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以“质量认证+” 推动强企强链强区
海门入选省级试点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13 字体:[ ]

近日,记者从区市监局获悉,我区成功入选省级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目标是以质量认证为纽带,做强做大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推动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与海门经济深度协同,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区将以此次入选试点为抓手,构建“政策引导+机制协同+资源支撑”的推进模式,融合标准计量、精益生产、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绩效,充分发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学研单位的协同效能,打造海工装备和高端船舶研发制造基地和优势集群;以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为核心,聚链成网,向全域海洋产业拓展,打造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导区。

作为我区十大产业链之一,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目前已经集聚招商局重工、招商邮轮、中远重工、海新重工、上海建工钢构等一批重点企业,全球第一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中国首艘极地探险邮轮,全球最大吨位的桥式抓斗卸泥船等一批国之重器在海下水。产业链覆盖企业超220家,共有规上企业31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2家,省质量管理数字化试点企业1家。

我区将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加大现有适用性政策向船舶海工产业倾斜力度,并针对性制定船舶海工产业发展增量政策,从配套服务、人才招引、基金创投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同时,联合金融机构提供“苏质贷”“苏知贷”等低息贷款或融资担保,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扩大生产减负松绑。成立区域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构建“四轮驱动”协同工作机制,统筹多部门合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全链条认证服务体系,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整合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省船舶智能制造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东南大学南通海洋研究院等机构、高校资源,开展联合技术攻关,解决产业链若干技术痛点。加快打造“4+N”功能性创新服务平台,跨区域跨领域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关键基础零部件、集成制造装备等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海门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能力,创新打造若干前沿技术应用和未来产业融合场景,支撑新技术、新部件、新系统的验证与迭代,主动挖掘若干具有先发优势的创新项目,孵化一批优质科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