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第四季度,海门区科技局组织服务专班,走进高新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宣讲科技政策,现场协同企业解决科技创新难题,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大道上行稳致远。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在推进“创新海门”三年行动计划中,海门全区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构筑科技创新生态,做细做实科技服务大文章,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精准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创新产业与创新企业的稳健发展。今年以来,全区紧紧围绕“大服务、大推进、大突破、大培育、大激发、大盘活”六大行动,宣传落实好“新科创30条”,帮助创新型企业更好地掌握政策、用好政策、享受政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精准实施产学研对接
慧起点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在发展中提出了开发一体化式数字网络控制设备箱的设想,目标产品应用在智能建筑、市政、亮化、道路交通等方面,要求满足数据采集、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协议转换、数字报警、智能温控等多个功能模块,产品轻量化、低故障和高可靠性。区科技局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的技术需求后,立即通过各种途径将需求发布至相应高校和科研院所,先后有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相关高校老师与企业进行技术对接与探讨,并在前期对接基础上,组织上海海洋大学教师多次来海与公司面对面商讨,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撑,将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与高校、院所的技术资源有效对接,走深走实校企合作,有助于企业创新赋能、稳健发展。”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海门骨干企业几乎家家与高校、院所实现产学研联合创新。今年以来,全区产学研活动更是精准“滴灌”,组织企业走进高校、院所,参加2023年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通市科技成果项目对接大会等产学研活动,组织高校、院所走进慧起点智能科技、维柏思特衬布、森达装饰材料等企业。大家围绕需求,聚集问题,“点对点”共同破解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全区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0多项。
创新企业研发项目备案
2022年,海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2家,创新高,今年全区高新企业申报数再创新高。“研发项目备案是培育高企的源头,高企的不断增加,得益于企业研发项目备案工作的推进。”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全区从培养中小企业创新习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需求出发,通过研发项目备案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研发状况和面临问题,并汇总梳理企业创新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创新瓶颈,逐步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高质量做好研发项目备案工作,区科技局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审核备案材料,明确申请备案材料的6个内容和格式,解决企业申报材料不统一、不规范问题。明确申报时间,规范申报流程,实施分批次备案,根据企业研发阶段特点,分别在每年6月30日前、7月1日至9月30日和10月1日至12月31日组织三次备案,确保备案项目一个不少。建立科研项目备案反馈机制,对备案材料逐一审核把关,提出材料修改意见,及时反馈到企业,确保备案材料准确无误。研发项目备案工作,促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逐年增长,打通了高企审批瓶颈。
“真金白银”扶持科技创新
益诺思生物技术南通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临江新区,在海门各级政府培育下,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地方财政给予的经济补助。前不久,该公司又成功申报省创新项目,获得1000万元项目补贴,成为海门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线。海门出台“科技创新30条”,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区通过科技奖励,资助企业500家,涉及金额1亿多元;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等政策,累计减免企业税收超10亿元。
与此同时,海门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开展银企对接,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后与中国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招商银行、海门农商行等形成联合工作机制,通过上门走访、座谈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挖掘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开展科技金融服务。
今年,区科技局与海门农商行沟通协调,筹建了海门农商行科技支行,为广大科技型企业提供全周期、差异化、便利化、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扩大“苏科贷”“通科贷”惠及面,开发“人才贷”“园区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科技担保、科技质押、科技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金、金融资本进入科创领域。近三年来,全区共申报“苏科贷”备案入库企业30余家,“苏科贷”在库企业达418家。