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镇动态
共享民族文化 共寻民族精神
——包场镇红中村开展阅读分享推荐会 共筑文化桥梁
来源:海门港新区 发布时间:2024-09-24 字体:[ ]

九月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唱响和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营造爱读书、善读书良好氛围。9月22日上午,包场镇红中村以“共享民族文化 共寻民族精神”为主题,在“红石榴家园”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阅读分享推荐会,旨在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共筑民族文化桥梁。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读书会上,村书记冯菊英带领与会人员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归结起来的十二个必须内容。第一书记施海涛也表示,通过学习,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后,为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知识和民俗习惯,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农家书屋管理员赵颖芃与大家分享了《民族与文化》一书。《民族与文化》是国学大师钱穆的文化史研究著作。该书以“民族”和“文化”为主题,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叙述了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形成、融凝、前途,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质和特征,同时在对中西方文化作比较的基础上,阐明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能够不断相互生发和完成,绵亘几千年而不绝的内在原因,以及中国人所应有的民族信心和文化信心。赵颖芃表示,钱穆先生一生崇仰传统文化,对国家民族未来始终怀抱坚定信心,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本书,明白他的这一信念从何而来,更油然生出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豪自信。“书中提出的各民族平等,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形成的多元一体、是高一层次的民族实体等观点迄今仍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青年干部吴冬梅向在座的各位分享推荐了民族团结进步书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本书是中华民族形成史、民族关系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是当代中华民族研究的奠基性作品之一。吴冬梅说到,该书从中华民族整体视角出发,对中华民族史观进行一次全新的梳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大家通过这本书可以正确认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此次读书会不仅扩宽了我们的知识面,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有了更加具体、更加形象地理解,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努力为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会成员们纷纷感慨道。

本次活动以书为媒,不仅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