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交通运输工作意见
市属交通各企事业单位,所属各支部(总支),局机关各科室:
2017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构建公铁水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以交通转型发展为主线,按照“锤炼人民信任的交通队伍,铸就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两争”奋斗目标、服从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服从服务于民生实事工程的“三个服务”工作理念,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民生交通、智慧交通、法治交通、和谐交通“五个交通”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海门”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我们将全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项目促发展,切实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一)布局轨道交通网络
1.协调推进宁启铁路二期工程的房屋搬迁、用地等服务保障工作。
2.抓好宁启铁路海门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等前期工作。
3.对接上海,抓好崇海海门通道筹建,结合北沿江城际铁路过江通道研究,深入开展崇海通道公铁复合型过江通道研究,积极争取北沿江过江通道选址海门。
4.配合南通铁路办,开展通海港区疏港铁路方案研究等前期工作。
5.配合抓好洋吕铁路前期规划研究。
(二)打造江海联运平台
6.配合做好海门港新区东灶港2万吨级通用码头口岸开放工作。
7.协助推进东灶港作业区1#港池2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的前期报批工作和东灶港2万吨级码头陆域工程建设。
8.做好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和未批先建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9.为重大临港产业建港报批提供技术指导和行政服务。
(三)完善公路路网体系
10.抓好崇海通道(北沿江高铁)、沿江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G345海门东段、东先线(王川线)等4个项目的前期报批工作。
11.协调推进海启高速(海门段)工程建设,继续做好房屋搬迁、用地、土方、三线搬迁、即征即保等服务保障工作。
12.加快叠港公路(S336至海太汽渡段)工程建设,完成年度投资20000万元。
13.待完成土地报批后,开工建设G228(通州界至海门三星段)改扩建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0000万元。
14.待完成土地报批后,开工建设海启高速海门港互通连接线(港西路)一期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5000万元。
15.待完成土地报批后,开工建设G345海门东段一期工程,完成年度投资5000万元。
16.开工建设长江路北延下穿宁启铁路二期工程通道,完成年度投资8000万元。
17.开工建设临东线下穿宁启铁路二期工程通道,完成年度投资3000万元。
18.认真抓好三德线(十三匡河桥至正麒线段)、通海线(沿江公路至广州路)、海天线(天袁线路口向西至通州交界)等3个大中修项目建设,确保当年实施,当年竣工。
19.认真抓好通启高速叠石桥、海门互通收费站绿化工程, S335绿化提升、三万线圩角河至浒通河、三万线浒通河至通州界、常久线恢复工程、S222线四甲镇区改造工程、叠港公路通海线至三万线、日常养护和零星绿化工程等13个绿化项目建设。
20.认真落实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对在建工程的质量管理,确保在上级检查考核中稳居南通各县(市、区)前列。
21.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减少融资成本。
二、围绕民生办实事,始终确保交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普惠
22.深入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根据客运需求,合理安排公交运力,努力构建便捷快速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23.开展智慧交通建设,建设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开发海门掌上公交APP,建设城区公交电子站牌,实现公交的信息化、智能化。
24.开展“江苏交通一卡通”工程建设,城乡公交班线实现电子支付,公交出行实现在南通市范围内互换互乘。
25.积极探索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完善充电桩的配套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及车辆投放、充电桩建设、推广等任务。
26.完善公交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大千公交停车场建设,督促相关区镇加快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证大公交回车场、临江、常乐、悦来、四甲、正余、海永7个农村客运站场建设。积极推动新人民医院公交回车场建设。
27.加强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力度,力争建议提案办理一次答复满意率达100%。
28.加快农路农桥建设改造,年内建设农村公路50公里,建设改造桥梁15座,确保工程优质,绿化、安保工程等配套到位。
29.完成海门铁路站南侧新汽车站的规划研究,规划建设海门综合客运枢纽一期工程。
30.配合代建中心完成特种车辆专用停车场的建设及相关后续手续的报批。
31.进一步加强路域环境整治,确保省道公路优良路率100%,好路率93%以上,公路技术状况指数94以上;县道管养质量全省领先,优良路率保持95%以上;强化对各区镇的管养考核力度,确保农村公路管养水平稳步提升。
三、围绕职责抓管理,不断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科学治理能力
32.加大运政执法力度,依法整治非法营运车辆,加强对驾校、出租汽车等市场的管理,做好驾培行业、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行业质量信誉考核。
33.积极培育运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积极引导网约车合理、规范发展,实现新形态下网约车、传统出租车的有序、健康发展。
34.进一步提升对运输市场的监管能力,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35.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引入力度,努力争创“绿色公交”、“绿色出租”、“绿色汽修”、“绿色驾培”行业,不断提升绿色交通发展水平。
36.加强安监、公安、交通的三方联合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监管能力,提高危货、客运等重点运输企业的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
37.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平安交通”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整治与监管,防止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38.扎实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港口岸电系统改造,全力做好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港口码头设施建设,切实做好沿江危化码头管控,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39.扎实开展“四个一批”专项整治行动,关停一批存在安全环保问题经整改仍不达标或未取得合法审批手续的危化品码头;转移一批影响饮用水安全、岸线利用效率不高,装卸货物毒性较大、易溶于水的危化品码头;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管理能力强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对长江沿线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进行重组改造;鼓励危化品码头、危化品仓储企业转型发展非化工产业;鼓励大型危化品码头仓储企业整合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的同类企业,鼓励同区域规模较小、货种相同的危化品货主码头、仓储企业合并重组。
40.加强内河港口管理,做好港口危险品码头安全监管工作,推进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审批制度,确保危险货物作业企业、人员持证率保持100%。
41.进一步加强海事执法管理,探索水上安全监管新模式,加大对水路运输船舶、危险品码头、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渡口、危桥、重点水域的安全监管,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防止各类水上安全事故的发生。
42.继续抓好航政管理工作,努力提升航道养护水平。加强航道执法管理,确保辖区航道内不出现违章建筑物,通航保证率、航标正常率100%,各项工作南通市领先。
43.乡镇综合交通管理工作要以建设“和谐交管”为目标,积极探索基层交管工作新机制,认真抓好公共交通管理、等外级航道上码头管理、航政管理及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
44.全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三级联网工作, 认真抓好社会综合治理和信访稳定工作,努力构建和谐交通。
四、围绕中心提素质,努力凝聚交通运输队伍争先创优力量
45.坚持“有可比性的争第一,无可比性的创唯一”的工作理念,围绕“锤炼人民信任的交通队伍,铸就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两条工作主线,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质量管理。
46.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巩固和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持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交通为民办事能力。
47.强化作风建设,不断完善工作、管理、考核制度体系,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4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打造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49.加强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建立广泛有效的监督评议机制。
50.认真抓好全系统文明创建、扶贫帮困、工会、团委、档案、双拥等工作,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社会形象。
51.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高选任标准、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高交通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52.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着力把握以下三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培育交通运输跨越发展的新动力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又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系统上下要科学把握发展大势,认清自身发展态势,始终做到清醒、坚定、有为,高效率推进各项交通工作目标任务。
1.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跨越先行的奋斗目标。
系统上下要强化机遇意识,牢牢抓住国家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江苏沿海开发、苏中融合发展、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等有利时机,以轨道交通为抓手,围绕“五个交通”建设任务,以交通转型发展为主线,按照“锤炼人民信任的交通队伍,铸就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工作要求,加快完善公铁水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布局,努力构建快速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同时,持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民生实事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公交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公交发展,真正让交通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要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两争”奋斗目标、服从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服从服务于民生实事工程的“三个服务”工作理念,确保一个目标不偏离,一张蓝图干到底,一鼓作气向前推,努力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2.明确职责分工,不断完善组织严密的责任体系。
在建设任务繁重、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要通过强化领导,提高组织水平,提升统筹运作能力,高效率推进各项交通工作目标任务。各单位班子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主要精力放在把握方向、科学决策、统筹全局上,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把工作的目标确定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任务上来。对照全年交通工作建设任务,建立健全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成立政府项目组,明确分管领导和组成人员,具体负责项目推进、矛盾协调、管理考核等工作。根据工作节点目标,合理制订考核办法,严格实行指挥部、履约考核小组、项目组对参建单位的三重考核制度,真正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局面。
3.坚持领导带头,不断鼓舞争先创优的工作激情。
系统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要不断加强团队合作和奉献意识,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各级领导班子要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上一线,带头下基层,推动工作时闲不下、坐不住,将办公桌“搬”到项目上、“搬”到群众中,做到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把各项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鼓励和带动团队成员激发干劲、释放活力、万众一心,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开创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
二、强化责任担当,形成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新一年的交通运输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系统上下要坚持和发扬好埋头苦干的精神,以敢于担当的魄力、攻坚克难的勇气、负重奋进的精神,努力形成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
围绕“构建公铁水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以轨道交通通道、江海联动平台、公路路网体系建设为载体,努力提升行业发展能力、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切实承担起各项交通运输工作的总牵头、总协调作用,一要与各区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前期服务保障、征地拆迁、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为项目推进营造良好的环境;二要主动对接各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在项目报批、用地审批、资金筹措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三要继续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配合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筹建“智慧交通”信息平台,逐步推广公交电子站牌,开发智能公交手机APP,积极探索智慧交通新模式。
2.努力突破项目建设瓶颈
步入改革发展新征程,我市交通运输事业能否披荆斩棘、一路向前,重点在队伍,关键在行动。一是要有担当,要加快项目报批进程,落实专人,集中精力,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协调各部门加快审批进度,积极配合国土部门攻克土地瓶颈,努力缩短项目报批周期。二是要有定力,对看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切实做到定了干、马上办、办到底。特别是要抓好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协调各区镇和部门解决房屋拆迁、安置房建设、拆迁评估工作中的各项难题。三是要有智慧,推动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还要有运筹帷幄的谋略,要积极对上沟通,力争将海启高速海门港互通连接线、G345东延工程、叠港公路S336至海太汽渡段等工程列入省建设计划,争取更多补助资金和政策支持。
3.积极营造上下齐心氛围
实现“十三五”目标,完成好2017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异常艰巨繁重,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全体交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振奋精神,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奋发有为,以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自觉投身于实现交通运输事业持续跨越发展的实践。系统上下要着力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破解思想障碍,努力营造团结拼搏、和衷共济、上下齐心的良好环境,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踏石留印的工作劲头,最大限度凝聚和调动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共创交通运输行业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三、加强队伍建设,开拓交通运输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推动新发展、实现新作为,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不断提高交通运输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坚定不移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推动全年工作落实,自身队伍建设是关键。要以“锤炼人民信任的交通队伍,铸就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为目标,在交通运输系统干部队伍中强化为民服务的使命感,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始终坚持“一线锤炼法”。要选派更多年轻干部奔赴拆迁保障、项目建设、行政执法、行业管理等一线锤炼,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能力。二是要始终坚持“素质提升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课堂、道德讲堂以及执法人员轮训等载体,切实加强职业资格建设,全面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从业人员队伍。三是始终突出“实绩选人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大力选拔领衔挂帅的“狮子型”干部、肯钻敢干的“蚂蟥型”干部、脚踏实地的“老黄牛”干部,真正让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优秀人才站出来、用起来、带起头来。
2.持之以恒加强作风效能建设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推进的必要条件。系统上下要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各项规定,制定落实《作风建设责任清单》。结合书记领办党建服务项目、党员干部“三走进三服务”等活动,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拓宽政府门户网站、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领导干部接访日等沟通渠道,着力推进各级干部深入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推动党风政风进一步改善。局机关要切实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探索建立机关工作标准化管理机制;窗口单位要坚决兑现服务承诺,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办事流程和环节,方便广大办事群众,真正把市委确定的工作思路领会好、贯彻好,把社会职责履行好、担当好,把人民意愿体现好、落实好。
3.坚持不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深化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要持之以恒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围绕重点工程建设、行政执法、经费管理、公务接待等腐败问题易发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各级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深入查摆和整改不严不实突出问题,强化制度刚性执行,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中共海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
2017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