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狗又开始叫了,还让人怎么睡觉!”5月20日, 村民张某与邻居李某因宠物犬吠叫问题发生口角。张某从事夜班工作,需白天补睡,而李某饲养的两只宠物犬却频繁吠叫。张某多次沟通无果,认为李某未尽管理责任;李某则坚称养狗是个人自由,双方矛盾一触即发。网格员江颖介入后,先走访周边住户收集信息,再查阅社区宠物饲养管理规定后,分别与双方沟通,向李某阐明“养宠自由需兼顾他人权益”,建议采取佩戴嘴套、增加陪伴等降噪措施;同时劝解张某体谅对方非故意为之。经过耐心调和,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在包场镇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用脚步丈量民情,以专业与温情化解基层矛盾,被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他们的调解本上,记录着宠物犬吠、房屋漏水、土地纠纷等家长里短,而每一个“格子故事”里,都藏着基层治理的温暖密码。
“这是我们家的承包地!”“我家房子盖了十几年,凭什么要拆?”5月6日,急促的争吵声打破了永康村的宁静。网格员黄蓓蓓接到消息便赶往现场安抚双方的情绪。原来,早先徐大哥家在装修小屋时占用了陆大妈家的自留地,两堵砖墙间的缝隙仅容半人通过,这件事成了横亘在两家人心中的刺。为了尽快解决矛盾,当天夜里,黄蓓蓓反复比对两家的土地清丈数据。次日清晨,她协同总网格长与住建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勘测,提出“屋檐缩短30厘米、墙角改弧形”的方案。在她的劝解下,双方同意按方案整改,多年积怨化解。
灵树村江某与周某的矛盾,源于一口废弃化粪池。夏日临近,池边蚊虫滋生,江某多次与周某协商拆除事宜,但周某认为化粪池属自家所有,拒绝拆除,双方矛盾不断激化。上月中旬,双方再次发生激烈争吵。听闻此事,网格员江晓阳冒雨赶来。他没有急着调解,而是先用自己带来的工具将池子周边的杂草清理干净,又用塑料布仔细遮盖,以行动缓和矛盾。“周阿姨,这化粪池直接拆了也可惜,但搁在那里确实不美观还味儿大。咱们想想两全的办法?”江晓阳耐心劝说。随后的3天里,他往返于两户人家,给周某看化粪池改造案例,带江某参观村里封盖范例。调解室里,他展示画满标注的“花坛式封盖+绿植美化”设计图,最终打动了周阿姨。施工时,江某送来春笋致歉,曾经的“纷争池”变身“和谐花池”,新栽月季映出邻里温情。
本月初,三门闸村海湾假日花园12栋电梯故障多日,居民出行受阻。业主群抗议声此起彼伏,物业王经理称“维修基金审批需一月,配件也需要外省调运”,矛盾持续发酵。网格员张炜得知此事后,握着住户联名写的请愿书,敲开了物业办公室的门。“王经理,您看这电梯一直无法正常使用对住户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影响,能不能特事特办?”连续一周,张炜在街道办、住建局和物业之间来回奔波,厚厚的文件袋里塞满加急申请材料。她蹲在电梯井旁,和维修师傅一起研究故障代码;在建材市场挨家询问配件货源,两天后终于联系到一家本地供应商愿意连夜供货。维修当日,电梯重新正常运行时,业主们鼓掌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