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2020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个5.3万亩,涉及6个乡镇,总投资1.855亿元。按照“10月15日前完成土地平整工程,12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预定目标,6月底全面完成了招投标工作,7月4日,7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开工以来,海门区以动为先,以干为要,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截止11月3日,已全面完成土地平整工程,主体工程完成约78%,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呈现起步早、声势大、进展快的良好态势。
前期工作扎实,土地流转早建设实施早。今年海门区全面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的建设模式。年初项目确定后,立即发动项目乡镇迅速抓好成片农田的土地流转工作,项目村利用3-4月2个月的时间,流转土地2.82万亩,成片农田土地流转率达到85%,搬迁田间散坟1286座,迁移杆线27公里,拆除三棚2630平方,为项目快速实施创造条件。通过加大土地整治和占补平衡工程力度,预计可溢出耕地面积1600多亩,占成片农田面积的5-6%。
开工准备充分,宣传发动早业务培训早。我区高标办与项目乡镇多次沟通协调,利用5-6月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招标代理单位确定,招标文件编制,标底审核和公开招标工作,中标公示一结束,7月3日,区农业农村局立即组织召开了开工动员暨项目建设管理培训会议,组织学习《海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六项制度》、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乡镇《三个考核文件》,以及《海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管理规范》,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全面进入施工状态,一丝不苟,抢进度,抓质量,保安全,确保如期完成建设目标。
推进措施有力,障碍早排摸责任早落实。开工建设后,区高标办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乡镇密切配合,全面熟悉项目工程建设内容,落实好工程建设用地,进一步细化现场踏勘,排摸影响工程建设的障碍因素,并要求项目镇村对各类障碍因素,逐项落实化解责任,明确化解时限,争创“无障碍施工项目区”;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半个月内完成项目部设置,材料机械设备进场、人员到位等工作,并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和监理方案,为快速施工,高质量完成奠定基础。主管部门聘请社会专家,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等开展检查,督查检查结果作为信用评定依据,切实增强项目参与单位的责任意识,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提高项目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