位而产生恐慌心理。要开展福寿螺识别及防治技术等相关培训,传授福寿螺防控知识,及时开展针对性防控,提高灭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防控,确保生产安全

结合人居环境、沟河长效治理,发生区域及其30米以内相邻区域,划入重点防控区域,由村统一安排治理。重点防控区域内的沟渠通过修淘、铲草等方式,消除福寿螺卵块及滋生场所。可排干水的田块、沟渠、田埂边科学使用灭螺药剂(6%四聚乙醛颗粒剂)。在水田入口、沟渠的进口和出口处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或因地制宜改种其他旱粮作物。在已见卵块和成螺危害的田中人工插些木桩、竹片等引诱产卵并铲毁,有条件的田块采用搁田等方式,营造不适应福寿螺生存的环境,同时捡除成螺,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