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至,转眼又到了一年中最适合吃羊肉的季节。这段时间,位于临江新区的福禄寿家庭农场可谓门庭若市,运羊车辆络绎不绝,农场上下忙得不亦乐乎。
福禄寿家庭农场成立于2021年,农场总面积约900亩,以山羊养殖为主。目前,农场共有羊棚13个,山羊存栏量8000只。农场的前身是一家出售羊肉的小型农企,在长期经营中,该农企因货源质量参差不齐而饱受困扰,发展一度停滞不前。“与其四处寻找优质的货源,不如自行养殖更加放心。”农场主万建芳说。
农场刚起步,该如何把羊养好呢?农场主想到了外出学习。他们派管理人员去全国各地的优秀养殖基地参观,将先进的养殖方式带回来,再结合农场的实际进行改造、升级。上海的养殖企业舍弃传统砖房,使用设施大棚搭建羊棚,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于是农场综合考量本地天气、田块规模、建设成本等因素后,照搬该企业的建设模式,安排专业施工团队搭建了一排排宽敞且自动化程度高的设施大棚,为羊群创造了舒适的生长环境。农场还借鉴省内大型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用材,选用金属脚手架搭建围栏,而非使用常规的木栅栏、铁栅栏。万建芳指着围栏上的卡扣介绍:“这个围栏的高度可根据羊的体积大小随时调整,保证羊群拥有自在的活动空间。”
在年复一年的养殖中,农场自己也摸索出了一些独有的养殖秘诀,循环养殖便是秘诀之一。农场利用羊棚周边的闲置田块种植农作物,为羊群提供丰富的草料,而羊群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施用于农作物生长田块,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的养殖目标。
农场另一个重要的养殖秘诀是科学运用“药食同源”“治未病”理念,在羊群室外活动区种植了鱼腥草、板蓝根等中草药,羊群在觅食过程中或多或少摄入这些中草药。“这样的饮食方式让我们的羊都很活泼、很健康。”万建芳自豪地说。
在销售方面,农场除了外销活羊外,还自行屠宰加工,将整羊分解成羊蹄、羊排、羊胸肉等,并进行真空包装;或请厨师掌勺做成红烧羊肉或白切羊肉,再用礼盒盛放,销往江浙沪地区。农场的年销售额连年上涨,2023年突破30万元。
这些年,通过内外兼修、延伸产业链,农场发展日益成熟,先后斩获区级示范家庭农场、市双学双比示范基地、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南京农业大学科研示范基地、省农业工程学会种养结合核心示范基地等荣誉,一跃成为海门养殖产业的“领头羊”。
农场在持续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参与到纯种海门山羊的保种扩繁工作中,与南京农业大学、海门山羊研究院共同合作,开展海门山羊胚胎移植,将纯种海门山羊胚胎移植到波尔多山羊的体内进行繁殖。“福禄寿家庭农场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去年在这里做了第一批胚胎移植,共移植了74只受体,有50多只母羊怀孕,今年预计将移植80只受体,怀孕数量估计会更多。”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海门山羊研究院副院长万永杰说。目前,农场通过自繁、引种等方式,共存栏纯种海门山羊500只。万建芳坦言,虽然纯种海门山羊的保种工作很辛苦,但是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