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义务教育 > 工作进展
助力乡村振兴 领跑典范课堂——开发区中学承办南通市乡村初中物理教育带头人培育站活动
来源:海门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10-07 字体:[ ]

为贯彻落实2023年省、市关于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的文件精神,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推动乡村优秀教师成长。在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悉心指导,在区研修中心物理研修员姜栋强的带领下,南通市第二届乡村初中教师物理学科带头人培育站的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在海门区开发区中学顺利召开。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围绕新课标背景下的“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学程再优化”为主题,从主题价值定位、到课堂落实反馈、再到实时评价交流等维度开展了系列活动。

开班仪式:锚定目标 携手并进

9月26日上午进行了开班仪式。培育站主持人姜栋强主持开班仪式,导师组和学员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专业发展的新征程。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校长任卫华向大家介绍了学校近几年的办学业绩,确立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办学方向,并感谢了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专家领导及学员。

学员代表韩瑾和周小健发言,感恩于培育站为老师们量身定制的培育方案,表示自己和培育站所有学员一定紧跟导师步伐,通过不断实践反思,超越自我,为实现教育梦想奋勇前行。

海门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海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副主任吴爱建肯定了培育站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新学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鼓励学员丰富自身的内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陈夷秋以“践行合适研训,照亮乡村未来”为主题,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国家政策对乡村教师培育站的支持,和它的“前世今生”,并对学员们提出了建议:要沉心阅读思考,尝试写出带有乡村味道的学术性论文。强调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依靠自主学习、个人研修,专注在课堂,多开展课堂研讨活动,最终能起到引领辐射的作用。

专家讲座:榜样引领励志启智

下午,滕玉英校长和南通市初中物理教研员何季军主任分别做了精彩的讲座。滕校长以“找到奋斗目标,写好成长故事”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启发的教育之旅。她分享了自己从普通老师到优秀老师的成长过程,强调了追寻梦想与目标的重要性,强调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在困难面前要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希望学员们能够走进同行的课堂,自己的课堂,不断比照、斟酌反思,以期走近大师的思想,深度学习,反复琢磨,体悟内心,勤于笔耕,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何主任以“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重构的策略”为主题,从六个设计阐述,讲述学习目标的设计要依据核心素养,单元整体设计依据教材章节,按照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科学探究,评价反馈的顺序列举出多个例子形象说明。情景化的任务设计要注重整体性,一个情境的出现至少出现三次,以实际情况建立物理模型。问题的设计如何精巧,如何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例举课本中实例讲解。要彰显学科特色的实践活动设计,创新实验器材,借助时代的发展,利用精密实验仪器开阔学生眼界。

9月27日,滕玉英名师工作室和初中物理融合式教学名品教育工作室的成员齐聚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观摩了四位老师带来的精彩课例,全程参与了本次听课、评课活动。

上课评课:以标研课以学定教

来自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的曹老师以灭火器灭火的实验为情景主线,展开了一堂《物态变化》的单元复习课。他将课堂内容设计成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学生通过简单的课前预习,建构本章的知识结构网络。第二板块,曹老师通过课堂模拟灭火过程,迅速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引领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其背后的物理本质。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观察、体验灭火器的使用及其使用后产生的白色粉末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对周围空气的影响和自身状态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分析种种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进一步加深和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过程。第三板块,通过课堂限时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整节曹老师的课采用前置学习的方式完成知识整理,课堂围绕具体实例进行探究,事情具体且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启迪学生学以致用,形成物理观念。

来自海安市雅周镇初级中学的谢慧梅老师,从水的旅程讲起,以水循环系统为主线,通过俗语生成问题,开展了《物态变化》的单元复习课。谢老师以春天冰雪消融的生活现象为起点,引领学生回顾晶体及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及条件。然后通过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器具录制的小视频,帮助学生展开对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异同点的探讨,并请学生切身体验通过吹风机快速吹干一块布的方式总结加快蒸发的方式。最后,以自然界中的水蒸气如何回归大地为引子,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及探究两杯冰块(一杯加盐)带来的不同现象,深入理解液化与熔化。整节谢老师的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贯穿全程,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完成物理实验的探究,让学生在家中也能做实验,探究物理,实现了课堂到生活的延续。

来自启东市东安中学的陆锦美老师以实验为主,首先以亚运会数字巨人点亮火炬导入新课,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制作水果电池让二极管亮起。用动手制作的水轮机模型类比电路,对电压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将电压表与电流表对比,让学生自主认识电压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上台展示如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然后分组实验,测一节和多节电池的电压,寻找学生操作的失误并锻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最后回到引入,测一测水果电池的电压,学生自主发现影响电压的其他因素。

来自通州区石港初中的徐汉兵老师以放手让学生学习为目标,以鳄鱼被电鳗电死,引出电压。通过展示水轮机加水,水轮机转动,再加水能持续转动引入有水压差才会转动,建立电压的感念。接着通过填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区别,学生自主认识电压表。学生分组测量电池电压,实时展示学生操作实验的错误。借用数字电压表让学生理解灯泡不能发光但二极管能发光的原因,最后让学生作为一名产品推荐师,介绍电压表。

课后,四位老师就自己执教的课例进行了设计阐释,他们理论结合实际,不仅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还对自己本次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自我评价,就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反思。

首先,培育站的两位学员就四位老师的亮点进行点评,然后,石凯峰副校长从实验教学和教学方式两方面展开评价,肯定了四位老师的精彩表现和辛苦付出。就实验教学,教学方式而言,四位老师都做到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注重对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注重对学生交流合作、评估反思能力的培养。同时,四位老师均将信息技术融入了教学,创新了教学方法,运用了情景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让课堂融入到物理情景中,并学会借力,注重媒体软件和团队作用,优化、丰富课堂形式。

主持人姜栋强以“深度解读教材,恪守物理本色”为主题总结发言。通过深入研究每一节课的目标,更好地把握单元的重点和方向。通过不断追问,更深入地理解教材背后的要求。通过在课堂中的任务驱动,建构学生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育站的2天的研修给学员们注入了一份新鲜的力量,带来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思考。相信在接下来的研修中,我们一定会在导师的引领下潜心研修、心有所悟、行有所获,走出自己独特的专业成长之路,做优秀的乡村教育带头人,为南通乡村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