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耕细研《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艺养德,以美育人,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前行,6月19日至21日,由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海门区教育体育局承办,南通市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协办的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名师论坛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活动隆重召开。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课标组核心成员、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尹爱青;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主任董洪亮,音乐教研员潘丽琴、美术教研员丁悦;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杰,音乐教研员陈美华、美术教研员王爱春;南通市海门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建军,副局长黄颖泉、从璐璐,基础教育科副科长花韡,教师研修中心主任朱成祥、副主任张永林,教研室副主任王娟;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徐智潭,副总校长陈铁梅;江苏省各大市美术、音乐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地的艺术教师,共计500位艺术教育精英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东洲国际学校教育管理集团总校长徐智潭作为东道主致辞,对为艺术而来的各位来宾表达了最诚挚的欢迎,并畅想了东洲国际学校艺术教育的美好愿景与设想。
海门区教体局朱建军局长作为海门教育的掌舵者,把自己对美的深度解读和实践感悟,凝练成三句箴言,向来宾们展示了海门艺术教育的美好篇章、师生成长的美妙场域。朱局长说:美是一种灵魂,它与海门教育“强毅力行,追求卓越”的精神水乳交融,是美育化人,于是让学校成为了最美的地方,让教师成为最美的群体,让学生成为最美的风景,是美育成就了学校、师生,让风景永远这边独好;美是一种追求,海门教育人在美育教育中上下求索,开启了教育人生的美好旅程,结出了丰硕成果;美是一种责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海门教育人将对美的憧憬转化为美的实践,把握新课标精神,以美立德,以美树人,用美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董洪亮主任的讲话,站位在学校教育生态的角度,辐射引领的深度,告诉我们,唯有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唯有不满足于个人的发展,而是去成就一群人,才是真正的名师,东洲国际学校正是在做好的教育,这里有一批真正的名师。
开幕式由潘丽琴老师主持,丁悦老师、陈杰院长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开幕式之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三天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围绕“跨界学习,向美共生”的主题,董洪亮主任的《新课程重要设计理念》和尹爱青教授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与音乐课堂教学分析》 两场专题讲座,融通理论与实践,从多个角度解读新课标,为代表们深耕新课标注入了源头活水;“音画海门”艺术微展演,从课外活动、课程开发的角度,展现了海门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小学音乐课例《赶花会》、初中美术课例《真·美——云科技馆空间设计》展示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与个案;沉浸式教研《见证一个大单元案例的诞生》更为此次活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如何设计大单元教学、如何开展生动活泼的教研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路径和方法。
时光清浅,教研如歌,三天的美妙相遇,如春水在心间缓缓流淌,润泽着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共研共学,共生共长,所有的教学研究指向学生发展,指向学科素养,求索的脚步伴着教育的初心,精心耕耘艺术教育的沃土,相信更美的遇见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