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常乐镇:普法春风润常乐 法治惠民谱新篇
来源:海门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8-26 字体:[ ]

自2021年“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常乐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常乐”建设目标,以创新为驱动,以实效为导向,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五年来,我们秉持“普法为民、法治惠民”理念,让法治春风吹遍常乐大地,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机制创新强根基,构建普法“大格局”。常乐镇以“1+3+N”普法工作体系为核心(即一个核心引领,三大主体协同,多元载体与形式),构建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法治宣传网络。通过每年专题研究普法工作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工作步步推进。普法队伍多元融合,司法所干警、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各展所长,关工委老干部、退役军人倾情加入,形成了一支覆盖广泛、专业精干的普法生力军,为法治宣传注入了持久活力。截至目前,全镇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40名,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累计开展专题普法培训25场,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

精准普法显实效,紧贴需求“送法餐”。我们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基层宣讲等形式,推动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注重实践转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基层治理、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具体工作中,引导干部群众在实践中领悟法治精神,切实增强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针对群众需求,开展“菜单式”普法,在“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宪法日”“农民工学法周”等重要节点举办专题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法述法,为全民树立了学法用法的榜样。同时,聚焦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通过“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张謇法治研学”等活动,提升师生法治意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营造了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八五普法以来,全镇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0余场,覆盖学生1.2万人次;领导干部学法述法参与率达100%,群众法治满意度极大提升。

阵地活动双驱动,法治文化“接地气”。坚持因地制宜、服务群众的原则,精心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官公河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建成法治文化公园;颐生村、锦程村等打造法治长廊,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熏陶。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年接待青少年超6万人次,以实践促学习,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青少年以张謇为榜样,树立法治信仰。此外,开展如“花开謇里·欢乐有你”春季村晚等特色活动12场,参与群众达8000余人次,将法治宣传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以歌舞表演展现江海风情,为乡村法治注入了新活力。

依法治理结硕果,服务民生“零距离”。官公河村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颐生村、麒新村、八烈村等获评省级示范村,法治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村居法律顾问为困难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实现应援尽援,切实保障了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杨大姐工作站”“老兵张琰工作室”“老支书工作室”等品牌作用,凝聚基层智慧,党群关系更加紧密,法治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先后共接访群众5864人次,杨大姐工作站成功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551件,其中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190多起,有效维护了常乐镇的安定和谐。

展望未来,常乐镇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八五”普法成果,以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再谱新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常乐篇章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让法治之花在常乐大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