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落实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开展布病基线调查与监测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02-01 字体:[ ]

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近年来我国布病防控形势严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区布病防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1月29日,区畜牧兽医站组织开展布病防控与监测培训,局畜牧兽医科及各区镇畜牧兽医服务站负责人参加本次培训。

区畜牧兽医站站长陆宏辉在会议上传达了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布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解读了我区布病监测实施方案,明确了监测任务数量,要求各区镇兽医站及时开展宣传,确定采样场点,做好指导和监管,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我区畜间布病防控开展情况

根据国家、省、市《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要求,我区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各项综合性防控措施。2023年累计培训兽医专业人员、养殖场户3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400余份,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普及覆盖面达100%;监测易感动物样品1329份,未发现阳性;开展了四轮消毒灭害集中行动,对关键场所和环节有效消灭传染源,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强化落地监管,落实调运落地报告制度,实现动物调运全程可追溯。近年来我区未发生畜间布病疫情。

2024年布病监测目标任务

根据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全省布病基线调查和净化工作的要求,2024年我区布病监测任务为54000份,根据牲畜养殖量分配至各区镇,由各区镇负责实施采样,区畜牧兽医站负责实验室检测。通过开展布病监测,全面摸排家畜感染和流行情况,从源头控制布病的发生和传播,全力推进我区布病净化工作。

布病防控“你问我答话布病”科普

1.什么是布病?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为波浪热、马耳他热、地中海热,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

2.布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在我国,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北方牧区,布病羊群流产高峰在每年2~4月份,发病高峰为春末夏初。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畜牧兽医工作者、屠宰工人、皮毛加工人员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3.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动物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感染动物可长期甚至终生带菌,成为对其他动物和人最危险的传染源。

4.布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易感动物接触到被布鲁氏菌污染的草场、圈舍、水源、饲料等污染物,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发病初期在血液和各组织中均可以找到布鲁氏菌。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不注意防护也可感染;人食用来自受感染动物的未经巴氏杀菌的奶也会感染 ;一些昆虫如苍蝇、蜱等可携带布鲁氏菌,叮咬易感动物或污染饲料、水源、食品,也可传播布病。

5.布病的易感动物有哪些?

人和多种动物对布鲁氏菌易感。在家畜中,羊、牛、猪的易感性最强,且可由羊、牛、猪传染给人或其他家畜。母畜比公畜,成年畜比幼年畜发病多。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发病较多。近年来,人们发现海豹、海豚、鲸及水獭也能感染。

6.哪些人易感染布病?

人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的多少。人感染布病具有明显的职业性,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皮毛、乳、肉加工人员及实验室操作人员等易感染布病。

7.布病对家畜有哪些危害?

家畜感染布病后其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会下降,母畜会流产、不孕、胎盘滞留、死胎或弱胎,公畜会患睾丸炎、关节炎等,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8.家畜感染布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家畜感染布病的潜伏期短的半个月,长的可达半年、一年甚至几年,也可终生带毒,但不发病。

9.人感染布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人感染布病后,会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特别是骨关节。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睾丸肿大等,严重的可丧失劳动能力。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转为慢性,转为慢性后很难治愈。

10.家畜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什么?

患病母畜最明显的症状是流产,常发生在妊娠中后期,多为死胎或弱胎,多数动物伴发胎衣滞留不下,引发子宫内膜炎。有的经久不愈,屡配不孕。患病公畜常发生睾丸炎,呈一侧性或两侧性睾丸肿胀、硬固,有热痛,后期睾 丸萎缩,失去配种能力。病畜可发生关节炎及水肿,有时表现为跛行,部分可见眼结膜炎、腱鞘炎、滑膜囊炎等。

11.布病如何确诊?

根据布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为疑似布病,确诊要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

12.发现疑似布病病畜后养殖户应该怎么办?

养殖户发现疑似布病牲畜后,应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再由专业人员对疑似患病家畜进行采样、检测和确诊。

同时,养殖户要立即对病畜及同群畜进行隔离,并加强消毒,不能自行处理病畜,禁止私自屠宰和贩卖,以防因处理不当,引起病原菌扩散。

13.养殖户如何预防布病?

养殖户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注意环境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 :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畜群抗病能力。

(2)布病疫区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坚持科学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量做好免疫。

(3)搞好环境卫生,注意环境消毒,及时清除圈舍内的排泄物。

(4)出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5)配合当地兽医部门做好布病监测和净化工作。

(6)不从疫区引进种畜,新引入动物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饲养。

(7)养殖户个人应做好日常个人防护,定期去医院体检。

14.从事牛羊屠宰加工及相关工作的人员如何预防布病?

牲畜屠宰人员在屠宰、剥皮等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手部受伤,若屠宰的是布病病畜,则病畜血液和内脏中的布鲁氏菌很容易通过伤口感染。有些屠宰人员不注意个人防护,激烈操作,容易使血液等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引起感染。所以相关人员必须注意操作过程中不要弄伤自己,注意个人防护,操作过程不要过于剧烈。遵守防护制度(即穿着防护服,做好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