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南通市局的精心指导下,海门区城管局紧扣建设“精致城市”理念,深度聚焦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找准新路径、拿出新举措,开展高水平城市管理,助力海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深化改革强队伍,体制机制更优化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优化配置。紧扣区委、区政府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完成执法队伍整合重组工作,实现了执法资源集约化、执法流程扁平化,为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效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作风建设筑牢防线。以思想教育为先导,通过廉政党课、“5·10”思廉日活动和謇公家风课堂等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扎实开展城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聚焦城管领域六大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城市治理效能与队伍作风建设双提升。
三是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执法。织密织牢执法监督体系,常态化开展日常督查,共发出4份督查通报。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重点对12345不满意件进行“回头看”,及时通报交办,确保整改闭环,实现镇(街)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二、精细管理靓市容,城市面貌焕新颜
一是聚焦重点打造示范标杆。围绕打造江海路综合枢纽立体“示范路”目标,统筹开展百日整治专项提升行动,完成124家商铺市容环卫责任主体登记,累计整改超门店经营、乱堆放等违规行为96起,规范疏导沿线摊贩220起。全面加大环卫保洁力度,完善江海路保洁方案,打造“席地而坐”精品保洁路段。
二是专项整治净化市容环境。强化户外广告整治,拆除存在安全隐患或破损的户外广告、店招标牌设施19处,面积511平方米。深化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开展专项夜查110次,检查餐饮单位456家,整改油烟问题64起。有序推进拆违工作,拆除违法存量违建61处,面积8849.43平方米;拆除新增违建500处,面积18643平方米。
三是智慧赋能优化停车管理。推动光华假日酒店、新中医院等4处经营性停车场完成备案,智慧停车平台实现全区56处停车场数据接入,用户人数突破22万,与南通市“智泊南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构建全市停车服务“通停通付”网络。完善绿色出行,累计投放共享单车6000辆,设置站点2378处,服务市民超70万人次,有效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三、系统治理优环卫,人居环境再升级
一是垃圾分类治理成效显著。持续推进“可回收物”投放收运体系建设,在54个小区投放126台“爱分类爱回收”智能投放设备,覆盖人数5.76万人。建立厨余垃圾收运体系,餐饮单位集中收运率达到96%以上。提升垃圾分类的氛围,开展宣传活动72次,宣传引导1.1万多人次。
二是建筑垃圾管控从严从实。围绕城郊接合部、闲置地块、拆迁地块等区域开展环境大扫除工作,累计清理建筑垃圾560余吨。开展跨区域非法转移、倾倒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工作,出动巡查值守人员4000余人次,联合交通、交警等部门共查扣跨区域偷运偷倒车辆11辆,立案查处10件,罚款13.5万元。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升级。提升公厕服务质效,指导卫海公司做好青溪园等6处公厕移交、启用工作,督促环卫作业公司强化公厕管理。推进垃圾中转站改造工作,加大与三星镇沟通,推动地块拆迁工作。
四、规范执法提效能,服务发展显担当
一是提升案件质量。常态化进行重大案件法制审核,上半年共审核案件38件,提交案审会讨论16件,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开展“我的案件我来讲”案例研讨活动,剖析典型案例,为执法人员搭建起借鉴交流办案经验的平台,以案促学,提升办案水平。
二是强化法制培训。组织开展“以学赋能强担当 蓄力前行启新篇”城管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培养法治思维,提升理论素养。开展线上培训及考试,组织执法人员通过执法云平台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线上培训以及全体执法人员线上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三是推行柔性执法。深入贯彻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常态化落实免罚轻罚有关政策,上半年免罚案件共计9件,免罚金额达230余万元;严格落实“三书同达”制度,帮助4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工作,助力企业经营。
下半年,海门区城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城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