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系统机构改革后融合发展的奋进之年,也是推进自然资源全面从严管理的成果之年,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必须紧扣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践行使命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三个表率”,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1+3+1”模式,坚持“严”字主基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强化政治统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1.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把准政治方向,认真对标对表,教育、引导和督促全系统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三大攻坚战”、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整治、疫情防控等中央、省、市委和省厅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提升党建质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上。
2.争创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在全系统开展“争当‘三个表率’、争创‘模范机关’”活动,把创建“三个表率”模范机关作为全市系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聚焦解决突出问题,细化创建举措,把创建模范机关融入中心工作之中,争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争当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表率,争当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省厅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的表率。
3.抓严抓实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改进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准确把握政治生态状况,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厚良好政治生态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深化思想建设
4.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高质量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高标准订实学习计划,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好用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做到党员全覆盖,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5.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领导班子集体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贯通起来,压紧压实基层责任,形成环环相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6.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图书阅览室等舆论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自然资源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健全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和通报制度,做好舆情监测引导和管控处置工作。适时开展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巩固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成果,培育自然资源系统行业文化。
三、强化纪律规矩,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7.突出廉政教育实效。抓细抓实日常教育和节点教育工,把党风廉政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开展“5·10”思廉日、9月“算好廉政账”、“12·9”国际反腐败日等廉政专题教育活动,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好廉政教育正反两面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抓好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提醒教育,在全系统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防火墙。
8.健全完善监督体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自然资源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灵活运用调查研究、专项检查、暗访、个别访谈、随机考查、征询外界意见等途径,提升监督实效。
9.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纠,实事求是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认真落实问责条例。坚持抓早抓小,落实“第一种形态”责任,针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谈话函询,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落实到位,让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纪、心中有戒。
10.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规履行职责。健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协调机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落实并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问责。支持配合上级开展巡察工作,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四、强化建章立制,切实提升治理能力
11.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对现有制度执行情况组织评估,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开展制度“立改废”,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内驱力。继续推行“四统一”强化基层所制度建设。
12.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牢固树立“有岗位就有风险”“看不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意识,扎实抓好廉政风险常态化排查工作,并针对风险点,健全完善防控举措。
1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土地、规划、林业、海洋、测绘、地矿等行政审批流程再优化,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夯实审批责任。落实“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效率。
14.强化制度意识和执行自觉,通晓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推动各项制度落实落地。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坚决纠正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无视制度等现象,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橡皮筋”。
五、强化作风建设,营造勤廉担当环境
15.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省委《具体办法》、市委《具体实施办法》和省厅党组贯彻落实意见。加强对“四风”问题新形式、新动向的调查研究,将日常检查和集中督查结合起来,紧盯“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新动向,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开展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回头看。开展专项治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16.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聚焦市委市政府和省厅重点工作、年度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切实解决问题。更深层次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强化对基层单位的指导与服务,充分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各种问题困难。
17.紧扣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三大攻坚战”、大项目突破年等重点任务,推动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农村等党组织结对共建,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走访调研以及社区志愿服务,引导机关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完成重大任务中勇于担当作为,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激发群团组织活力,加快形成“一局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
18.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结合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大讨论,积极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贯彻省厅“两全、两聚”工作要求(全力精准保障、全面从严管理;聚焦再出发、聚力当先锋),把深刻学习领会苏州“三大法宝”的精神实质和全系统“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年”活动开展贯通起来,积极鼓励表彰在履行“两统一”职责、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先进典型。推动全市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强力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本部门本单位预防和控制工作,坚决支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六、强化履责担当,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19.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要坚决。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落实检查。传达学习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听取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部署推进工作任务。研究制定年度考核方案,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党组成员带队组织开展检查考核。强化基层所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之以恒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推进基层所标准化建设。
20.书记第一责任落实要有力。各单位党组织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及时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和要求,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重视责任传导、警示教育、管理监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
21.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要全面。班子成员要充分认清一岗双责的严肃性、重要性,既抓业务工作,又管党风党建,全面履职,全面尽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分管工作当中,督促检查分管部门、分管领域党员干部履行党风廉政责任,每季度听取情况汇报。带头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带头改进作风,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头雁效应”。
22.严管厚爱机制落实要到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打造一支品质忠诚、意志坚韧、团结协作、血性担当的“狼性”干部队伍为目标,积极构建“激励鞭策、容错纠错”两大机制,对庸懒散慢拖的“佛系”干部严肃惩处、严厉问责,旗帜鲜明地为“狼性”干部搭建平台、撑腰鼓劲、排忧解难,让“狼性”干部安心奋斗、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