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交通工作要点》的通知
所属交通各企事业单位,各基层党支部(总支),局机关各科室:
2022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跟区委、区政府加快形成“全域构环路、高架连高速、畅达通沪苏”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的决策部署,围绕打造“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门户”这一中长期目标,以“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为“十四五”发展目标,加快交通枢纽能级建设,全力推进“1234”建设,即紧扣“交通运输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个中心,紧握“推进交通基础建设、发展交通运输服务”2个重点,紧抓“党建强基固本、持续密集攻坚、牵头抓总统筹”3项措施,紧贴“保障大交通顺利落地建设、内部交通项目陆续启动建设、行业治理信息化均等化有效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业长足发展”4个目标,为勇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领跑者引路先行。
一、聚焦两项示范区创建,创造交通高质量发展新亮点
(一)开展“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
进一步深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1.保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领先发展。完成25公里农路、17座农桥、150公里安防工程及28公里县道大中修工程,做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复核准备工作;以智慧农路平台为依托,全面提高农村公路信息化、高效化的管理水平,农村公路监测设施与国省干线整合,形成一张网。
2.巩固“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成果。优化升级全区公交车辆配置,完成20辆新能源公交车增购计划;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加快开通海门港新区经S335到南通主城区的公交线路,视情开通定制公交班线,试点实施城乡班线与城市公交一小时内免费无缝转乘;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块公交电子站牌、30个城乡公交候车亭建设任务,做好原货隆交管所公交停车场改造、海门港新区客运站维修等工作;开展“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年”活动,加强对海门飞鹤公交公司营运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考核,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品质。
3.深化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建设。继续完善覆盖区—镇—村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启用深国际物流园叠石桥分拨中心,对有条件的乡镇客运站进行综合改造,促成菜鸟公司与海顺公司合作,试点运营客货兼用新型公交车;力争出台《南通市海门区“快递进村”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并加强对海顺快递公司监督考核。
(二)开展“农村公路治超工作省级示范区”创建。
密切区级部门和区镇联系,强化科技化执法和源头治理,全面开展“农村公路治超工作省级示范区”建设,力争在超限源头治理领域再创多个全省第一。
4.构筑一站多点常态化监管格局。充分利用固定超限检测站点货车专用道,强化固定治超严查严管;充分利用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数据、货车卫星定位等资源,保持路警流动联合执法高压态势。
5.提升农村公路治超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治超工作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将农村公路治超纳入路长制职责、网络化管理,推进农村公路治超管控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物防设施设置,动态排查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充实农村公路治超管理和执法力量,提升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能力。
二、聚焦十个重大工程项目,构筑交通枢纽能级新高地
6.打通对外大通道。开展崇海复合型通道的方案研究,和临永隧道国土空间规划;优质开展北沿江高铁服务保障,配合开展初步设计等各项前期报批工作,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加快推进海太通道各项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年内正式开工建设;积极向上对接沟通,确保如通苏湖城际符合海门利益;关注上级动向,稳定江海快线方案,力争项目2022年取得工可批复。
7.构筑内部新干线。加快协调解决土地问题,推动G228海门段分段开工建设;加快长江路北延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完成下穿工程;开展港西路南延施工图设计工作,督促尽早开工建设;稳定常久线西延南线方案并适时启动拆迁和租地工作,推动项目启动建设程序。
8.打造江海河集疏运体系。保障通吕运河航道整治工程顺利实施,推动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整治工程启动建设,东方红大桥、兴隆大桥、新余大桥等6座桥梁分年度有序开工建设。
三、聚焦四大专项课题,积蓄固优补短新动能
9.完成高快速(高架)路网一体化专题研究。围绕“快速外环绕城区、井形走廊构同城、T状航道联江海、十字轨道筑枢纽”的“十四五”发展定位和区委“全域构环路、高架连高速、畅达通沪苏”的决策部署,完成《全域高架(快速路)网专项规划》研究。
10.开展海门与南通主城区快速通道研究。协同南通市快速路网规划(在编),加快完成江海路北延、S356快速化和X353(人民路)快速化方案研究,稳定用地红线,协调与海太通道(含海门西互通)、如通苏湖城际(含海门西站)、疏港铁路及江海快线之间的相互工程关系。
11.完成《海门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跟踪南通铁路总图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纳规研究进程,加快形成《海门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最终成果;
12.结题交通运输服务发展规划。聚焦运输结构调整、服务能级提升、物流降本增效、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内容,加快出台《海门区“十四五”交通运输服务发展研究报告》,填补行业发展规划空白。
四、聚焦一个管理中心,打造交通行业治理新示范
13.探索实现行政管理智慧化。以行业管理、行业应用、公众服务需求为导向,整合运用运政、路政、超限治理、污染防治、内河水上应急管理等十多个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平台资源,完成“交通运输管理中心”的建设运行,提高执法精准度和效率。
14.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围绕行业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党政领导“一岗双责”、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扎实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15.加快“信用交通”建设进程。在道路水路港口码头企业年度信息评级的基础上,推行信用红名单授牌制(连续两年AAA级企业)和分级分类监管。在行政审批领域推行信用承诺制,协助企业做好信用修复工作。
16.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做好港口粉尘在线监测,完成内河港口岸电系统标准化改造,推广使用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易行系统,进一步加强码头长效管理,巩固沿江和内河非法码头整治成果。强化港口码头、交通工程扬尘防治管控。
17.抓紧交通口岸疫情防控。紧抓“两站一场一码头”及空港水路口岸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疫苗应接尽接和个人健康管理。牵头做好交通口岸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道路货运行业的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落实交通防疫服务专班闭环管理。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等重点时段疫情防控工作。
五、聚焦“1+9”党建品牌,擦亮交通服务新名片
18.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加强主题宣传策划,定期分析研判,每半年专题研究1次意识形态工作。严格保密审查、信息发布、舆情监测等制度措施,提高网络风险防控能力。坚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对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建设管理,弘扬主旋律、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积极营造清朗向上的网络环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
19.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两个维护”。抓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及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
20.打造党建“品牌示范”工程。持续丰富拓展“一路向党”交通党建主品牌内涵,在全面推动“一支一品”百花齐放的同时,选树有代表性、有示范性、有推广性的过硬党支部,在行政执法、交通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服务等领域培育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党建品牌,能够叫得响、记得住,形成经验,固化机制。
21.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加强政治能力培养和锻炼,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年轻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全面实施“业务能力提升计划”、“青年干部培优计划”、“交通发展课题研究计划”等三大计划,提升队伍能力;重点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年”、“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年”、“运输行业管理提升年”、“内河港口污染防治”执法巩固年等“四个年”,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工作例会制度”、“三办制度”、“绩效管理考核制度”等三项制度,压实工作责任。
2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分类分时分层精准开展廉洁教育,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加强政德家风教育,丰富廉洁文化活动,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制定出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对照清单,对照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局党组对下属党组织的组织领导。继续开展第四批局党组巡查,对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海门大队及南通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海门分中心开展巡查,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特此通知。
中共南通市海门区交通运输局党组
2022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