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义务教育 > 工作进展
南通市小学美育“任务驱动”教学研讨暨课堂观摩活动纪实
来源:海门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3-06-01 字体:[ ]

美是什么样子?美是多彩的。四季年轮,可诗可画;美是动听的,天地洪荒,如痴如醉。美是奔跑,是歌唱,有形于目,无形于心。——题记

5月25日-26日,南通市小学美育“任务驱动”活动教学暨课堂观摩活动在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海门区教师研修中心协办,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承办。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科副科长邢晔,南通市中小学美术教研员王爱春,省市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海门区美术教研员陈铁梅,南通其他各县市区美术教研员及各县市区美术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25日下午及26日上午,10位老师以“任务驱动”为着力点,用“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南通市城中小学王欣老师执教《拟人的形象》。这节课通过动画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为海绵宝宝一天中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拟人化设计,揭示本节课重点,用夸张的方法添画五官和动作。接下来教师以兔子为例进行示范,最后欣赏拟人的立体造型作为拓展。引导孩子们入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顾婕老师执教《山山水水》一课重在学科融合,关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感受。从课前欣赏舞蹈,到学生畅谈成语和诗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石头,探究山石的画法,感知山水画的表现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海门区能仁小学赵彦老师执教的是《数对创造美》,赵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自学中知道了行和列的概念,在交流中明确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练习中,赵老师精心设计了找五角星轨迹,修改花圃,设计花圃,欣赏像素画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动手操作、团体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感悟美。

如皋市下原小学冯泽老师执教的《青山送绿美而有情》。这一课让学生诵读古诗,品悟文字美。想象画面,欣赏田园美,感受人格美。最后通过绘画创作描绘古诗美。启发引导学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美好家园。

通州区石港小学徐子博老师执教《夸张的脸》,这堂课是一堂延展课程,通过粘土塑形,让孩子对五官夸张,制作具有创意表情的脸部结构,课堂中结合孩子喜欢的动漫人物以及历史元素,在玩中学。通过本课想让孩子知道无论课堂还是生活,本是平淡的,但是如果为生活增添一些小创意那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蔡伶俐老师执教《森林狂想曲》。这节课通过“画中有声感受美”,“声中有画体验美”,“画外有声创造美”三个教学环节,把音乐和美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在美育的熏陶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保护美、创造美的生态意识。

通州区刘桥小学黄霞老师执教《江南春》。黄老师执教这节课时,巧妙地将语文与美术、音乐进行融合,创设情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了古诗的韵律之美;通过观看图片、借助注释理解了古诗大意;在想象中,感受到古诗描绘的景物之美;结合创作背景,又品悟到诗人独特的情感;最后,展开想象,现场作画并配上文字,表现了古诗的意境之美。

南通市小海小学吴敏老师执教《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民居》这节课,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探究、自主学习等方式,欣赏传统民居的结构美、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了解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并能用美术的方式表现民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如皋市城南小学周荣荣老师执教的《最美西湖》这一课以“美”为主线,通过让学生吟诵古诗,感受音韵美,感悟古诗,想象意境美,绘画古诗,展示风景美的教学环节,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堂上诗画结合,让学生描绘西湖之美,感知自然之美,体会文笔之美;启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与美相遇,与美相约,与美相伴。

南通市朝晖小学校王佳茜老师执教《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民族传统纹样是丰富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古代人的智慧以及工匠精神的展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将感受民族传统纹样之美,感悟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争做小小文化继承人!

海门区能仁小学的王霞老师作了《与美相伴与美同行》讲座,她从深入钻研英语教材,挖掘美的元素;多维整合教学资源,营造美的氛围;深度构思课堂活动,贯穿美的体验;精心设计课后任务,延伸美的创作四个方面,谈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美育融合。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使学生既扎实习得语言知识,又提升审美素养。

海门师范附属小学的施贞贞老师做了《童心童画美美与共》讲座,她从“童心童画”出发,和大家分享了这些年来学校在美育这块所做的点点滴滴。

她从童话林讲起,接着是童话窗、童话壁、美术课堂童话情境的创设和童话道具制作,再到班级图腾的绘制和童话节,最后介绍了叹为观纸社团,她将继续践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让美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海门师范附属小学朱红霞副校长作了《打造童话乐园创生美的世界》的报告。她从“倾听孩子的心声:增添童趣,为成长叠加快乐的砝码”“体察孩子的感受:塑造童心,为发展淀下鲜明的底色”“探求孩子的需要:设计童乐,为健康投上幸福的保单”三个方面讲述了海师附小艺术与童话相融的美育活动实践。

南通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王爱春老师的专题报告《关于大单元教学的几点思考》运用了大量的美术示范课教学总结,从正反两个例证,强调大单元教学这个新模式的重要作用。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邢晔带来主题报告《重构小学课程——审美取向的任务驱动与情境体验》。邢晔科长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程理解到美育定位,再到课程重构,创造性地诠释了美的理念、主体、实践、成效与样态,智慧地阐述了“美如何作为一种本领”“如何将任务驱动转为学生的内部驱动”“如何化情境创设为境脉共洽”,构筑美育育美、立德树人的理想境界。最后,他勉励广大教师以美育人、尚美育己,做美的自由者、美的引领者和美的创造者。

教育用美驱动美,用美引领美。“任务驱动,情境体验”教学让美育流光溢彩,本次活动不仅让老师们经历了美的教学过程,更让学生在美的学习中感悟提升,馨香满怀。让我们一起守住美育的初心,怀揣着美育的梦想,以美向生,美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