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不看台账数量,更看重群众满意度
海门民政:“清单化”管理推动基层工作减负增效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31 字体:[ ]

攒材料、做台账,过去每到年底,海门街道日新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黄玲玲都要为这些事情忙碌很久。“今年,得益于各项基层减负措施出台,我们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改进我们的服务。”近日,黄玲玲向记者介绍,“现在的考核不看台账的数量,而看质量,最关键的是看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黄玲玲工作感受的变化,正是海门区为基层减负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海门区民政局针对基层工作出现的“小马拉大车”、工作量大等情况,对基层工作推行“清单化”管理,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提升治理能力。

为把台账数量减下去、质量提上来,今年3月,海门区民政局统计摸排全区民生账,了解各村(居)民生账的具体情况。根据《关于印发南通市村(社区)党建、民生工作台账目录(试行)的通知》要求,确认村(社区)民生台账目录20项,严格推行“一套表、两本账、三张清单”,除“民生账”规定的台账外,其余一律取消,大大减轻了基层组织的负担。

“基层工作涉及的事项多,台账多,许多工作都要留痕。”回想起前几年的社区工作状态,黄玲玲印象深刻。“有些材料既要在网站上传记录,又要做好纸质台账记录,确实存在不少重复劳动的情况。”黄玲玲告诉记者,特别是今年,海门区民政局统计了社区所有台账,减少了一些线上线下重复填报,一些台账记录也简化为“照片+简要说明”的形式,让基层工作减轻不少。

此外,为规范基层权责问题,海门区民政局明确《村级组织主体责任清单》共16项、《村级组织协助办理事项准入清单》共12项、《村级组织履职负面事项清单指导目录》共11项,取消户籍证明、生育证明等20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有效引导将基层组织的工作重心回归“主责主业”。

“清单制厘清了权责边界,让村级组织松了绑,基层干部行使职责更有依据、更有底气,工作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了。”海门区民政局局长从建军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继续以“五社联动”为抓手,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探索更多治理力量,为基层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