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靶向发力织密安全网 铆足干劲开创新格局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2 字体:[ ]

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安全生产防线的牢固构筑;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仰赖安全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三厂街道立足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聚焦安全根基、安全监管、安全素养三提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持续织密安全生产网络,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地毯式”消除隐患,筑牢安全生产之“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三厂街道始终把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重中之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划分4个安全生产责任区域,明确牵头责任人和监管职责,通过整合各部门力量,划分51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明确具体责任和要求,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建立“排查—整改—验收—跟踪”闭环管理机制,聚焦金属熔融、有限空间、危化品使用、涉爆粉尘等重点领域,关注边角地带、薄弱环节等盲区死角,紧盯工艺设备、操作流程等“显性风险”,深挖安全管理漏洞、人员思想波动等“隐性隐患”,确保街道160家一般工贸企业、728家社会面小场所生产经营概况及风险点全部排查到位。定期召开部门工作例会,实时分析街道安全生产形势,形成风险隐患底数和整改落实责任“两个清单”,按照隐患风险等级,实施分类动态监管,确保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巩固一处”。

“智慧化”监督管理,提升安全生产之“质”。三厂街道作为传统老工业强镇,发展历程积淀着厚重的工业文明,涉及机械、纺织、建材、轻工等多个产业门类。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现实挑战,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厂区仍沿用上世纪建设的管网系统和生产设备。这种产业结构的复杂性与硬件条件的局限性,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呈现“三多”特征——风险点位多、历史欠账多、协调条线多,亟需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创新”双轮驱动,构建适应混合产业形态的智慧化监管体系。三厂街道邀请专家上门为企业生产“把脉问诊”,指导企业完成老旧设施更新迭代,同时,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实现区域内社会面小场所安装使用智能烟感报警装置全覆盖,在守护工业遗产的同时,不断提升街道本质安全水平。

“沉浸式”宣传教育,绷紧安全生产之“弦”。三厂街道积极探索安全教育新模式,推动传统“说教式”培训向“沉浸式”“体验式”教育转变。通过定期组织企业职工到AR体验馆,“亲身经历”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等事故瞬间,并充分利用事故现场“活教材”开展警示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联合消防部门,定期到社区、企业组织燃气泄漏、电梯事故、消防疏散等演练,让群众在实操中掌握应急救援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安全生产“沉浸式”教育覆盖率超90%,年均达300人次,有效提升了全民安全素养,推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意识转变。

安全心中驻,责任肩上负。当人们在应急演练中锤炼出“条件反射”,当安全行为变成大家的“肌肉记忆”,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