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不是天上的云,而是脚下的路。”在海门临江镇的田间地头、校园企业,这句话正化作生动的法治实践。2025年以来,临江镇司法所创新打造“法治三原色”工程,用“校园蓝”培育法治新苗,以“乡土金”守护万家灯火,借“科创绿”护航企业发展,交出了一份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普法答卷。
法护青春:民法典点亮成长“蓝”。在临江小学多媒体教室,一场特殊的“网络闯关赛”正火热进行。临江司法所干警联合宣传条线工作人员将民法典中关于网络打赏、游戏充值的规定,设计成互动游戏。“原来12岁的我用爸妈手机打赏主播,钱是可以追回的!”五年级学生在通关后恍然大悟。这种“游戏化普法”让晦涩法条变成了可触摸的生活场景。
临江卡迪夫高级中学的升旗仪式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临江司法所所长进行着庄严的国旗下讲话:“再过三个月,在场很多同学就满18周岁了。民法典规定成年人要对自己的借贷行为负责,但同样保障你们见义勇为不用赔钱的权益……”晨光中,学生们望着教学楼前“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的横幅,领悟着守法的重要意义。
法润乡野:民法典守护烟火“金”。“原来离婚冷静期是这么回事!”“宅基地纠纷还能这样调解……”临江镇稻香村会议室内讨论声此起彼伏,50余名穿着“法律明白人”马甲的村民正坐在讲堂中认真听讲,司法所特邀的张律师正讲述着村里有关土地承包的案例。这场法治讲堂,让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们,在笑声与掌声中完成了一次法治思维的“升级换代”。
针对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司法所与妇联打出“组合拳”,提供宣传咨询“一条龙”服务。在临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妇联工作人员针对群众提出的婚姻家庭纠纷、遗产继承等法律问题进行一对一细致讲解;网信工作中心人员聚焦网络谣言、网络举报等方面,向群众普及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有害信息,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网络监督,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司法所干警设置了普法知识竞答环节,向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各类法律知识,防范家庭暴力,引导农村妇女从心底筑牢法治意识。现场共发放网络安全、反诈、反家暴、普法、劳动权益保障等各类宣传彩页500余份。
法助创新:民法典护航经济“绿”。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临江镇与南通中院调研组联合深入临江科技园,走进动漫制作工坊、生物医药实验室,宣传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了解当前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法治屏障。在视界树影视科技公司,调研组实地察看《哪吒2》等国漫制作流程。“创意被抄袭怎么办?”面对企业忧虑,法官结合动漫IP著作权保护案例,建议完善版权登记、细化合同保密条款,并承诺加大文化产业侵权打击力度。在临江生物医药科创园,调研组针对“千鼠万抗”计划等尖端技术,与企业研讨专利布局、涉外贸易风险等难题,为企业开出“法治良方”。
从校园晨读的琅琅书声,到乡村院落的家长里短,再到科创园区的智慧碰撞,临江镇用“三原色”绘就民法典宣传的斑斓画卷。在这里,法治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可感可知的生活温度;普法不是照本宣科的灌输,而是春风化雨的浸润。当每个公民都成为法治道路上的同行者,民法典的种子,终将在基层沃土绽放出最美的法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