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海门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从铁面无私的“监管者”,变身为企业信赖的“法规翻译官”“数字引航员”和“安全卫士”,用服务织就政企携手的绿色纽带。
“法规翻译官”:政策解读当好“宣贯员”
在海门区三厂街道,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课堂”正在进行。执法人员结合不同行业特点,为化工、印染、机械等行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针对《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等,执法人员不仅逐条解读法规要点,还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讲解企业常见的违法风险点,将复杂的法律责任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在互动环节,企业代表踊跃提问,执法人员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原以为法律只是用来约束和处罚的,听了讲解才知道,每个条款都是帮我们规避风险的‘说明书’!”“这种‘量体裁衣’的普法太实用了!”……参会企业纷纷表示。执法人员还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定制“行业版”解读手册,将法律法规精准输送到企业神经末梢,真正实现“法惠企心”。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通用课程”到“个性定制”,海门生态环境局用精准普法推动企业提升环保意识,筑牢守法经营的底线。
“数字引航员”:智慧服务引找“最优解”
“环保脸谱原来这么好用!现在手机上就能查看我们企业在线监控信息和环保档案,真是太方便了。”在一家棉纺织厂内,企业负责人对“环保脸谱”平台赞不绝口。在执法人员的耐心指导下,该厂顺利完成了环保脸谱的注册。作为“数字引航员”,执法人员不仅手把手教学平台注册、数据填报,还现场演示非现场执法签收流程,确保企业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操作要点。针对部分企业对线上操作不熟悉的问题,执法人员推出“视频教程+一对一辅导”服务包,开通在线答疑通道,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如今,“环保脸谱”的精准落地,让企业感受到“指尖上”的环保便利,企业也能实时在手机端掌握自身污染物在线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环保管理效率,也推动了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环保安全卫士”:守牢绿色生态“底线”
在青龙工业园区,应企业邀请,执法人员化身“安全卫士”,对企业废水治理设施等展开“全身体检”。手持专业检测仪器,仔细检查药剂储存区的VOC无组织逸散情况,反复确认防爆装置是否正常运行、通风系统是否通畅。“药剂吨桶未加盖且存放间距不够,容易引发反应,需立即整改!”面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执法人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协助制定详细整改方案,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今,“邀约式检查”成为帮扶重要举措之一,并通过“隐患排查—整改指导—复查验收”闭环机制,全流程跟踪隐患治理。同时,针对园区内医药、印染等重点行业,精心编制《环境安全风险防控指南》,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引。
从“铁腕执法”到“柔性服务”,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正用实际行动诠释执法为民的理念。今后,将持续深化服务型执法,减少对企业的非必要打扰,当好企业的“贴心人”,为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