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犯罪分子以抢购优惠券挂单转卖商家赚取差价为诱饵,骗取被害人信任,后通过设计层层门槛,骗取被害人财物。该类案件多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侦查难度较高,涉案钱款巨大。
2022年2月11日,受害人张某声称被骗了90万元,经询问得知:今年2月5日,受害人通过App名字叫“JSPP”认识一名叫“张妍”女子,张妍自称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班,职务是主管,过年期间,阿里巴巴有活动,叫抢优惠券,商家回收返利5%。2月8日,受害人通过https://tao52207.com链接,之后受害人在张妍的诱导下申请了一个账号,后当受害人想要提现时被告知还需充值40万元,发现被骗,共计损失90万元。
2022年1月24日至2022年2月13日,受害人唐某称其被诱导在(http://123.57.154.248/w.tian-mao/)上通过购买天猫优惠券返利获利,共计转账7笔,共计损失资金39814元。
2022年2月16日,受害人曹某报警称其在手机快手视频上认识一名男性,后双方添加微信,对方称可以在网上官方合作店内抢优惠券然后再返销给网站从中赚取差价,曹某同意后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的方式总共转账10笔,共计转账130106元,后发现被骗。
2022年2月7日,受害人周某在网上看到一个“荷包金融”开展兑付的活动信息,周某加了对方qq,对方以充值领优惠券并返现为由,让周某按照对方说的操作转给对方账户共计163361元。
此类案件的作案时间:无固定时间,全天候。作案目标:多以无业或在家自由职业的人群为主,禁不住高额返利轻松赚钱的诱惑,防范意识较低,会使用和操作手机,年轻人居多。作案工具:网络(互联网网站、交友软件、购物平台等)。作案手段: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网络兼职回收优惠券的广告,再利用QQ、微信等与受害人联系,骗取受害人信任,告知受害人登录其提供的网络链接上注册账号,先抢购链接上的优惠券,再返销给商家赚取差价,进而诱导受害人进行充值。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性及防骗识骗能力,千万不要贪图小利,不能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和QQ,更不能点开对方发送的链接,以免财物受损,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