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新区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临江新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项指标稳中有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指标不断攀升。1-6月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工业应税销售27.8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0.5%,超过序时进度;完成规模工业产值 68.2亿元,同比增长8.8% ,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7.2%,比序时脱幅2.8%。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61%。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年目标任务42.8%,比序时脱幅7.2%,其中工业投入11.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抵扣额15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0%。完成工业入库税金1.4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6%。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2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0.9%。完成实际到账外资1400万美元。
(二)招商引资形势喜人。招商条线分设生物医药事业部、科教文创事业部、科技金融事业部。
1、上半年,生物医药事业部完成签约及注册项目10个,再谈成熟项目8个。生物医药事业部重点以资本手段为抓手,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及投资公司等资源,围绕生物医药打造细分产业生态圈。(1)在临床前新药研发及服务外包产业生态圈打造中,重点围绕百奥赛图的实验动物及药效评价、益诺思的药物安全评价、海悦康医药的制剂及报批服务等环节,重点引进了珂玛麒生物大动物药效评级、澳斯康生物大分子制药CRO及CDMO、贺普药业制剂中式平台、苏领制药等项目,同时有百奥赛图模式动物中心、汉顺动物疫苗项目、大邦生物制药等项目在积极推进中,进一步完善了临床前新药研发及服务外包产业链;(2)精准医疗产业生态圈中,围绕中科基因、雨霖细胞在基因检测及细胞治疗领域引进了诺奖高飞生物、中方基因等项目,同时有乳腺癌分子分型检测、为朔生物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在谈;(3)微生物发酵产业中,重点引进了海枫达生物发酵技术平台、希诺亚生物酶项目;(4)保健品及化妆品领域,引进了元生医学脑退化保健品项目、朗斯生物化妆品项目,同时首源生物保健品生产项目、厚源生物卵磷脂项目在积极洽谈中;另外有齐泉植物组培苗工厂项目、雪桐舞茸食用菌项目已签约或已注册,目前在积极做前期项目启动准备工作。
2、科教文创事业部完成签约项目1个。在谈成熟项目1个,该项目为深圳聚橙网儿童剧、音乐剧项目。同时200亩儿童剧产业化基地经过多次洽谈,已经成熟,争取下半年签约。去年签约的爱创思演艺产业园项目,目前完成规划设计,土地指标即将落实,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科技园诺迪幼儿园装修已启动,按计划9月1日开始招生。
3、科技金融事业部上半年推动园区完成了与时代伯乐合作的产业并购基金的成立,基金规模不低于5亿元,目前已完成4个投资项目的签约;推动园区与中兴利彤转化服务公司完成委托投资协议的签订, 一期委托投资规模6千万,目前已完成舒康原生物热渗透仪项目的签约投资,并有多个项目在谈。中兴国际医疗转化器平台也在积极筹备搭建;推动园区与南通凯璞庭、江苏真善美合作成立了南通玲珑湾天使投资基金, 基金一期规模5千万,基金管理公司先后带多个批次项目来园考察。同时亦积极推进与国仟研究院就成立合作基金的事宜,并达成一致,等待签约。
(三)创新平台加速打造。生物医药科创园三期(精准医疗科技园)约15万平米已启动规划设计;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二期7万平方米竣工交付,并逐步开始投入运营,三期约10万平米的医疗器械科技园已开工建设,基础工程已经完成;玲珑湾科教文创园首期3.4万平米交付使用,聚橙网儿童剧、音乐集制作基地、谕爱文化、卞之琳纪念馆、澳医电商、元生健康等纷纷入驻。为对接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海门科技园首家飞地孵化平台——“海门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落户张江,目前正在加紧装修中。此外,新区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全面投入运营;与澳斯康生物合作共建的生物制药CRO&CMO平台正式启动装修。
(四)人才集聚优势凸显。上半年,“菁创江海·智汇玲珑”——海门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小镇指数发布启动仪式在区成功举办。新区签约入驻各类项目20余个,新增工商注册公司20多个,其中千人计划专家参与创办的企业两家(分别为江苏澳斯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蓝桐研究院),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9家。新区入选海门市“东洲英才”5个(其中创业人才3名、创新人才2名)。新区计划申报省双创人才7名(其中创业类人才3名,创新类人才3名,创新类团队1个),计划申报千人计划2名。
新区目前在谈成熟的各类项目18个,80%以上为硕士、博士人才创办企业,其中海归博士人才7名,多为生物技术类高端研发项目。目前正在建设的奥斯康生物科技公司生物制药项目、益诺思新药安评中心项目和百奥赛图二期项目等一批技术含量高、人才集聚度高的高端生物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相继建成运营,将进一步吸引大批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集聚新区。
(五)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上半年,全区新开工超千万元项目14个,其中工业项目5个,服务业项目9个。超亿元项目工业项目3个(外资项目1个,为总投资2310万美元的百朗德生物化学高端生物面膜项目),5000万-1亿元工业项目1个;超10亿元的服务业项目1个(为总投资11.02亿元的中小企业园三期(现代医疗器械产业加速中心项目)),超5亿元服务业项目1个(为总投资6.24亿元的海门朗程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滨湖花园二期),超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1.7亿元的海门益诺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基地动物设施及GLP实验室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江苏澳斯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制药生产工艺技术开发CRO、CMO服务),5000万元-1亿元服务业项目1个。
一季度被南通认定的超亿元新开工项目5个,其中工业项目4个(分别为总投资6.7亿元的当升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二期项目和总投资2.5亿元的当升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改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百朗德生物化学高端生物活性面膜项目和总投资1.03亿元的龙翔化工研发中心项目),服务业项目1个(同时被认定为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为总投资10.36亿元的玲珑广场项目)。一季度被南通认定的新竣工项目1个(为总投资5.3亿元的国际中小企业园二期项目)。
二季度拟报南通新开工服务业项目1个,为总投资11.08亿元的国际中小企业园(现代医疗器械产业加速中心项目),拟报新开工工业项目1个,为总投资1.16亿元的龙达生物年产一万吨生物降解材料项目。拟报转化项目1个(为总投资5.3亿元的国际中小企业园二期项目)。
(六)园区配套日趋完善。中心横河闸站主体机构基本完成,顺堤河开挖工程基本完成,玲珑街东侧、北侧公园完工,临江大道、B区东北部路网绿化已完成;滨湖花园A地块住宅部分开始办理预售许可证,一期即将结构封顶,A1楼会务中心1-3层装修完毕,双语国际幼儿园正在装修,9月份开班招生,职工食堂在装修。
(七)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中心社区加快推进。锦云新村即将开工建设。旭日验收、整改中。东升花园室外配套推进中,二期验收结束、三期在审图中。旭日、东升小区完成物业外包。客运站完成招投标、即将进场施工。悦来至临江污水管网主管网工程完工。铁路拆迁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顺利,2016年国家级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即将完成,二个1%工作顺利完成,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工作有序展开。2017年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有序,重点农业园区按规划实施,进展迅速,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900亩,完成绿化任务2510亩,持证农民培训完成430人,培育申报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新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产品检测与监管工作人员到位,措施扎实,工作推进顺利。秸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成绩显著。土地复垦平整任务完成。农路农桥加快建设。旭日花园东桥、大新河北桥两条桥梁及悦兴北路建设完成。另有菊阳河南路、灵陈河北路、立周中路三条农路在建中。
(八)民生福祉全面保障。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成功创建省和谐社区示范乡镇,“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保险参保率达56.31%。完成敬老院消防工程。完成所有重残人员的两项补贴申报。社会治理不断创新。获得了2016年度南通市“平安法治镇”和“平安法治示范镇”的荣誉。镇、村两级的综治法治中心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镇、村两级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7起,化解率达100%。安全生产落实到位。今年对园区的大气监测系统、环保数字化监控系统、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ldar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建立园区统一的大数据库,对园区的安监、消防、环保管理上依靠物联网的技术手段,达到更全面、更便捷、更有效的监管效果。辖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村级消防安全协管员队伍、环保监管方式上都有了新提升。
(九)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全面夯实。搭建“四级联动”网络机制,确保“走帮服”工作落到实处,截止目前,491名党员共走访户数20927,走访企业87家,梳理问题1727个,解决244个,其余问题正在解决中。《海门市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简报》第6期对临江新区“三化模式”抓细抓实“走帮服”进行了专题报道。介云村实施“五心”工作法,有效推进党建工作纵深发展;希圣村研究制定了“4+”模式,以实现党建的“高附加值”。稻香村《“小榨菜”撑起精准扶贫“大项目”》获评全市首批党建小实事优秀案例。“党员积分管理”、“党建成绩单”、“党建微信公众号”等特色党建工作推进中。廉政建设落实到位。今年以来查办案件2起,处理党员3人。进行效能督查7次,发现问题5起,发布督察通报5期,因作风问题被问责的有2人,并且进行了全区通报。开展“510”思廉日等系列活动,副科职以上领导上党课4次,主要领导上党课2次。加强“三清示范区”创建,继续开展“五查五树机制”品牌创建。“一把手”“四不直管“工作积极推进,“三资”管理信息平台、“e”路清廉风运行良好。文明创建卓有成效。在社会宣传层面,扩大了卞之琳文化的宣传面,确定了卞之琳文化纪念馆地址,卞之琳先生部分遗物及手稿顺利交接;对外宣传层面,在浦东机场海门点位设立临江新区的宣传摊位。文明创建方面,新区有4户获评市文明五好家庭,11户获评市特色家庭,有效弘扬优良家风,传播文明风尚。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工作思路是:坚持“国际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理念,突出创新引领,通过要素集聚、创新模式,引领项目集聚和人才集聚,带动城市开发;通过科技园这个核心发动机,带动临江新区发展内涵的丰富、实力的提升、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全面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科教文创三大特色产业,努力建设园区、社区、校区、景区四位一体的产业科技生态人文小城。
下半年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板块,抓好重点工作推进:
一、临江镇
(一)努力增强经济实力
1、强化组织推进。根据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2、增强发展后劲。在招引和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要认真贯彻执行即将出台的《海门市“规模企业上台阶”三年行动计划》,激励重点企业做大做强。要确保园区新增长点早日达产达效;要对负增长规模企业情况走访了解,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3、狠抓要素保供。围绕服务企业“走、帮、服”活动,深入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努力营造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暖环境。深入推进领导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挂钩联系工作制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努力造福人民群众
1、发展生态农业。重点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创建南通市级一流示范园区为标准,全力推进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二个1%工作任务,帮助重点农业园区建设出形象。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各项农业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基础工作。在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营收入方面需取得新成绩,农业农村工作要在全面接轨上海有新思路。
2、办好民生实事。力争所有社区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所有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临江小学、临江幼儿园校舍加固任务;实施591座农村改厕任务;建设8个项目村的移民道路;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卫生村的创建和复查(为民村、鹤丰村、江校村创建,希圣村复查)以及省级卫生镇任务;确保30%以上的村建成1500平米健身广场(含一个灯光篮球场、两副乒乓球桌、两套健身路径等)和配套室内功能室(棋牌室、健身房、体育活动室)。
3、维护社会安宁。紧扣“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为目标,扎实推进矛盾纠纷依法化解工程、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工程、平安法治宣传教育工程、综治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十九大”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三)努力打造宜居环境
1、加快新镇建设。锦云1、2期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完成工程量30%。力争实现旭日花园全部验收、东升三期竣工验收。完成污水收集系统工程竣工验收并送审。客运站年底完成主体建设。全力推进铁路建设。实施闸北三路、浦江路、菊阳河南路、灵陈河北路、立周中路、普阳路六条农路建设。启动浦西桥、介云桥农桥项目。加快化工区范围内的房屋全部搬迁完成。对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中沿线道路两侧违章拆除及洗车店、洗车铺整治、非标广告牌等进行清理。
2、强化安全生产。正式启用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依据GIS技术,通过一张地图将园区所有企业的相关安全信息全部列出,即直观又便捷;建立园区应急预警短信一键通知功能;同时对园区应急资源统计,实现紧急情况下的资源调配;逐步将日常检查、复查、行政办案等工作内容上网流程化,建立网络安全台账,接受各方监督,对每次到企业检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和统计,建立隐患数据库,作为行政处罚和监管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园区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分级,对评估不理想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对企业评估过程中的短板进行专项整治;最后开发管理平台的手机APP软件,实现移动式平台操作应用。
3、加强废气整治。底前,制定园区VOCs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完成园区内企业综合治理,确保治理设施稳定有效运行,建立园区有机废气整治绩效评估制度。建成园区统一的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系统,纳入园区环保监控管理平台。建成符合园区排放特征的VOCs监测监控体系,纳入园区监控预警应急系统,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
(四)着力强化基层基础。
1、开展“党建”项目。全面推行“365党建服务站点”。在村级党组织中开展“创业富民”融合党建行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服务惠民”融合党建行动,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开展“创新发展”融合党建行动;建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1+5”(党建+孵化器+群团+人才+项目+科创企业)园区党建新模式;力促“走帮服”工作取得实效,对前期“走帮服”中还未解决的问题,逐一梳理,分批分类交办,让“走访”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落实廉政建设。继续抓好惩防体系建设、“三清示范区”创建、“一把手”“四不直管”等工作;坚持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的精神,完善作风督查机制,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抓小抓早;积极探索特色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充分运用新区“廉政文化广场”等各种教育学习阵地,开展反腐倡廉活动。
3、加强对外宣传。加快推进卞之琳纪念馆项目建设,举办“海门之夏·临江专场”活动、“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观摩活动。“七彩的夏日”、“缤纷的冬日”的青少年主题活动、道德讲堂等;继续做好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
二、海门科技园
(一)加速科技园平台构建
1、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运营服务水平,初步形成新药研发—CRO—CMO临床前药物研发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三期(精准医疗科技园)完成施工设计,正式开工建设;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二期7万平方米全面投入使用,首微电子、丽微光电等项目正式入驻运营,三期约10万平米医疗器械科技园力争年底前基本结构封顶;海门科技园上海创新中心完成装修并投入运营,真正实现园区融入上海、接轨上海的战略,努力实现创业公司“孵化在上海,成长在海门”的目标。
2、强化与科研院所和平台机构的合作。依托新区平台,推进和实施国仟医疗科技创新研究院、梧桐研究院、百奥小镇等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华东理工科技园合作园区建设;进一步构建从孵化器到加速器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有机互动的系统化功能平台。积极配合中方基因建立科技园生物大数据分析检测平台,未来在科技园内实现精准医疗的样本收集、上机检测、数据分析全产业链服务。重点推进百奥赛图中国模式动物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其在临床前新药研发领域内的实验动物优势,吸引一批早期用其实验动物开展新药研发的或服务外包的企业落户科技园孵化。继续加强与蓝湾资本、蓝桐研究院的合作,通过资本整合优质资源,对蓝桐研究院引进的苏领药业、海枫达生物等项目加快推进落地。
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百朗德生物、奥斯康生物、首微电子、纳普恩、迪复碧、元生医学等一批项目的建成运营,同时推动香洋新材料热转印膜、加拿大DV公司木结构展示中心、广州微生物所发酵平台、百奥赛图二期、澳医生物化妆品电商平台等一批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爱创思演艺产业园、聚橙网儿童剧、音乐剧制作基地等平台构建,推进蓝鱼手游、双爱文创孵化器、龙猫文艺旅行平台、玲珑湾樱花假日农庄、澳医电商等项目,进一步形成新区科教文创产业的集聚。
(二)营造高水平服务环境
1、充分树立“服务就是招商”的理念,不断加强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充分发挥部门专职服务中心的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主动、及时帮助企业做好项目报批服务及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和矛盾。
2、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推进服务外包,创新服务模式,逐步构建个性化、系统性的高水平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科创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效管理运营,加快申请CMA、CNAS等公共技术检测平台资质,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努力为新药创制提供研发专业技术服务,力争打造完整的临床前新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闭环。
3、全力做好国家上海新药安评中心海门分中心项目服务,力争年底前完成装修;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共建药物研究产业创新中心合作,加快推进创新中心设计和建设;积极推进与南通大学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共建药学院事宜。
(三)放大资本合作效应
通过时代伯乐基金、玲珑湾天使基金、桥石资本、国仟基金、中兴利彤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等推进项目的规模化集聚。加快推进落实园区与国仟研究院引入项目(人工智能诊断辅助系统、智能肺功能呼吸仪等)的具体合作方案,包括落户条件及优惠政策。同时,加快推进国仟合作基金与中兴国际医疗转化器平台的成立。园区将会同基金管理方共同出去多挖掘项目资源,搜集项目信息,进行项目谈判、园区推介等,进一步深化新区“平台+资本”的发展模式。
(四)加大开发建设力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生态、文化环境。完善园区路网、道路绿化工程;继续推进顺堤河及中心横河闸站工程,完善科技园排水系统;推进科技园滨江水系打造。推进滨湖二期部分土建完成,开始销售;科创园会务中心、职工食堂完成装修投入使用;国际双语幼儿园完成装修投入使用;积极开展与绿地、恒大及碧桂园的合作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