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以田养田”走向现代化
孝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18 字体:[ ]

3月17日,记者走进三厂街道孝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工人们正在清理河道水草,30余条疏浚一新的民沟构成灌溉网络,为3000余亩良田输送水源。河道两侧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麦苗与油菜花长势喜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核心抓手。孝汉村创新推行“以田养田”生态循环模式,全村3000余亩的现代化农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良性循环,已形成了高标准农田的全覆盖。“改造后的农田展现出显著效益,预计油菜单产提升超30%,村集体通过400亩核心区土地规模化流转,每亩租金较传统流转提升200元。”孝汉村党总支书记董裕群说。

过去,孝汉村的农田存在土壤肥力不足、灌溉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单一的种植结构也让农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进一步制约了农业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孝汉村积极探索“以田养田”的新模式。近3年来,通过对高标准农田范围内大大小小30余条民沟进行疏浚、泵站维护等,力保让每一滴水都能物尽其用。“去年,孝汉村还联合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海门区农业干部学校的多位专家教授及经验丰富的家庭农场主等,紧紧围绕本地农民需求进行四青作物栽培技术培训。”董裕群介绍说。孝汉村的实践证明,通过生态化改造、科技化赋能和产业化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能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更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为维护好高标准农田,孝汉村组建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监督和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还集中人员、机械、时间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定期管护。下阶段,孝汉村将通过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密码,不断提升耕地含氯量,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减施的同时,通过生态尾水池和生态排水沟的布置,解决农田用水直排问题,杜绝农业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