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常乐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2-07-09 字体:[ ]

立体搭架、管道栽培、自动控温、黄板防虫……近日,记者来到常乐镇“乐番天”种植项目区水培蔬菜基地,这些“黑科技”让人眼前一亮。温室大棚内,电子牌上显示着温度、湿度、PH值等指标,而绿油油的蔬菜都长在了离地1米高的塑料苗床上,每个苗床都连通着一个管道,管槽输送的营养液一刻不停地在苗床上流动。没有土壤,蔬菜的根须被直接浸泡在营养液中,干净清爽。

“这种立体水培种植模式,利用智能化循环系统,能源源不断地为蔬菜供应养分,而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既生态环保,又节约成本。”基地负责人陆小强介绍,相比传统的种植模式,水培种植模式省略了翻地、整地、施底肥等环节,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播种移栽和收获,每年可种植多茬,产量明显优于土培种植。

一旁的番茄棚内,红色的果实鲜嫩欲滴,点缀在绿叶之中,长势喜人。十几个工人正在田垄间采摘成熟的果实。“我们的番茄都是采用椰糠基质栽培的,基质栽培也是无土栽培的一种,这样种出来的果实纯绿色、口感好、生长快。”陆小强告诉记者,目前基地依托智能温室、基质栽培设施、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所种植的绿色生态蔬菜直供上海和香港。

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是大势所趋。同样位于常乐镇的氨酯汀兰(南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新材料的技术积累,研发了一种新型整块植物种植基质,可以完全替代土壤。这种新型基质具有稳定水气比的特点,可不断从底部吸取水分。公司基于海绵特性开发的规模化种植技术——基质液膜技术,结合了水培和土培的优势,比高端种植设施潮汐苗床的投入低80%以上。在垂直绿化方面,公司提出了一套基于海绵的全新系统解决方案,相对传统的土壤技术成本降低30%,且施工门槛显著降低。

近年来,常乐镇依托现代农业优势,以科技兴农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目前全镇高效农业面积达4万多亩,建立了12个5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基地),21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12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夯实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