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平安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他们奋战在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政策宣传和便民服务工作一线,吃苦耐劳、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涌现出一大批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为展示网格员工作风采,进一步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包场镇特推出“网格员故事展播”主题宣传活动,讲述暖心的网格故事,推动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网格员工作、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浓厚氛围。
头甲村网格员 何木兰
“真是太感谢小何了,要不是你及时提醒,我们可能真就掉进陷阱了!”8月15日上午,头甲村接到热心村民的反映,称今早7点邻居家场心内聚集了30余名中老年人。现场有外来人员打着“健康讲座”的旗号,通过赠送免费药膏等小礼品吸引村民参与。网格员何木兰迅速赶往现场,发现确实有几名陌生人员正在向村民发放小礼品。凭借日常积累的防诈骗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何木兰察觉到该团伙存在虚假宣传和欺诈嫌疑。她立即亮明身份,上前进行询问和干预。首先,她向在场村民进行风险提示,提醒大家不要被“免费”噱头迷惑,保持警惕,勿透露个人信息或购买来源不明、价格虚高的大额商品。同时,她要求推销人员停止活动并离开本村。在何木兰的劝导和村民警惕意识提高的情况下,推销人员最终停止活动并离开,潜在风险得以化解。
宏升村网格员 施嘉雯
“要不是之前网格员跟我讲过反诈,我这2万块钱就没了!”宏升村村民张某想起前不久的事,至今还有些后怕。那天他接到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外地公安局的,说他的银行卡涉嫌犯罪,让他赶紧把钱转到“安全账户”,不然就抓他坐牢。张某一下子慌了神,可转念一想,网格员施嘉雯之前上门宣传时说过,“公检法不会让转钱到‘安全账户’”,他赶紧联系网格员。施嘉雯一听就断定是诈骗,立马拨通了派出所电话,民警赶来及时拦住了转账,保住了张某的积蓄。这事之后,网格员和民警干脆组了个“流动宣传队”,拿着张某的案例当教材,挨家挨户讲反诈知识。慢慢的,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加入进来:看到陌生人为难老人,就跟网格员说;收到可疑链接,就拍照发给民警,成了平安建设的“千里眼”“顺风耳”。
前哨村网格员 卢晓雯
9月16日,24组的村民王大妈神色慌张地拦下了正在走访的网格员卢晓雯,手持手机展示了一条内容为“您的包裹出现异常,请立即点击链接处理”的可疑短信。凭借专业的反诈知识储备和敏锐的警觉性,卢晓雯当即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钓鱼诈骗信息。为增强说服力,网格员迅速打开手机,调取社区反诈微信群中近期转发的多起类似诈骗案例截图作为佐证,通过直观对比的方式向王女士详细讲解:正规物流企业都设有完善的官方客服渠道,绝不会通过陌生链接要求用户提交个人信息。经过耐心讲解,王女士恍然大悟,不仅立即删除了诈骗短信,还主动反映微信群内居民张先生上周也遭遇过相同套路的诈骗信息。这个生动的案例有力印证了社区网格微信群在信息快速传递和案例共享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
当无形的网络诈骗利刃悄然刺向日常生活,网格员以脚步丈量责任,用耐心织密了辖区安全之网。正是这些平凡身影日复一日的巡防与叮咛,将反诈知识化为细流,涓涓渗入千家万户的日常意识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