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智改数转”赋能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数字化转型,打造发展新引擎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2-03-21 字体:[ ]

“数字信息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成熟的标志。云技术的使用,帮助我们解决了大数据库存储、运算、传输的技术瓶颈。”昨日,区生物医药产业商会会长、中科基因生物医药(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位于临江新区的中科基因是一家围绕肿瘤、生育健康、心脑血管等方向,开展基因诊断、个体化用药指导和疾病预警等临床检测及科研服务的高科技企业。新冠疫情影响下,基因检测行业开始由幕后走向台前,而随着公司业务量不断激增,生物学大数据呈指数级增长。据介绍,人类基因组包含30亿个碱基对,做一次全基因检测,将产生100G的原始数据。海量的基因数据及测序分析给中科基因传统的IT基础架构的建设、使用和运维等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除此以外,基因测序行业掌管着客户的隐私信息,甚至涉及到国人的基因数据,数据安全存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高效快速且安全地处理这些数据,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2020年,我们就开始探索数字化安全存储的相关工作,海门引进华为(海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以后,我们一起成立了项目组,进行了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姜昕介绍。

华为(海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是2021年我区招引落户的项目。该中心借助华为公司和中软国际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围绕推动产业数字化和发展数字化产业两个重要目标,面向全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基于中科基因的需求,我们通过存量云服务迁移方案,将基因测序和华为云服务完美结合,助力企业解决相关问题。”华为(海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项目经理朱敏告诉记者。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海量数据计算分析的耗时问题,创新中心提出打通集团本部与下属科研机构、医院、高校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同步更新,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在姜昕看来,基因检测将为未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而数字化转型则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我们现在的遗传咨询师,人工可能每天只能解读1到3份报告,但在遗传咨询解读系统,未来能够解读上百份。还比如人工看病理切片的时候效率很低,如果以后实现智能阅片的话,效率将大大提高,也可缓解国内缺乏病理医生的现状。”

在位于开发区的品一铝业,早上8点,生产部小李打开手机获取一周的排班安排及最新工作进度;经营部小陈通过关键词搜索,将公司产品资料发给客户;总经办发起线上会议,与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合作商签署最新的战略协议……这是品一铝业企业协同管理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迈向数字化企业的重要一步。通过携手创新中心,打造协同高效的企业管理环境,品一铝业突破了“人、财、物、信息、流程”等各种资源之间的屏障,将企业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以及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及其他合作伙伴等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企业内外统一管理,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运转效能。

据介绍,创新中心自签约落户海门以来,已先后调研了160余家企业,并输出了220份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有效解决了我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痛点问题。目前已有三鑫电子、燕达重工、希诺、大艺机电、美罗家纺、上海建工等共8家企业和创新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创新中心为这些企业有针对性地打造了智慧协同管理、能耗管控、智慧业务生产等系统,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升级、业务优化以及节能降耗,助力企业“智改数转”实现新的突破。“基于今年政府对我们的要求,创新中心还将继续为海门全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助力海门构建完整的数字经济生态发展体系。”朱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