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浪潮激荡,江海大地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昨日,记者从区科技局获悉,在近日发布的2025年江苏省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中,位于海门高新区的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省独角兽企业,百奥赛图江苏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获评省瞪羚企业。此次两类企业入选总数实现翻倍增长,创下历史新高,标志着海门创新动能澎湃,新质生产力发展进入加速通道。
标杆引领:澳斯康“十年磨一剑”破垄断
独角兽企业,是创新生态的“金字塔尖”。澳斯康生物已连续4年入选省独角兽企业,还曾在2022、2023年连续两度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已成为海门乃至全省生命健康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20多年前,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100%依赖欧美企业。”澳斯康董事长罗顺回顾创业历程时感慨道。从2011年起步研发,到2019年技术逐步成熟,再到2020年后实现规模化突破,澳斯康用了近10年时间,啃下了细胞培养基这块“硬骨头”。如今,澳斯康的细胞培养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超30%,彻底打破了欧美垄断,其工艺技术也跻身行业前沿。
企业的成长之路,亦是创始人的蜕变之旅。罗顺从科学家成功转型为企业管理者,他深信,人才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澳斯康研发投入占比常年保持在15%以上,并计划在2025年提升至30%以上。“即便在2024年资本市场低潮期,我们仍坚持战略布局,为抢占行业竞争先机奠定基础。”罗顺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如今,澳斯康不仅提供大分子蛋白领域的一站式CDMO服务,更成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支撑。
集群爆发:九只“瞪羚”跃升显活力
瞪羚企业,以其强劲的创新能力和爆发式的成长态势著称,是区域经济活力的“晴雨表”。本次海门有9家企业获评省瞪羚企业,数量是去年的3倍,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呈现集群式爆发态势。
以百奥赛图江苏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企业正从“模型供应商”向“新药源头平台”进化。通过推动动物模型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并依托“生而全球化”的布局优势,百奥赛图正用一套独特的发展方式,为全球药物研发按下“提速键”。
此外,江苏一影医疗、冬泽特医食品、益诺思生物技术、南通君越新材料、安姆普客矿山机械、科曼赛特减振器、酷泰克保温科技、英沃泰生物技术等一批新兴力量,均在各自细分领域深耕技术、重构商业模式,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它们的集体跃升,生动诠释了海门创新土壤的肥沃与活力。
生态培育:“服务+要素”构筑创新梯队
独角兽与瞪羚企业的拔节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近年来,海门围绕“5+2+X”产业体系,着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发展梯队。
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通过聚焦创新联合体、省产研院联创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持续在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科技人才项目等方面精准发力,海门正系统性地培育创新主体。在日常科技服务企业工作中,科技部门多次赴企业实地指导,鼓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力度,并积极推动企业与重点高校开展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这一系列组合拳,旨在充分发挥独角兽企业与瞪羚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它们的涌现与壮大,不仅为海门产业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更昭示着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已经到来。
记者感言:
走进澳斯康生物、百奥赛图这些企业,触摸到它们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脉搏,我们深切体会到,海门这片土地上涌动的创新浪潮,是如此真实而滚烫。
这份热度,来源于企业家“十年磨一剑”的坚守。澳斯康生物董事长罗顺那句“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背后,是近三千个日夜的艰辛探索。这种超越短期商业利益的战略定力,正是独角兽企业最可贵的品质。创新没有捷径,真正的突破往往来自于对长期主义的信仰和对核心技术的死磕。
这份热度,体现在瞪羚企业群体跃升的活力中。9家企业,数量猛增3倍,它们并非单打独斗的“孤勇者”,而是形成了一个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的创新群落。它们彼此呼应,形成了雨林式的创新生态。这种集群爆发的态势,比任何单一明星企业的出现,更能彰显区域创新内核的强大生命力。
海门的生动实践证明,当创新种子找到合适的土壤,并得到精心培育,就一定能破土而出、拔节生长,最终汇聚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