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镇动态
药树共生巧生金 海门正余镇五总村创新“榉树+元胡”模式,激活林地“绿色银行”
来源:海门区正余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4-15 字体:[ ]

四月风软,元胡初醒。在海门区正余镇五总村,成片的元胡苗已陆续开花,淡紫色的花朵在春风中摇曳,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而在元胡苗上方,挺拔的榉树新叶初绽,为土地投下斑驳绿荫。“榉树在上、元胡在下”的立体种植模式,正在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

“榉树落叶时元胡播种,榉树长叶时元胡收获,就像两人轮流种同一块地。”五总村种植大户袁祖平形象地比喻。这种看似巧合的农事安排,实则是人与自然对话的智慧结晶——榉树10月进入落叶期,恰为喜阴的元胡腾出播种空间;来年4月榉树萌发新叶时,元胡已接近采收季,两种作物生长周期严丝合缝。

更妙的是生态互补。元胡生长需避开强光直射,榉树形成的天然“遮阳伞”为其创造理想环境;而元胡种植过程中的松土、施肥等管护措施,又促进了榉树根系发育。“同一时间种植的榉树苗,套种元胡的树苗生长速度快了近一倍时间。”

袁祖平笑着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套种模式仅元胡亩均就有2万元收入,而榉树4到5年即可成材,单株价值可达数千元,真正实现“短期得利、长期得林”。

五总村的林药共生并非偶然。今年60多岁的袁祖平,早年以露天种植药材为生,2016年偶然涉足苗木产业时,敏锐地发现了行业痛点:“种榉树前五年只见投入不见收益,地里白白浪费了阳光雨露。”这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萌生了“以短养长”的念头。

后面袁祖平想到林药套种模式,通过反复试验,最终选定元胡、贝母等耐阴性药材与榉树搭配,并成立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袁祖平形象地比喻:“就像给榉树找了个‘房客’,既不让地闲着,又能收‘租金’。”

“林下种药讲究‘三看’:看树种落叶时间、看药材生长周期、看市场行情波动。”袁祖平指着长势良好的元胡介绍,目前全村林药复合种植面积已超150亩,带动十余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五总村,绿色发展的理念已融入田间管理。药材种植全程采用有机化肥,榉树林则化身“生态卫士”,有效减少水土流失。袁祖平坦言:“这种模式破解了林地前期收益低的难题,比单纯种树提前3-4年获得收益。”

榉树新绿如云,林下元胡丰收。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套种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样本——当农业不再是与自然的对抗,而是智慧的共舞,土地终将以丰饶回馈敬畏它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