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奏响劳动价值与消费温度的“和弦”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1 字体:[ ]

“五一”假期,既是致敬劳动者的高光时刻,也是观察消费活力的重要窗口。劳动和消费,从来不是对立面,而是有机统一体。消费是劳动成果的终端体现,而劳动价值的提升又能反哺消费市场。奏响劳动价值与消费温度的“和弦”,能够促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提升。

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节日里,我们仍需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精神内核。从车间的工人到穿梭城市的小哥,从楼宇大厦的办公人员到田间地头的机手农民……正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奉献智慧,才创造出了丰盛的物质产品和多元的精神服务,为消费供给打下了坚实基础。

每一个劳动者的汗水都值得被看见和尊重。因此,致敬劳动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更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当前,部分行业超时工作、薪资拖欠等现象仍有发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仍需完善。各地常态化开展的“劳动者权益宣传”“法律援助进社区”等活动,正是对这一权益诉求的暖心回应。只有让劳动者享有尊严、安全和公平的回报,才能夯实消费增长的社会基础。

消费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愿望的关键环节。“五一”假期,更需通过政策创新和市场引导,激发消费潜能。当前,各地纷纷推出惠民政策,发放消费券、减免景区门票、推出文旅特色活动等,既满足了大众休闲需求,也提振了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刺激消费不能只看短期数据,更需关注长期预期。例如,针对低收入劳动者群体,可通过定向补贴降低其消费成本;针对文旅市场,应避免“人挤人”“车堵车”等影响体验感的情况发生,转而细化保障、提质服务,增强假期幸福感。

消费活力的源头在于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政策,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式提升就业质量,间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4月28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解读的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更像节前大礼包,暖心又提气。我们既要通过制度保障让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也要借助市场手段让大众“有底气地消费”。检验消费活力的成色,也绝不仅体现在奢侈品店前排起的长队,而是每个劳动者都能体面地消费。“尊重劳动—提升收入—促进消费”的良性循环,正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体现。

当城市大道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当广袤沃野的秧苗舒展拔节,当温馨小店的客人浅笑低语……这场关于劳动与消费的双重奏,正在生动地演绎着琴瑟和鸣,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首乐曲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让我们以劳动定义价值,用消费传递温度,共同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经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