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发展 >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3-17 字体:[ ]

种 植 业

【概况】2024年,全区粮食生产总面积53.27千公顷,单产4869公斤/公顷,总产25937万公斤,其中夏粮8097万公斤,秋粮17840万公斤。油料单产3492.36公斤/公顷,总产5504.1万公斤。2024年蔬菜西甜瓜播种面积3.98万公顷,总产量149.06万吨,总产值28.32亿元。大棚蔬菜0.71万公顷,小棚蔬菜0.17万公顷,喷滴管0.64万公顷,防虫网0.35万公顷,遮阳网0.53万公顷。全区种植业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

2024年海门区粮油瓜蔬生产情况

类别

单产

总产

公斤/公顷

比2023年(±%)

万公斤

比2023年(±%)

夏粮

3764  

3.69%

8097.0  

3.84%

秋粮

 5617

-1.68%

 17840.0

-1.10%

油料

3492.36  

0.56%

 5504.1

1.76%

瓜蔬

37452

6.29%

149060

7.1%

【粮油绿色高质高效丰产片建设】2024年,全区建设水稻小麦高质高效千亩丰产片各2个,涉及500亩以上稻麦生产主体19个,覆盖面积1.5万亩。建设油菜高质高效千亩丰产片3个,涉及50亩以上机播油菜种植主体17个,覆盖面积0.3万亩。设立机插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点、钵苗移栽示范点和秸秆基质秧盘机插试验点,组织各类培训观摩9次,发放水稻和小麦病虫害防治药剂、肥料等物化补贴,以新优物资引导种植主体将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辐射带动提升全区粮油单产水平。

【园艺生产基地建设】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进园艺作物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常乐镇建设20000平方米A+温室工场,建成生态科普研学区、工厂化育苗区、鱼菜共生区、高品质草莓生产区、叶类高效生产区、优质樱桃番茄生产区等功能区,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展示窗口。正余镇正基村打造智慧设施农业示范园,改造提升10亩玻璃温室、新建150亩连栋大棚和20亩“叶菜工厂”,采取“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模式,实现播种、催芽、育苗、采收、清洗、包装等农业生产环节自动化。三星镇建设兰之蝶种植场,建成2560平方米连栋薄膜温室,可年生产蝴蝶兰等高档花卉3万多株。

【推广品种】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引进和推广一批粮油作物品种。玉米主要推广:“中江玉6号”“江玉887”“苏玉34”“中江玉1号”“金海5号”“长江玉9号”“中糯2号”“苏玉糯号”等,示范种植“苏玉35”“苏玉41”“农科玉368”等;水稻主要推广:“南粳5055”“南粳46”“南粳9108”等食味水稻,示范种植“南粳3908”“宁香粳9号”等;油菜主要推广:“德核杂油8号”“浙杂903”“沣油737”等,示范种植“中油杂39”“中油杂501”;小麦主要推广:“扬麦25”“扬麦23”“宁麦13”“镇麦12”等,示范种植“扬麦33号”“农麦88号”;蚕豆主要推广“海门大青(白)皮”“通蚕鲜7号”“通蚕鲜8号”;大豆主要推广“小寒王”“通豆13号”“通豆6号”“安豆203”“菏豆33”等,示范种植“华科7号”“徐豆18”;花生主要推广“本地农家品种”“泰花系列品种”“鲁花系列品种”等。示范和推广瓜蔬品种有“硬金粉368”“青霞66”“金莎”番茄;“苏椒五号”“巨无霸八号”“1818”甜(辣)椒;“绿麒麟”“青皮长茄”茄子;“杂交苏州青”“江南绿”“上海青”青菜;“开科源”“沈鲜系列”鲜食大豆;“皇后”“文图拉”西芹;“中甘21”“绿宝石”结球甘蓝;“优秀”“寒秀”西兰花;“六叶香”“楚玉香5号”丝瓜;“射手101”“罗莎红”生菜;“红颜”“天使”“淡雪”“天仙醉”草莓;“博洋绿甜脆”“日本甜宝”“海蜜系列”“玉菇”甜瓜;“早佳8424”“美都”“苏蜜518”西瓜;“名流黄瓜”、“鑫园119”“中天高科18-5”“天下一瓜”黄瓜;“结满园”“寒优708”豇豆,蔬菜良种覆盖率99.8%。

畜 牧 业

【概况】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严格落实生猪稳产保供属地责任,优化生猪产能调控,出台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生猪良种引进补助、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贷款贴息补助、奶牛肉牛临时性生产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养殖。全区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畜牧业相关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 目

数 量

单 位

比上年(±%)

生猪出栏

23.95

万头

-17.5

生猪存栏

10.35

万头

-7.83

能繁母猪

0.94

万头

+16.63

家禽出栏

895.54

万只

-3.53

家禽存栏

284.87

万只

-12.59

羊出栏

48.68

万只

+8.91

羊存栏

28.98

万只

-1.72

牛出栏

0.087

万头

+237.98

牛存栏

0.17

万头

+5.4

禽蛋产量

963

万公斤

-65.42

猪肉产量

1922

万公斤

-21.13

羊肉产量

580

万公斤

+10.75

禽肉产量

1440

万公斤

-7.97

牛肉产量

16

万公斤

+208.43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提升】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全面推行规模场“一场三表”制度。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入户技术指导、建立网格监管、开展部门联动等措施,协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提升工作。督促指导规模场完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设施,非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与饲养规模匹配、能存贮一定时间段粪尿的蓄粪池等设施,并大力推广节水节料节能养殖工艺。今年纳入整治提升清单的7家规模养殖场户均已通过区级核查认定。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保供给、优生态、强安全、促发展”的工作目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着力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肉种鸡楼式饲养、蛋鸡层叠式笼养新技术新模式;推广肉羊全混合日粮饲喂、秸秆高效养羊等新技术,推动养殖场提档升级,扩能增量。已建成二层楼式鸡舍养鸡场3个,四层楼式鸡舍养鸡场1个;蛋鸡层叠式笼养智能化全自动鸡场1个。本年度争取和下拨各级项目扶持资金共计1700多万元。

【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以“三大防疫行动”为载体,制定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培训宣传,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对规模养殖场实施程序化免疫,对散养畜禽实施集中免疫和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免疫。全区共免疫牲畜口蹄疫53.07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1022.25万羽次,小反刍兽疫31.65万头次,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100%,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强制免疫“先打后补”】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继续落实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全区63家规模养殖场参加“先打后补”。同时,要求区、镇两级畜牧兽医站加强宣传指导和日常监管,及时核实畜禽进出栏情况、疫苗采购情况和免疫情况等信息,“先打后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根据《江苏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补助方案》进度要求,7月1日起全面实施全口径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全区共有303家养殖场参加。

【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重点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依据。全区共检测猪口蹄疫740份,合格率78.92%;羊口蹄疫2470份,合格率95.67%;小反刍兽疫2470份,合格率92.35%;高致病性禽流感6086份,合格率88.88%;鸡新城疫1914份,合格率92.16%。各病种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省定标准。

【非洲猪瘟防控】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持续开展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全年共排查相关场所7920个次,生猪197.2万头次。先后组织四轮集中清洗消毒和灭蚊灭蝇灭鼠行动,共使用消毒药物5.31吨,灭害药物0.96吨,消毒灭害场所5487个次、817.79万平方米。制定非洲猪瘟监测计划,对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开展非洲猪瘟监测,共检测样品1147份,结果均为阴性。非洲猪瘟疫情平稳,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人兽共患病防控】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通过发放明白纸、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增强广大群众人兽共患病防控意识。对全区范围内乳用、种用牛羊以及规模场的羊开展布病基线调查和监测筛查,共检测布病样品35617份,结果均为阴性。检测奶牛结核病样品337份,结果为阴性。持续开展动物狂犬病免疫工作,“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设立农村地区犬只免疫服务点,组织开展集中免疫行动,提高动物狂犬病免疫覆盖率,促进了人与动物的共同健康。

【布病净化实现零突破】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等文件精神,以种畜禽场垂直传播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为重点,积极指导养殖场切实提升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我区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立周鸡场通过省级禽白血病、鸡白痢净化场评估,成为南通首家“两白”净化场。区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保种繁殖研究所在省级布鲁氏菌病净化场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疫病防控措施,积极申报并通过国家级布病净化场评估,成为南通首家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与专题宣传,对蛋禽养殖场、畜禽屠宰场等进行抽检,共检测畜禽产品193批次,结果均为合格。发放宣传告知书等,普及科学养殖、规范用药知识;建立监管清单,制定“瘦肉精”年度监测计划,养殖、屠宰环节共检测生猪样品12312批次、肉牛样品78批次、肉羊样品6996批次,结果均为合格。全区规模养殖场179家,其中参加减抗行动养殖场93家,占比51.9%;规模禽场44个,参加减抗行动禽场43个,占比97.7%,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规范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充分利用入选全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建设试点县的契机,规范处理流程,全区实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动物检疫管理】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建立监管对象动态台帐。严格畜禽产地检疫,全面推进无纸化(A证和B证)出证工作,规范畜禽运输车辆管理。共实施生猪产地检疫5.2646万头、家禽产地检疫12443.2304万羽、山羊产地检疫3.4396万只,牛产地检疫122只、其他(犬、猫、实验动物)11.9125万只。规范畜禽屠宰检疫,对生猪屠宰场和大中型肉鸡屠宰场实行驻场检疫模式。全区屠宰生猪22.0161万头,屠宰家禽3770.609万羽,屠宰山羊4.8246万头。

【畜牧业安全生产】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加强饲料兽药行业监管,严格许可条件、规范许可程序,把好饲料、兽药生产许可准入关;积极配合开展省市饲料、兽药“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和质量监督抽查,强化兽药二维码追溯管理,督促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加强屠宰行业监管,我区2家生猪屠宰企业全面实施《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兴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已通过南通市级首次现场检查,逐步规范牛羊集中屠宰管理,继续开展畜禽屠宰企业暗访检查。积极推进动物诊疗废弃物管理,我区动物诊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已全部委托具有处置资质的企业收集处置。压紧压实安全生产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特别是针对生物技术、实验动物等生产企业,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指导。

水 产 业

【概况】2024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3597公顷,其中池塘养殖894公顷,沟河养殖270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55737吨,其中养殖产量27125吨,比上年增加1205吨;捕捞产量24433吨,比上年增加57吨。全年实现渔业产值60.57亿元,水产业相关情况如下表所示。

                        2024年海门区水产品生产情况表

项  目

面 积

(公顷)

产 量

(万公斤)

分别比上年(±%)

面积

产量

淡水养殖

3597

2712

0

+4.65

精养塘

894

1398

0

+4.82

沟河

2703

1294

0

+4.63

特种水产养殖

3024

662.8

0

+2.9

青虾

401

106.5

0

+4.41

罗氏沼虾

99

34.1

0

+3.96

河蟹

2030

280

0

+3.59

海洋捕捞

0

2251

0

-0.37%

淡水捕捞

0

192

0

+1.38

【示范典型】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继续推进水产生态养殖模式,全区6000亩大规格河蟹养殖采取立体水草栽种,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有效规避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实现生态和效益双丰收;2000亩以罗氏沼虾为主的池塘混套养,采取河蟹池塘、鱼种池套养罗氏沼虾,罗氏沼虾与南美白对虾混养等,养殖户亩均增收1000-1500元;4000亩的池塘四大家鱼、40000亩的河沟均采取生态混养模式,产量和效益相对稳定。

【病害防控】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设立10个区级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点,配合完成3个市级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建设。每月系统上报病害发生情况并综合分析,编制病害预测预报7期,指导养殖户科学防控病害。成功实施省级“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项目,完成50个病害样品的采集和检测、送检2个省级重大病害样品、药敏试验19批次以及6项实验室能力验证。

【推广生态养殖】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组织4期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发放用药明白纸300份,提高从业人员规范用药意识;联合融媒体中心拍摄“乡村振兴在行动”,为宣传用药减量行动和渔业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组织技术培训3期、技术宣讲1期,向水产养殖户宣传科学鉴别渔药的方法、渔药使用遵循原则,助力养殖户提升生态养殖和科学用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