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重工自2013年落户海门以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成为中国领先的海洋装备和邮轮制造商。今年以来,豪华双体客船“大湾区二号”、海洋探险号、海洋胜利号极地探险邮轮、第二艘3800车位汽车运输船“茂鸿”轮先后交付……一个个大国重器从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下饺子式”驶出。
国之重器的制造,需要攻克“卡脖子”技术,招商工业海门基地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建立之初就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今年9月,由招商工业海门基地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在珠江口盆地成功开钻。该平台拥有超高强度系泊链、高效钻井系统集成应用等多项国内和全球首制的创新技术,获得挪威船级社全球首个Smart智能船级符号。“深蓝探索”设计经理刘宝涛介绍:“我们用的是和亚星联合研发的R6级锚链。这个锚链强度是世界上第一,也是首制研发,填补了世界空白。强度最高,整体重量又比较轻,减少了更多的可变载荷,去作业的时候中间不需要补给,成本降低很多,也会给我们操作方、客户提供更多经济回报。”
今年7月,世界上最大吨位、最大储油量的FPSO在海成功交付离港。该船输油平台系统是整艘船的建造难点,全球范围内没有可借鉴的建造经验。在项目生效初期,项目组就专门筹建攻关小组,进行相应的技术攻关,最终顺利完成输油平台系统的建造工作。“为招商工业后续承接同类型的FPSO,甚至FLNG、FSRU等高端海工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标志着我们为这个行业增添了新的动能,提升了中国海工装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了中国海工制造的新品牌。”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总经理助理、生产管理部经理颜长青说。
近年来,基地逐步向船舶制造皇冠上的“明珠”——“豪华邮轮”挺进。豪华邮轮制造对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重量控制关系到船舶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去年底,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完成了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邮轮重控软件,这也是基地牵头承接的工信部《中型邮轮设计建造技术研究》项目的重点科研成果。
随着基地“高端海工+邮轮制造”不断发展,基地将企业研发中心升格为国家级海工装备研发中心。由院士领衔,建立院士工作站,建立江苏省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实验室,集聚了一批行业技术精英。同时整合高校、院所技术资源,实行产学研联姻,成功开发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起重平台、LOG液化船等代表当今海工装备最高端的产品,推动企业制造技术迈向世界先进水平行列。近年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共承接国家科研项目8项,已有2项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