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共饮长江水 守护长江美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张建伟环保志愿者协会
6月1日,南通市海门区张建伟环保志愿者协会在大有境中庭开展“共饮长江水 守护长江美”大型环保主题活动,运用垃圾分类、手工体验、仪器展示等各具特色的展台,将环保理念融入互动体验,推动公众从旁观者变为环保践行者,共同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项目:轮椅上的羽翼——残疾人家庭支持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义工联合会
6月3日,轮椅上的羽翼——残疾人家庭支持项目中的护理技能培训在东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如期开展,专业医师从残疾人的运动、呼吸、消化等各个系统入手,进行深度讲解,帮助20多名家属全面系统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让他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去为家人提供优质的照顾。
项目:“幸福食光 邻里共创”—社区公共空间激活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益生公益服务中心
6月7日,南通市海门区益生公益服务中心的“面向新生活 点亮美味”活动在解放西路社区幸福食堂温馨开启,20多户居民共同参与和面、制馅、包制等手搓汤团的各个步骤,包出了众多形状不同口味不同的“创意圆子”。此次活动以圆子为媒介,激活了社区公共空间,让散落的个体凝聚成温暖的力量,共绘社区和谐的美好画卷。
项目:“点亮海门记忆”—地名文化公益推广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家风文化研究会
6月13日,南通市海门区家风文化研究会在树勋中学开展“地名文化进校园”活动,以“传承地名文化 点亮海门记忆”为主题,吸引200多名学生参与。活动通过设置非遗互动体验和邀请海门区地名专家带来“海门地名的文化印记”专题讲座的形式,引导青少年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唤醒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注入源头活水。
项目:“银龄先锋 红色传承”—老党员服务与价值赋能计划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老龄协会
6月16日,南通市海门区老龄协会在光华社区为40多位老党员开展了趣味运动会,通过乒乓球的你追我赶和踢毽子的脚下生风,让银发身影跃动社区,使邻里温情流淌心间,社区由此焕发盎然生机。
项目:“弦舞雅颂”民族舞/古典舞公益培训班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老年人体育协会
6月24日,由南通市海门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的“薪火相传 筑梦新时代”七一公益演出在海南社区百姓大舞台正式启幕。本次活动不仅增加了公益知识问答,还将公益路上的暖心故事《公益培训路》搬到台前,通过节目对公益精神的生动诠释,让公益“薪火”点燃整个社区。
项目:寻根东洲溯源,聚力未来筑梦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益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6月25日,南通市海门区益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带着“江海潮起话地名——解码东洲的前世今生”讲座走进东洲小学,为100名学生从长江入海口的泥沙淤积说起,串联起海门沙洲成陆的地理密码,让孩子们从“脚下的土地因何而来”的追问中,读懂了家乡的厚重与温度。
项目:铠甲小卫士—青少年安全守护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智慧父母亲子教育成长中心
6月26日,南通市海门区智慧父母亲子教育成长中心走进东洲小学长江路校区,为二年级12个班的593名学生开展“铠甲小卫士”安全教育课。通过专业老师的沉浸式教学,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浇灌下学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项目:心暖银龄 乐享桑榆——聚力社区长者友好家园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喜悦敬老志愿者工作站
6月26日,南通市海门区喜悦敬老志愿者工作站特邀高级手机维修工程师李晓为向民路社区的40多名老人开展智能手机培训课堂,课堂围绕“挂号就医”“一键叫车”和“网络诈骗”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又有趣的讲解,帮助老人们更快融入数字时代,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
项目:关爱“三高”医心护航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手牵手志愿服务工作站
6月26日,南通市海门区手牵手志愿服务工作站在狮山路社区温情启幕“健康烹饪·控三高”主题活动,活动以“美食+科普”双轨并行,成功吸引超30位居民积极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不仅品尝了健康美味,还就防治三高的烹饪技巧展开深入交流,充分体现了社区的人文关怀和邻里温情。
项目:银龄智汇乐活赋能——护理院长者活力激活计划
组织:南通市海门区喜悦敬老志愿者工作站
6月30日,南通市海门区喜悦敬老志愿者工作站在申丞护理院为近百名老人开展“永远跟党走”文艺演出,通过诗朗诵、京剧、舞蹈表演、声乐演出等多元化的节目形式与银发长者共话峥嵘岁月,用爱与关怀编制温暖的节日回忆。
每一份公益行动都是点亮社区的微光,每一次携手同行都在书写温暖的篇章。期待更多力量加入,携手打造公益服务的海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