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百卡弗:落地常乐二十载 鲜食蔬菜供全国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29 字体:[ ]

“我们刚落户海门的时候,总投资300万美元,工厂面积只有20亩,比较小,投产第一年实现了5000万元的销售。现在我们的总投资达到了2300万美元,去年销售额达到了3.6亿元。”秦凤鸣是江苏百卡弗食品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他见证了公司从上海南翔搬迁到海门常乐的发展历程。

百卡弗集团创立于1986年,是全球领先的新鲜即食食品供应商。2004年,由于发展需要,百卡弗计划在上海之外寻觅一处新的生产基地。公司在选址的时候多方考察,苏南的昆山、常熟等地也在考虑范围内。此时,一江之隔的海门常乐,正在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之路,在南通强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小强的牵线搭桥下,百卡弗决定到常乐看一看。这一看,就最终落定常乐。“一个是区位优势很好,可以辐射长三角,当时苏通大桥正在建设中,建好了交通会很方便;一个是常乐镇正在建设国家级农业开发园区,厂房、土地都很优惠。”秦凤鸣告诉记者,自己是海门本地人,就是那个时候入职百卡弗,从事财务工作的。

项目引了进来,如何做好服务、让它尽快落地投产是重中之重。常乐镇和中南村都做了不少工作。在土地流转中,针对部分村民的顾虑,村里一方面为失地农民争取保障,一方面与百卡弗沟通,让村民到公司的生产基地、园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厂房和生产基地建好了,但100多名外地员工住哪里?针对这一棘手问题,常乐镇政府当机立断,将闲置校舍等进行改造,低价租给企业,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江西小伙陈翔之前辗转在浙江等地打工,5年前入职百卡弗,成为一名流水线包装工人。如今,他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吃在公司食堂,对稳定的生活十分满意。

百卡弗落户20年来,常乐镇在政策等方面一直给予扶持。去年,政府申请到一个省级农业财政补助项目,省级资金补助15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新上了一条生产线,扩大了产能。如今,企业每月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为保障产品安全,常乐镇在百卡弗的农业基地设立了检测基地,派驻专业检测员,为企业提供便利。

据了解,百卡弗此前主要服务于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鲜食提供给星巴克等品牌,今年,山姆、开市客、全家等品牌也成为了它的客户。随着供货门店的增加,对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幅提升,公司业务已拓展到全国多个一线城市。

企业发展壮大了,当地百姓也得到了实惠。“如今,村里日常有100多人在百卡弗上班,成了拿工资的农业工人。厂里订单忙的时候,我们还协调附近几个村的闲置劳动力来打工。”中南村党委副书记瞿庆一算了一笔经济账,“在百卡弗打工,一个工人平均每月工资可以达到5000元,如果愿意加班,还能更高。同时不用背井离乡,还能照顾家中老小。”据了解,百卡弗每年还拿出资金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捐资修路、清理河道、慰问老人……

百卡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在常乐建设在华最大工厂是非常明智的决定,集团将持续关注江苏百卡弗公司的运营态势,适时追加投资,扩大规模,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