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年初,我局围绕区委“两项工作机制”“十二项专项行动”“四项重点工作”,瞄准全面构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这一目标,全面深入分析了各项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研究制定了“十项重点工作”,组建了“十支工作专班”,全力以赴推进枢纽交通、服务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人民满意交通等“五个交通”建设,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当好开路先锋。现将上半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建领航聚合力,擘画交通发展新蓝图
(一)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学习内容,上半年共组织专题学习6次,开展交流研讨4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围绕公务接待、为民服务、责任担当、违规吃喝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问题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到位。
(二)加强新业态群体党建,凝聚发展合力。上半年成立调研组,深入网约车、货运物流等新业态领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新业态群体的党建工作现状、党员队伍情况和实际需求,累计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同时建立新业态群体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每月定期向新业态群体党员发送学习资料,内容涵盖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行业法规等,上半年共发送学习资料6期,覆盖党员15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新业态群体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加强巡察整改,推动队伍作风提质增效。一方面,紧紧围绕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成立巡察整改督查工作小组,对各责任单位巡察整改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定期通报整改进展情况。另一方面,结合全区治理“庸懒散慢拖”专项行动要求,对上级交办的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定期督查,上半年共计开展督查60余次,确保各类重点难点工作落到实处。
二、双擎发力聚势能,开辟交通发展新赛道
(一)聚焦“低空经济”,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产业新引擎。以沪海城际低空载客成功首飞为契机,积极配合开展低空空域划设和航路航线规划,初步完成对行政中心南、人民医院、开发区謇公湖片区和海门汽车站及大千会车场等地区起降低设施需求的现场环境调研,探索构建低空跨市、低空市域和低空区域支线的三级航路网络,发掘低空经济在跨江融合、同城化等领域中的新机遇,争取搭建海门与南通主城、海门与上海、苏州等城市间的短途飞行航线。
(二)深耕“海洋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全区皆沿海”的全局思维,全面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把沿海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加快打造“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导区”。公共设施方面:三夹沙南航道及其延伸段和三港池支线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目前已于5月底完工,确保了中天钢铁、海螺新材料的原材料运输不受航道影响。持续跟进东灶港闸改造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助推项目早日落地,打通沿海沿江和内河各关键节点,打造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通道。为通海港区进出港专用航道建设需要,积极开展常熟海轮锚地调整的协调事宜,多次赴省市交通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并赴江苏海事、常熟市政府及相部门协调。产业项目方面:招商重工5#码头工程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施工招标,正在办理施工图审批,预计6月底之前开工建设;海隆重机码头改建项目施工单位已经确定,计划上半年开工建设。通海三期码头已经取得交通运输部岸线批复,项目EPC招标完成,施工单位已经确定。振江股份配套码头和二港池5万吨级通用码头均已开展前期研究。海门离实现“通江达海”目标再进一步。
三、双轮驱动促发展,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抓好“政策工具运用”,释放政策红利。积极争取专项基金、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用于缴纳海太长江隧道、张靖皋长江大桥等重大项目区级资本金。
(二)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编制出台了《南通市海门区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完成三夹沙南航道及其支线的日常维护性疏浚工程。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储备优质项目资源、优化服务场景,提升区域物流畅通水平,并及时更新招商图谱,为项目招引提供坚实支撑。
(三)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大市场。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收(错月指标),上半年(1-5月)预计完成营收11411.6万元,同比增速25%;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收(错月指标),上半年(1-5月)预计完成营收23415.1万元,同比增速19.3%,均完成南通和海门下达目标任务。公路运输周转量和水路运输周转量(季度指标)中,公路运输周转量38355万吨公里,同比增幅8%;水路运输周转量8027万吨公里,同比增幅7.3%,两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档。今年一季度,南通天木船务有限公司成功获批新引进项目;截至5月底,南通申顺供应链有限公司累计实现开票销售2136万元,已达到进规标准,目前已通过南通初审,待上级复核,拟于7月列规纳统。届时,我局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提前淘汰年度任务完成率过半。
四、重点突破创佳绩,开创枢纽建设新局面
(一)实现重大交通规划高质量突破,科学谋划未来发展。一是继续配合做好通常高速公路通州至海门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星湖大道东延快速化及市域快线等项目的前期研究和报批工作,重点推动通常高速公路通州至海门段上跨高铁节点工程完成立项工作;二是推动重要交通节点集疏运服务路网规划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路径,重点完成北沿江高铁海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立项工作。三是保障属地交通中长期发展空间,推动规划公路下穿北沿江高铁节点建设,施工图取得许可,正在开展施工招标工作。
(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突破,加快项目落地实施。一是强化服务保障。海太过江通道北接线工程主线完成总拆迁量的93.7%,110kV输变电项目用地移交工作基本完成,杆线迁改有序推进,特高压线迁改方案正在论证中,土地划拨公示结束;北沿江高铁搬迁补偿协议签约率达99%(红线内仅剩1户、环评线内剩16户未签约),6标段强电迁改工程仅剩最后一处高压线路待迁改;新江海河船闸工程已拿到用地批文,红线内搬迁补偿协议签约率100%,仅剩1户未拆除,强电迁改方案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完善施工图设计和搬迁预算;东灶新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地面附着物搬迁基本完成。二是加快建设进展。北沿江高铁加快全线架梁施工和海门北站深基坑开挖,站点综合交通枢纽完成立项;海太长江隧道(公路部分)4月上旬启动盾构始发,掘进里程超700米;扬线通吕运河段航道整治桥梁部分加快建设,东方红大桥、新余大桥预计7月建成通车,天西大桥预计12月建成通车,兴隆大桥、正余大桥有序推进施工前准备工作,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东灶新河段完成总投资约60%;通锡高速建成通车,通常高速通州至海门段上跨北沿江高铁节点工程完成立项。
(三)保障安全稳定环境高质量突破,筑牢安全发展底线。一是加强行业领域安全。查处道路运输各类违法违规案件41起;查处超限超载车辆69辆,卸驳载1774吨;完成两轮国省道交安设施系统排查,共排查隐患问题623处,目前整改完成率达99.7%;开展S335线(K9+550至K16)市级挂牌整治路段工作;组织第三方港口安全专家对港口企业开展“四不两直”检查5次,62项排查出的隐患全部整改完毕;持续开展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深入落实“双段长”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把控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力争再创百年平安示范工程。二是深入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奖励报告机制建设,逐步实现重点企业内部奖励机制覆盖率100%。三是全面完成道路运输、港口危货经营、公路水运工程、城市公交、内河水上交通、公路基础设施运营等生产经营单位网上报告较大以上风险首轮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