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铝实业是一家专业生产建筑铝模板的企业。公司总经理唐继勇说,在销售过程中,他们看到国内至今尚未有专用脱模材料,决定开发这个市场潜力巨大的新材料。他们借助我市建立的科技咨询平台,找到南京大学,双方建立了新材料研发中心,启动第一代专用粉末材料的研究,推动了铝合金型材涂装工艺的革新。明年初专用脱模材料将实现产业化,一条生产线可新增应税销售4000万元。
“工业经济要爬坡过坎,企业做强做大是关键,动力变革是核心。”市科技局局长王飞说,产学研精准合作是最有效的路径。我市产学研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市骨干企业发展的背后都有高校、院所支撑。随着企业发展的深入,企业的技术难题依靠原有创新资源难以攻克,且传统型产学研活动,也收效甚微。年初,科技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将全球创新资源与企业创新需求有机融合,切实解决创新资源与企业创新需求匹配性问题,推出了“精准对接,靶向服务”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筑高产学研新平台,沉到企业征需求,使得产学研成效充分放大,推动企业在动力变革中做强做大。据介绍,今年我市产学研合作攻克企业78个技术难题,协议金额突破1亿元,拉动有效投入50亿元,增加产出150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我市科技部门主动带着科技中介机构深入企业一对一、个性化挖掘技术难题,并在全省率先开展技术需求分析,为每个有效需求精准把脉,全年共征集企业有效需求103个,编制需求分析报告103份。市科技部门委托江苏科技情报所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每个技术难题出具专题检索报告,详细罗列出技术难题主要研究机构、主要研究者等基本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根据企业选择的结果,市科技部门将创新资源整合放到国家层面,争取科技部支持,作为全国惟一的县级市,成功承办了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海门)现场赛。4个月期间,我市共收到国内外60多所高校院所、科研性单位发来的130多个难题解决方案,共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2个,合同经费5600多万元。
产学研精准对接,结出累累果实,今年我市3个项目跻身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两项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市高技术产值占比达56%,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