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msgxzs/2019-00117 | 分类: | 综合政务\机关事务 通知 | ||
发布机构: | 海门市供销合作总社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19-04-10 | 发布日期: | 2019-04-10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关于印发《海门市供销合作总社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先行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海门市供销合作总社服务乡村振兴
示范区先行县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总社《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先行县建设指导意见》(苏供发[2018]79号)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结合海门市社实际,现就海门市供销合作总社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先行县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攻方向,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建立起更加完备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基层组织等“三大体系”,着力打造新供销服务“三农”综合平台,努力在全国、全省、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做出新贡献。
二、重点任务
(一)服务当先,联合发展,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推进农村产业兴旺,是供销社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完整,经营服务覆盖城乡优势,加强与涉农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紧密合作,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提供载体和通道,打造服务“三农”综合平台。一是加快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服务供给,扩大服务半径,积极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全托管服务,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开展农资连锁服务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积极参与乡村绿色生态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农资经营体制的转变,发挥供销社农资经营传统优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资集中配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增强服务能力,由卖农资向卖服务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利用供销社完整的网络渠道和完备的仓储设备,研究和探索农药零差率配送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工作,助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三是以“家庭农场、合作社+项目”为依托,加强与新型农业主体联合合作,探索组建产加销一体化联合体,开展土地全托管服务,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养老产业等多种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二)突破传统,借力发展,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开展农产品和日用消费品购销服务,是我们供销社传统的经营项目,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原有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和品质消费转型,寻找新的商机,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供销社的职责所在。我们要依托海门市嘉惠农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利用社区配套农贸市场,开展公益性农贸市场建设,积极探索农贸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努力建立起规范高效运行的农贸市场管理体系,不断拓展市场功能,提升市场品位,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从田头到餐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同时要充分利用和盘活供销社在乡村的各类资产,善于与优质资源进行对接,借力发展,建设多功能电商经营服务网点和物流快递中转站,不仅让正品好货快捷抵达乡村市场,让村民享受与城市一样便捷的网购体验,同时让农产品进城更快,突破传统销售模式,推进现有实体市场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促进解决农村电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做大“苏洪鲜食”品牌为目标,依托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不断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扩大“天猫优品”服务站建设数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快速、便捷和优质的多样化服务。要扎实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通过举办供销年货节、参加展示推介和推广新零售模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农产品展示展销,通过农产品集采集配,直供直销,构建农产品营销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进超市和大型集贸市场,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帮助农民把更多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扩大海门农产品的影响力。
(三)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构建基层组织体系。
基层组织体系是供销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要加快推进基层组织改造,提升基层组织发展内涵和质量,增强基层组织实力和活力。一是探索双线运行机制。要着力完善市总社理事会、监事会的各项工作和管理机制,探索“双线运行机制”,密切层级联系,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同时推进基层社“三会”制度的建立健全,吸纳更多农民、新型经济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入社,增强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2019年大发公司、三和供销社和余东供销社完成“三会制度”建立,召开好社员代表大会。包场社对照要求,补齐短板,积极创建“三体二强”示范社。二是提高资产管理科学化水平。要规范全系统社有资产管理行为,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产保值增值功能。建立全系统社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社有资产的变化、处置、维修等各个环节融为一体,保持良好的连贯性,同时为全系统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培育规模化服务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打造专业化的供销队伍。要通过招录、商(选)调、安排军转干部、开放办社等途径,不断吸纳新鲜血液,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强化绩效考核,完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党建+社建,倡导建立系统上下有难相助、有事相帮的供销文化,讲好供销故事,传播供销声音,展示供销形象,形成全系统精诚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创业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快建设示范区先行县,既是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又是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壮大的重大机遇,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级相关文件精神,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凝聚共识、提振精气神,在创新创业中勇担示范引领重任。
(二)精心落实举措。紧紧围绕重点任务,聚焦当前农业农村农民紧迫需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切实明确实施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实化细化各项工作举措,注重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三)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各单位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财政、人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民政、文旅、金融、税务等部门支持,积极承接面向“三农”的公共服务,承担经营性、准公益性、公益性相结合的经营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